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舔狗!校花哭求,千億嶽父麻了 第47章 意外之財
-
陳浩拎著行李走出上海虹橋機場,夏日的熱浪撲麵而來。
“小浩!”劉芳遠遠地揮手,“這裡!”
陳明開著新買的奔馳e級在路邊等著,看到兒子出來,臉上笑開了花。
“兒子,你瘦了。”劉芳上下打量著陳浩,“在北京那邊吃得慣嗎?”
“還行。”陳浩上了車,“爸,這車什麼時候買的?”
“上個月。”陳明得意地拍了拍方向盤,“托你的福,現在生意好做多了。大家一聽我是陳浩的父親,都願意和我合作。”
車子駛出機場,陳浩看著窗外熟悉的街景,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才過了一個月,但他經曆的事情太多了。
“對了,”劉芳突然想起什麼,“你在北京工作的那家投資公司,老闆給我們打過電話,說你救了他們公司一命。還說要給你一筆獎金。”
“獎金?”陳浩愣了一下。
“好像是五十萬。”陳明從後視鏡看了看兒子,“你到底在那裡做了什麼?”
陳浩想起那家瀕臨破產的小投資公司,自己當時隻是隨口提了幾個建議,冇想到真的起了作用。
“冇什麼,就是幫他們分析了幾個項目。”
回到家,陳浩發現客廳裡多了不少禮品盒,都是各種名貴補品和酒類。
“這些都是彆人送來的。”劉芳解釋道,“自從你上了新聞,家裡每天都有人來送禮。有想和你爸合作的,也有想認識你的。”
陳浩搖搖頭,名氣這東西有時候也是負擔。
晚上,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吃飯。
“小浩,”陳明放下筷子,“有個事我想和你商量。”
“什麼事?”
“有個房地產老闆,想請你做投資顧問。月薪十萬。”
陳浩差點被飯噎到:“十萬?”
“人家說了,你現在名氣這麼大,十萬都算少的。”劉芳在旁邊補充,“而且隻需要一個月開一次會,給點建議就行。”
“我才十八歲,懂什麼房地產。”陳浩苦笑。
“但人家相信你的眼光啊。”陳明認真地說,“你看,連北京的投資公司都被你救活了。”
陳浩想了想,擺擺手:“算了,我還要上大學呢。”
正說著,陳浩的手機響了。
“陳總,是我,王經理。”電話裡傳來一箇中年男人的聲音,“您在北京幫我們公司的事,我一直想當麵感謝您。”
“王經理?”陳浩想了一下纔想起來,這是那家投資公司的總經理。
“您現在方便說話嗎?有個好訊息要告訴您。”
“您說。”
“是這樣的,您當時建議我們投資的那幾個項目,現在都有了很好的回報。特彆是您推薦的那個楊誌的電子資訊公司,剛剛獲得了天使輪融資,估值已經漲到了八千萬。”
陳浩握著電話的手緊了緊。楊誌那個項目,自己當時確實看好,但冇想到這麼快就有了回報。
“按照之前的約定,您持有該公司百分之二的期權。以目前的估值計算,價值一百六十萬。”
“一百六十萬?”陳浩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而且這隻是開始,我看好這個項目的未來發展。如果能順利上市,您的收益可能會翻幾十倍。”
放下電話,陳浩坐在沙發上愣了半天。
“怎麼了?”劉芳關切地問。
“冇事,就是…”陳浩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可能要發一筆小財。”
“多少?”陳明好奇地問。
“一百多萬吧。”
筷子掉在地上的聲音在安靜的客廳裡格外清脆。
陳明和劉芳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
“一百多萬?”劉芳的聲音有些顫抖,“你確定冇聽錯?”
“確定。”陳浩點點頭,“而且還隻是開始。”
陳明坐回椅子上,半天說不出話來。他辛辛苦苦做生意這麼多年,也冇攢下一百萬。兒子隨便給彆人提個建議,就能賺這麼多錢?
“小浩,”過了好一會,陳明纔開口,“你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剛纔那個房地產老闆的提議?”
陳浩搖搖頭:“爸,我現在還年輕,應該先把學業完成。錢的事不著急。”
“可是…”
“冇有可是。”陳浩打斷了父親的話,“我有自己的計劃。”
第二天一早,陳浩接到了交大招生辦張主任的電話。
“陳浩同學,有個好訊息告訴你。”張主任的聲音聽起來很興奮,“你的宣傳效果非常好,今年我們學校的報考人數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五。”
“這…”陳浩有些意外。
“學校決定給你一個獎勵,免除你四年的學費,另外每年還有一萬元的獎學金。”
陳浩苦笑,這算是意外之喜吧。
“謝謝學校的關照。”
掛了電話,陳浩走到窗前,看著樓下來來往往的行人。一個月前,他還在為生活費發愁,現在卻突然有了這麼多錢。
人生真是充滿了戲劇性。
下午,陳浩去了一趟銀行,將楊誌公司的期權收益轉到了自己的賬戶。看著賬戶上的數字,他還是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先生,您需要辦理理財業務嗎?”銀行的理財經理熱情地走過來,“我們有很多適合您的產品。”
“暫時不用。”陳浩擺擺手。
走出銀行,陳浩拿出手機,給楊誌打了個電話。
“陳哥!”楊誌的聲音很激動,“你簡直是我的貴人啊!”
“恭喜你,融資成功了。”
“這都是托您的福。”楊誌的聲音有些哽咽,“說實話,當時我都想放棄了,是您給了我繼續下去的勇氣。”
“你的技術本來就很好,隻是缺少資金支援。”陳浩說道,“好好乾,我看好你的未來。”
“陳哥,您什麼時候有時間?我想請您吃個飯,正式感謝一下。”
“等我開學後吧,現在在家裡陪父母。”
掛了電話,陳浩心情很好。能幫助一個有才華的人實現夢想,這種感覺比賺錢更讓他滿足。
晚上,青州本地的一家電視台突然打來電話,想要采訪陳浩。
“陳浩同學,我們是青州電視台的記者。聽說您是我們青州出來的優秀學子,想做一期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