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精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 四、解決問題,彆說你不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精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四、解決問題,彆說你不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四、解決問題,彆說你不行

有很多職員冇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早請示晚彙報,大小問題全部推到上司那裡決策。孰不知這樣不僅影響公司領導對你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你錯過了鍛鍊自己解決問題能力的機會。

解決問題的能力首要的是發現問題。而發現問題並不是很容易的事。在很多司空見慣的現象下,可能隱藏著許多問題以及使工作得到改進的機會。

一位年輕有為的炮兵軍官上任伊始,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他在幾個部隊發現相同的情況:在一個單位操練中,總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麵,紋絲不動。軍官不明白,詢問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要求的。

軍官回去後反覆查閱軍事文獻,終於發現,長期以來,炮兵的操練條例仍因循非機械化時代的規則。在過去,大炮是由馬車運載到前線的,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務是負責拉住馬的韁繩,以便在大炮發射後調整由於後坐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所需的時間。現在大炮的自動化和機械化程度很高,已經不再需要這樣一個角色了,而馬車拉炮也早就不存在了,但操練條例冇有及時調整,因此纔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這位軍官的發現使他獲得了國防部的嘉獎。

職場中人應有一根敏感的神經,才能較早地發現變革的導火線並采取相應的行動。

如果你想瞭解公司真實的經營情況,而不是表麵的現象,常常需要你親臨現場去調查才能獲得。

有一家貿易公司,由於營業員估計將會有大筆的訂單,而批進了大批的貨,但實際上的成交量卻冇有那麼多,庫存品卻一點一點地增加。因為進貨越多可以打的折扣越多,往往會有人因此而大量進貨。

有如積沙成塔一樣,每個人都擁有一點自己覺得很少的庫存品,但是數十人、數百人累積下來,就會成為很大的數額。而且,從財務報表來看,這些會被認定是資產,即“是公司的財產”的想法。

然而,不具有效益的庫存品,與其說是財產倒不如說是一種負擔。公司的長期庫存品也因為變色、變形等因素,而呈現無法販賣的狀態,這無疑是種損失。

稅務人員本來就應該注意到這樣的事情,結果卻因為隻注意到數字表麵呈現出來的結果,就覺得放心。因為專業反而被這些盲點所矇蔽了。公司裡負責管理的員工陳某首先發現了問題,他對稅務人員說:“這樣下去,會出大問題。”

這說明瞭一種現象,如果是外行人就會以非常直接的心情來發現這項事實,反而容易有發現;而專家卻因為依照往例來進行,而不會刻意地注意到這件事情。

作為員工,培養髮現問題的敏銳眼光是很重要的。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收到一封客戶抱怨信:“我們家每天在吃完晚餐後都會以冰淇淋來當我們的飯後甜點。冰淇淋的口味很多,我們家每天在飯後投票決定要吃哪一種口味,然後開車去買。但自從最近我買了一部新車龐帝雅克後,問題就出現了。每當我買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時,我從店裡出來車子就發動不了。但如果我買的是其他的口味,車子發動就很順利。”

或許你會認為誰看到這種信都會大笑一聲,認為這個顧客是無理取鬨,但是,通用公司的總經理卻派了一位工程師去檢視究竟。

第一晚,巧克力冰淇淋,車子冇事;第二晚,草莓冰淇淋,車子也冇事;第三晚,香草冰淇淋,車子果然發動不了了。

真的會有這種怪事!工程師記下從開頭到現在所發生的種種事情的詳細資料,如路程、車子使用油的種類、車子開出及開回的時間……他又發現了一個情況:這位仁兄買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時間比其他口味的要少。

香草冰淇淋是所有冰淇淋口味中最暢銷的口味,店家為了讓顧客每次都能很快地取拿,將香草口味特彆分開陳列在單獨的冰櫃,並放置在店的前端;而其他口味的則放置在距離收銀台較遠的後端。

這說明,這部車從熄火到重新被啟用的時間較短時就發動不了。這是為什麼呢?答案應該是“蒸氣鎖”。當顧客買其他口味時,由於時間較長,汽車引擎有足夠的時間散熱,重新發動時就冇有問題。但是買香草口味時,由於花的時間較短,以至於無法讓“蒸氣鎖”有足夠的散熱時間。

通用汽車公司通過這樣一件看似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小事情,發現了自己汽車設計上的小問題,也圓滿解答了顧客的疑問,結果可想而知,自然是顧客滿意,通用汽車贏得了技術進步和市場榮譽。

如果那位經理覺得那位顧客神經有毛病,或者認為根本不值得研究這些奇怪的問題,那樣,他可能會失去了一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

在職場上,有很多人麵對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常以“不可能”的心態安慰自己。實際上,這往往是思維惰性的表現。如果我們進一步想下去,很可能發現驚人的問題所在。

工作主動的人不需要老闆來考察自己的工作成績,他會首先自己去設法瞭解自己工作做的怎樣。

一個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電話給一位陳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陳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請了割草工。”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陳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陳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說:“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個電話?”男孩說:“我隻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在工作中,常常需要不斷地探詢客戶的評價,你纔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不要蕭規曹隨,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問幾個為什麼,自己去發現問題,不比老闆來發現你的問題要更好麼?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