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驚!天幕顯現,瘋妃帶崽考清華 > 第381章 十萬個為什麼。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驚!天幕顯現,瘋妃帶崽考清華 第381章 十萬個為什麼。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琳兒,你看那裡咕嘟咕嘟冒泡的。那就是地漏。”

天幕之上,蔣少恒一邊開著車,一邊跟坐在後座的沈悅琳解釋。

他心中有些驚訝,這小東西,小小年紀還關心起積水的問題,而且竟然知道下了雨街道會有積水,泥濘。

要知道,這麼小的孩子,從出生就生活在城市,很多甚至都沒有見過積水是什麼樣子。

彆說她們了,就是現在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由於城市建設越來越好,都很少見到土路了。

“表舅,那這個是不是特彆像鐵篦子,下麵全是水井?”

沈悅琳小朋友坐在後座,眼睛睜得大大的,驚喜地看著咕嘟咕嘟冒著泡的地漏。

她感到十分驚訝,昨晚根本沒注意到這些,今兒一看,這地漏可比洗澡時候家裡的地漏大多了。

剛才她問地上為什麼沒有積水,也是因為她清楚地記得昨晚下了一夜雨。

如果是在太後娘孃的慈寧宮,那早晨肯定會少了很多人伺候。

因為必須有很多宮女,還有太監都在忙著處理積水。

雖然說宮裡也能往外排水,但是很多坑窪的地方也會留存很多水。

比方說青磚鋪就的迴廊,井台周邊,還有牆根的低窪處。

她清楚地記得有一次也是這般下了一夜大雨。

自己做了一夜夢,似乎聽見打更聲,混著此起彼伏的“舀水啦”“快些疏通”的呼喊。

然後早晨醒來,聽得窗外傳來此起彼伏的木勺撞擊陶甕聲。

推開雕花槅扇的刹那,潮濕的水汽裹著泥腥味撲麵而來——

一夜大雨,慈寧宮竟然化作一片水汪汪。

遊廊轉角處,三個小太監正踮著腳,費力地舀著積水。

領頭的少年將長柄木勺探入磚縫凹陷處,咬緊牙關,奮力一兜,渾濁的雨水便“嘩啦”一聲潑進陶甕。

水珠順著廊頂垂落,在他洗得發白的青布短褂上洇出深色水痕。

可他顧不上擦拭,隻是焦急地催促同伴快些:

“嬤嬤說了,辰時前要清完西迴廊!否則讓太後娘娘發現了,吃一頓板子都是輕的。”

假山石座下,兩名宮女跪坐在濕漉漉的青磚之上。

其中年紀稍長的姑娘,手中緊握著竹篾,小心翼翼捅進石縫之中。

隨著竹篾的深入,枯枝腐葉裹挾著濃稠的泥漿被一點點勾出。

“啪嗒”一聲濺落在她那月白色的襦裙上,瞬間暈染開一片深色的汙漬。

她身旁的小宮女則乖巧地捧著陶碗,專注地接著從石縫中流出的積水。

突然,石縫深處像是積蓄了一股強大的力量,一股急流猛地衝出,濺得小宮女滿臉都是泥點。

小宮女忍不住“呀”地輕呼一聲,雨幕籠罩的庭院中,顯得格外突兀,卻又瞬間被雨聲淹沒。

她委屈地眨了眨眼睛,隻是默默地用衣袖擦拭著臉,不敢再發出聲音。

井台邊,管事嬤嬤雙手拄著檀木棍子,指揮著太監們撒灶灰。

井口石板上的防滑紋路裡積滿雨水,在黯淡的天光下泛著油亮的水光,彷彿一麵麵小小的鏡子。

“多灑些!”

嬤嬤冰冷的命令劃破雨幕,

“去年有位娘娘就是在這兒滑倒,至今膝蓋還留著疤!那次可是杖斃了好幾個人。”

“為了你們的小命,都給我小心著點兒。”

嬤嬤的話語讓在場的眾人心中一凜。

幾個小太監聽了,忙不迭地將灰袋傾斜,淺灰色的灶灰如細沙般簌簌落下。

頓時在積水錶麵鋪出蜿蜒曲折的紋路,好似一幅怪誕畫卷。

然而,此時卻無人欣賞。

轉過九曲迴廊景象更讓人心驚。

碎瓷拚花小徑,此刻已被泥漿無情地漫過,完全失去往日的光彩。

花匠們正齊心協力掀開磚石,試圖疏通堵塞的暗溝。

腐葉與淤泥混合在一起,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惡臭。

有個年輕花匠實在忍受不住,彎下腰乾嘔起來。

但當他瞥見管事嬤嬤冷冷掃來的目光時,心中一緊,趕忙咬了咬牙,強忍著不適,繼續搬沉重的磚石。

而這一切,在外祖母這裡根本看不到。

沈悅琳起了床,洗漱完畢之後,便被外祖母帶上了車。

表舅開著車,緩緩駛出小區。

雨刷器有節奏地擺動著,像是打著節拍。

沈悅琳緊緊地貼著車窗,她那琉璃般清澈的眸子睜得大大的,滿是驚歎之色。

路麵乾淨得纖塵不染,彆說是積水,就連半片落葉都不見,彷彿昨晚那場大雨從未落下過一般。

或者是這裡的樹不會落葉?

這一切在她眼中實在是神奇至極。

隻聽表舅繼續耐心地說道:

“收集到的雨水通過排水管道,直接排到城外的江河,水庫裡。”

“表舅,那江河水不太多了嗎?”

沈悅琳小朋友的眼中滿是疑惑,她歪著頭,好奇地問道,

“好像水位暴漲,也會發大水,不就把人家都淹了嗎?”

她想起曾經伺候她的一個宮女,那宮女說自己家就是因為河裡發大水,房子被衝了,無奈之下才被賣進宮裡。

這個記憶讓她對漲水充滿了擔憂。

蔣少恒聽著沈悅琳的問題,心中越發驚訝。

這孩子,哪像隻有三歲的模樣啊,這隨時隨地都能丟擲“十萬個為什麼”,

而且有時候什麼都不懂,有時候知道的事情還挺多。

他隻好繼續耐心解釋:

“要是河流水位漲高了,咱們有水庫當儲水盆呀!”

“上遊的水庫會開啟閘門調節水量,下遊的河道也拓寬加深過,還修了堤壩擋水。”

“萬一河水真漫出來,城市邊緣還有「蓄滯洪區」,像海綿一樣暫時存水,等雨停了再慢慢排回河裡。”

“那不就跟木桶接水,滿了再倒出去一部分一樣嗎?表舅,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沈悅琳小朋友聽到這個解釋,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她立刻想到了在宮裡負責挑水的嬤嬤。

每次木桶裝滿水後,若是太滿,嬤嬤就會倒掉一些。

這和表舅說的水庫調節水量的道理似乎有些相似呢。

“不用問你表舅了,你說的太對了。”蘇琪笑著打趣道,

“還木桶?哪裡來的木桶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