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淵玄藏 第10章 人間·煙火
-
序章:五年·痕
五年,足以讓世界忘記許多事情。
“探索者號”的失蹤被歸咎於極端海況;“利維坦”的殘骸靜臥於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成為新的未解之謎;長白山異常的冰核輻射讀數已恢複到背景值;塔克拉瑪乾的流沙依舊唱著古老的歌謠,隻是少了那艘詛咒之船的低語。
官方層麵,一切超自然事件都被封存於最高機密檔案,代號“歸墟行動”的參與者受到嘉獎與嚴密保護。世界在懵懂無知中,享受著劫後餘生的平靜。隻有極少數人知道,這份平靜之下,流淌著怎樣的犧牲,維繫著怎樣脆弱的平衡。
巷陌深處
麗江古城的一家小客棧院裡,海棠花開得正好。
淩玥提著剛買的菜穿過青石板路,與相熟的納西族阿媽用帶著口音的方言打招呼。她褪去了那身冰晶鎧甲,穿著尋常的棉麻衣裳,眉宇間的銳利化為了沉澱後的寧靜。隻有偶爾在無人時,她會摩挲著那枚玄鳥玉佩,感受著那一絲若有若無的暖意,望著東南方的天空出神。
客棧是她用積蓄盤下的,取名“歸來”。這裡不掛牌,隻接待“知情”的過客。鬼手老七有時會來這裡住上一段,他的傷腿畏寒,總是坐在院子的躺椅上曬太陽,偶爾指點一下淩玥修繕老宅子的木工活,絕口不提往事。阿依努爾的族人每年會派人送來風乾的肉和葡萄乾,額爾德尼的繼承者則會寄來用白山冰雪泡製的藥酒。
這裡冇有驚天動地,隻有一日三餐,四季輪迴。
書房燈下
蘇瀾冇有回到大學講堂。她在沿海某個城市的地下,擁有了一間規模不大但權限極高的獨立實驗室。實驗室的核心項目隻有一個:“界域觀測與溝通理論模型驗證”。
她利用從歸墟帶出的部分數據和“:無聲的守望
陳淵的存在,已成傳說,或者說,已成了自然的一部分。
漁村的老人會說,今年的魚汛格外準時,是海神庇佑;沙漠邊緣的牧民發現,某片區域的流沙不再輕易吞噬駱駝;長白山的巡護員在報告中提及,某些區域的磁場異常現象已完全消失。
隻有淩玥和蘇瀾知道,那不是神祇,也不是巧合。那是某種意誌,在履行著“守望者”的職責,無聲地調節著因“混沌界域”存在而可能產生的、對現實世界的細微擾動。
偶爾,在淩玥於深夜凝視玉佩時,那暖意會稍微明顯一瞬;偶爾,蘇瀾的複雜模型會突然得到一個極其優雅、彷彿被精心引導過的解。這些瞬間微不足道,轉瞬即逝,卻足以慰藉生者,證明那犧牲並非徹底的虛無。
他化作了規則,融入了背景,成為了守護文明存續的、無人知曉的基石。
新的序章
又是一個平靜的午後。
“歸來”客棧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年輕客人。他帶著厚厚的眼鏡,充記朝氣,是陳淵曾經一位導師的孫子,名叫小林,正在攻讀考古學研究生。他並非“知情者”,隻是循著一些家族筆記中零星的、關於“西周星圖匣”的記載,想來這邊陲古城尋找可能的靈感。
他看著客棧牆上淩玥隨意掛上的一幅拓片(來自某處不重要的戰國墓,但與龍骨遺書的星圖有微末關聯),好奇地問:“老闆,這個紋路好奇特,好像在哪裡見過……”
淩玥泡茶的手微微一頓,抬眼看了看這個年輕人充記求知慾的臉龐,與記憶中的某個身影依稀重合。她笑了笑,將茶杯推過去,聲音溫和:
“是嗎?也許吧。這世上的謎題,本來就很多。”
她冇有透露任何資訊,但也冇有完全關閉那扇門。她知道,知識的火種需要傳承,探索的精神永不熄滅。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文明真正讓好準備時,需要新的“讀者”去重新麵對那扇“無界之門”。
現在,還不到時侯。
終章:人間·煙火
夜幕降臨,古城華燈初上。
淩玥送走了好奇的年輕學者,關上客棧的門。院子裡,老七已經發出了輕微的鼾聲。她獨自坐在海棠樹下,給自已斟了一杯淡淡的米酒。
遠處,是遊客的歡聲笑語,是酒吧傳來的隱約民謠,是尋常人家的炒菜香味。這就是他們拚儘一切,甚至付出永恒孤獨的代價,所要守護的人間。它不完美,充斥著瑣碎與煩惱,但它真實,充記了蓬勃的、堅韌的生命力。
她舉起酒杯,對著繁星點點的夜空,對著那看似空無一物、卻維繫著所有悲歡離合的“邊界”,輕輕一敬。
然後,她將杯中酒,緩緩灑在樹下的泥土裡。
敬逝者。
敬生者。
敬這喧鬨而珍貴的人間煙火。
(全書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