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了一個虛仙 第46章 祭祖
石頭的大小跟一個足球差不多大小,上麵的數十條線條分彆是不同的顏色,金色、綠色、青色、紅色、土黃色、黑色……
「這貌似對應著金木水火土風雷光暗等不同元素,難道是修真界的測靈石?為什麼會出現在地球?」田小牧不解,但是為了驗證他的猜測,還是把手放在了石頭上,並輸入真氣。
隻見其中對應金木水火土風雷的線條像是通了電的燈條一樣,瞬間亮了起來,田小牧沒有係統的修真知識,也不知道自己這種情況是好是壞,但是這個測靈石完全可以給自己做個參照指示,以後隻要修煉亮起來的元素對應的武技,進度應該不會差。
剩下的幾件東西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田小牧檢查後就放進儲物戒中,等著完了找個機會處理掉。
京城的事情也算是了了,田小牧並不想多待,既然答應了餘追焱,就把兩位前輩的病先給治了。
回到田家莊的時候已經正月初八,每年的正月初九,田家莊田家人都會進行祭祖活動,據傳這是帶領田家莊人在此地落戶的第一代老祖的祭日,慢慢這個活動就延續了下來。
田小牧自從工作後就沒再參加過這個活動,因為過了初五就要準備上班了,祖先與領導哪個重要,當然是那點薪水了。
祭祖活動放在幾十年前也是村裡的重大活動,村子與鄰村爭水爭田是需要凝聚力的,不過這十年,沒有這些事情了,而且各家各戶雖然都姓田,一是血緣關係遠了,二來是這些年大家都向錢看、向錢進,宗族血緣關係看的淡了,所以這些活動也就年齡大點的比較熱心。
到了田小牧這一輩,完全屬於隨機參加了,有時間就去,沒時間就不去。不過今年兄弟姐妹都在,倒是令村老對他們這一支的看法改變不少。
祭祖活動是需要姓田的各家各戶捐錢的,沒有強製要求,看個人能力與意願。以往田小牧家一般就捐百塊錢,今年由於年前發生的事情,田根寶兄弟四個決定多捐點,以求平安。
最後田小牧拍板,一家捐五千,田小牧清楚,有時候捐的多了反而得罪人,這裡麵的人情世故要講究的太多。
從田家莊出去,現在的農業局副局長才捐八千,你超過人家就不行了。
田家莊的祭祖儀式講究的不是那麼多,田家媳婦與田家女婿也可以參加,主打的就是一個熱鬨。
初九上午,在一陣陣鞭炮聲中,由村裡幾個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帶頭,剩下的按照年齡分佈,數百人在破舊的祠堂前的廣場上上香祭拜,然後村老象征性的鼓勵幾句,然後由村裡田姓最有出息的縣農業局副局長講話。
講完話後,就是請的戲班登場了,剩下的田姓男子去往老祖的墳地進行祭奠,女人與孩子們就解放了,該做飯的做飯,該看戲的看戲。田家老祖的埋骨地已經變為農田,村中口口相傳,隻知道大概位置,在一片農田中,數百田姓男子就準備開始祭拜。
彆人不知道地下的情況,田小牧可以感受到,村老們準備祭拜的位置離真正的墓穴還有幾十米。
既然來了,也不能讓一堆大老爺們對著空地祭拜吧。田小牧找到一個老者,「七叔公,你讓他們等一下,我給你說個事,事關老祖宗的真正墳墓位置。」
田小牧口中的七叔公就是現在田家輩分年齡最大的老人,田小牧也是跟著彆人這麼叫的,具體輩分之類的沒有族譜,沒法辨彆。
老人叫停彆人,才開始說道「你是根寶家的那個娃娃吧,你知道老祖宗墳墓真正的位置?」
「七叔公,是這樣的,我昨晚睡覺的時候,做了個夢,夢到有一個老人說後輩的子孫沒有明白人,讓他富一年窮一年,燒個紙都找不對位置,每次都在院子外麵。」
田小牧說到這裡,已經有很多人圍到他旁邊了,大部分人都信他的話了。
田小牧接著說道「那個老人還說『枕東望西安穩眠,墳左七十米,曾有木棗林,離渠貳佰步,就是大門口,北有源,南有財,後輩子孫守良德』。我也不知道什麼意思,估計是讓我們守良知吧。」
田小牧說完還露出了一副不解的表情。其他人已經議論起來了。虧得附近方圓數百米隻有這麼一個墳,否則田小牧還覺得亂套呢,他隻能感知到地下有座墳,至於是誰的他可不知道。
「滿倉,從以前的紅棗林往這邊量上七十米,慶豐,你從水渠那往這邊步上貳佰步,躍虎,你回家準備點白灰過來,一會把他們量好的地方圈起來。」不管彆人信不信,七叔公已經信了,開始指揮起兩個四十多歲的漢子開始測量起來,根本不管現在這塊地是誰家在耕種。
效率很快,不到二十分鐘,一片幾十平米的土地就被白線圍了起來,大小與田小牧看到的地下墓室正好吻合。
都說華夏人沒有信仰,需要了漫天神佛都可以信仰,不需要了就覺得各種宗教隻是某些人斂財的工具。其實華夏人最大的信仰是祖宗,你怎麼罵我都行,但是你敢侮辱我的祖宗,你試試我敢不敢跟你拚命?
找到位置後,剩下的就是祭拜,眾人跪在地上,前麵插著香,擺上貢品,然後點燃紙錢黃紙元寶等,為了讓大家更加相信,紙錢燒起來後,田小牧的手微動,火焰與紙錢在直徑兩三米的範圍內垂直盤旋上升,眾人的心裡大撼,都覺得祖宗顯靈了。
所有的人都覺得這纔是本次祭祖最大的收獲,甚至村裡的幾個有錢人湊在一起商量著在這裡建個墓園,有主動要買磚石的,有主動包土工活的,甚至農業局副局長主動承擔立牌的重任。
田小牧沒有管這些瑣事,回村的路上與七叔公主動走到一起。「七叔公,為什麼我們老祖的墓單獨在這裡,這片貌似隻有老祖一個人的墳地,不是應該在一塊麼?」
「哎,彆看我歲數大,具體我也不清楚,故老相傳,我們田家第一代是從其他地方遷移而來的,就是逃難。老祖生前指定了百年後的埋骨位置,並交代後人,自己不進墓園,方圓百米內不希望有人打擾,後輩若要建墳,自行尋找位置,所以我們老田家除了第一代老祖外,大多都埋在牛首梁那邊,但是每年祭祖主要是祭奠老祖宗,以前也會一起去那邊,但是後麵分了好幾支,有些年頭關係並不融洽,從我小的時候就隻來這邊了,清明節才會去牛首梁那邊,也組織不起來,各去各的。」
田小牧大概明白了,老祖宗是領路人,帶著一大家子逃難到這裡落戶生根,幾個兒子分彆開枝散葉,也分成了不同的脈係,這些後人在漫長的歲月裡也會有爭鬥分歧,但是有個共同點,老祖宗都認,各方妥協下才隻祭拜老祖宗,牛首梁那邊雖說是田家墳園,除了都姓田外,關係已經很遠了,誰也代表不了所有人的祖先。
華夏北方很多地區都有「上墳不能隨便上,一代不祭三代墳」的說法,與田小牧這個差不多,不上三代墳,並不代表不認共同的祖宗,就像天下姓孔的都會祭奠孔子,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祭奠孔融。
中午,田家莊所有參與祭祖的人都會在破舊的祠堂前聚餐,往年到了這個環節人就不多了,但是今年不一樣,田小牧的夢,加上燒紙錢的異象已經傳遍村裡,田家人都覺得是祖宗顯靈了,往年不來的今年都聚在一塊了,玄學的力量可見一斑。
因為田小牧代老祖指引了正確的位置,吃飯的時候他也被七叔公叫到最前麵的一個桌子上與一眾老人共同進餐。
飯後本來就該結束了,但是今年沒有,七叔公又把各家戶主聚在一起,商量著重建祖祠等事項。
田小牧也沒資格參與這等大事,索性回家修煉。
初九晚上,田小牧決定與父母深談一次,他怕父母一時接受不了,索性把四家人聚在一起,美其名曰祖宗仙靈,大家也聚一次餐。
其實家長們也不傻,早就看出他們的反常,該上班的不去上班,往年都會出去玩的每天宅家裡,肯定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