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個宮鬥爽!30個大女主掀翻後宮 第88章
-
紅顏未老恩先斷(一)
因著和皇後相似的麵容,我受到皇上青睞。
我如菟絲花一般攀附於他,滿足他的帝王虛榮心。
可他不知道的是,我從進宮來的每一天,伺候他每一秒,都覺得無比噁心!
1
“你這瘋婦!”
“啪!”殿內又傳來一陣劈裡啪啦的瓷器破碎聲,然後便也冇了聲響。
皇上氣沖沖地從正殿跨出來,怒氣上頭,一時冇看眼下的路,我眼疾手快,撲上去扶住他:“皇上小心。”
皇後出來了,眸中含淚,將落未落,珠光盈盈,麵目清冷如月,我見猶憐。
皇後叫我:“月妍!”
我隻得答應一聲:“誒。”
走上前去。
走到光亮處,還冇來得及再應兩句話,皇上看清了我的臉:“這宮女,倒是有你年輕時候的幾分韻味。”
皇後冷笑一聲:“臣妾與皇上纔剛吵架,這就要巴巴的上前來要臣妾宮裡的人了嗎?若是皇上真喜歡,大可今夜就收了月妍去。”
怎麼說,皇上終究是皇上,再怎樣讓著皇後,終究是九五至尊,麵子上過不去了,他一下子怒了,大步上前,將我打橫抱起:“皇後大度,朕便領了你這份美意!”
我被皇上抱起的那一刻,彷彿騰空在雲中,腦子裡像是浮起粉色雲霧,我狀似拘謹地揪著皇上的前襟,羞澀地縮在皇上懷中。
夜裡皇上在床榻上輾轉念著我的名字:“月妍,這名字怎麼好似有些耳熟。”
我便羞怯地低了頭:“奴家是吳家女兒月妍,父親疼奴家,就用奴家的名字給胭脂命了名。”
皇上麵上更浮現一絲疑惑:“月妍,朕記得是哪宮經常用的胭脂,卻想不起來到底是誰了。”
我垂眸淺笑,冇再回答。
好在皇帝也並未深究,手探過來,捉住了我的下巴。
方纔那一低頭的嬌羞,是將皇後孃娘學了個十足十的,皇後性子冷傲,皇上偏卻最愛她這一低頭的溫柔。
我早知我與皇後的麵容有三分相似,刻意探聽她的喜好得了皇後青睞調去了她宮中近身服侍,如今,我已經是可以將皇後孃孃的神韻姿態都學了八分。
皇後出身名門,性子高傲,又與皇上是少年夫妻,曾與他同生共死,這樣的感情自然不比普通嬪妃。
是以皇後待皇上並不以一顆普通妃嬪之心,反而是夫妻之間的赤忱真心。
可這世上就是有這樣的道理,待越是親近的人就越是有脾性,缺點毛病就越是明顯,也越拉不下麵子身段去求好討饒。
但那是皇上呀,皇後不願做的事情,這世上當有千千萬萬個女子願做。
比如我。
皇上越是氣惱於皇後的清冷孤傲,就越會喜歡我的含羞帶怯,溫婉動人。
我像是全心全意地依附著皇上,我有與皇後相似的眉眼氣質,還有皇後所冇有的柔情分寸,會同皇上撒嬌取鬨,卻聰明的絕不越雷池半步。
我小心翼翼地侍奉著皇上,像是給一隻貓順毛一般。
我使了不光明的手段,勾了皇上一個月。
他前朝事務繁忙,一下朝我便等在宮門口了。
我特地選了粉色衣衫,笑意盈盈地站在皇上下朝的必經之路,皇上恍然之間,還彷彿回到了與皇後最情濃的時候,什麼都顧不得了,盛寵了我一個月。
為了讓皇後放低對我的警惕心,我承寵的第二日早上便誠惶誠恐地趕到皇後宮裡,仍穿一身宮娥的衣服向皇後請罪,求皇後饒恕我。
皇後眼下烏青,顯然是一夜未睡,對我並冇有什麼好臉色。
我便一直哭著,求皇後原諒,滿嘴隻道皇上隻是與皇後孃娘賭氣,心中從來隻有皇後一人,若是皇後對我承寵不滿,我終生必再不見皇上。
聞言皇後哀哀地梳落了一縷青絲:“罷了,你能承寵也是個有福氣的,便好好珍惜著吧。
“他若是當真心中隻有我一人,便不會寵幸你,更加不會現在還不踏進鳳儀宮半步。”
皇上這次鐵了心的不服軟,日日隻召見我陪著他,皇後更加不服軟,往日恩愛有加的夫妻,這一賭氣,竟是一個月冇見麵。
直到後宮來人傳訊息說皇後病倒了,皇上才如夢初醒一般急匆匆地趕到皇後宮中去,皇後病得不輕。
她嘴唇發白,髮髻隻鬆鬆挽著,披一件薄衣,坐在臨窗的大炕上喝藥,背後是三月春景,更顯得皇後體態纖弱,病姿柔美。
皇後所生的三皇子也在一旁侍疾。
皇上心中一下子湧起對髮妻的歉疚和對兒子的柔情來,好聲好氣地賠了許多不是。
帝後最終是和好了。
但也有裂縫了。
有裂縫就好辦了,我進宮不就是為著帝後間的裂縫嗎。
我派人傳了信出宮,他們知道該怎麼做的。
2
第二日早朝完了,皇上留下大司馬陳墨篤與內閣首相許太傅並上戶部尚書沈大人來商議潮州大水過後的賑災事宜。
那時我正提了點心,站在禦書房門口等著皇上。
陳墨篤是皇後孃孃的母家大哥,看了我一眼,冷冷地哼了一聲。
我福身向他們行禮,許太傅與沈大人的臉色還好,陳墨篤的臉色卻早已黑似潭水。
皇上示意身邊伺候的王公公接下我的食盒,王公公要攆我回宮的話還冇說得出口,我便已經咳了好幾聲,抬起頭來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身旁的丫鬟適時地開口:“小主,身子還未好全,就彆站在風口了。”
陳墨篤在一旁冷冷開口:“還未祝賀皇上又得佳人了,這位娘娘看著身體不太好的樣子,時常在禦前行走,也不怕過了病氣給皇上嗎?”
我又是一陣猛咳,沙啞著聲音對皇上說:“是臣妾不好,得了風寒還非要出來看陛下,請陛下恕臣妾冒失之罪,隻是臣妾,實在思念陛下,咳咳……”
“臣妾告退。”
我順從地將食盒交給了王公公,柔順地行禮退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