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血包,七歲妖童考狀元 第139章 李家灣的歡騰
-
就在李鈺在客棧內忙於應付各府士子的拜會時。
這石破天驚的喜訊,早已由六百裡加急的官報,飛一般地傳回了順慶府。
楊遠接到捷報的時候,還在批閱公文。
當聽到李鈺中瞭解元時,猛地站了起來,臉上露出無法抑製的喜悅之色。
“好好好!李鈺這小子給順慶府長臉了!”
“我順慶府竟出了一位解元!還是如此年輕的解元!此乃全府之榮光!”
楊遠激動地走來走去,心情很是激動。
畢竟他是也算是李鈺的座師,李鈺成瞭解元,他也臉上有光啊。
而且這也能算得上是他的政績。
他的任期馬上就要滿了,要回京訴職,現在有了這樣的政績,能夠讓他的官路更順。
他立刻喚來心腹屬官。
“快!立刻命府衙工房,選用上等楠木,製作‘解元及第’牌匾一方!
再從本府私庫支取白銀二百兩……不,三百兩!
作為府衙賀儀,一併送往望川縣李家灣,嘉獎李鈺,旌表其族!”
屬官立即去辦,以最快的速度做了牌匾出來送往望川縣。
訊息傳到望川縣,縣衙也瞬間炸開了鍋。
新任縣令姓王,到任兩年,早已聽聞過本縣才子李鈺的名字。
也隱約知道李家與之前倒台的陳家的些許糾葛。
如今陳家已成過往雲煙,而李鈺卻一飛沖天,成了全省矚目的解元郎!
而且李鈺能扳倒陳家,背景似乎不簡單,讓縣令也不敢怠慢。
府衙的牌匾都送來了,他也立馬行動起來。
這不僅是大喜事,更是他巴結上官、討好新科舉人的天賜良機!
“快!府尊大人已有厚賞,我望川縣豈能落後?”
王縣令吩咐道,“從縣庫中支取白銀兩百兩!再備上綢緞布匹、豬羊酒水!
立刻去請全縣最好的鼓樂班子和舞獅隊!要最熱鬨、最氣派的!
本官要親自帶隊,將府尊大人的牌匾和本縣的賀儀,風風光光地送到李家灣去!”
一時間,整個望川縣城都為之震動。
官府衙役四處奔走,鼓樂班子被緊急召集,一箱箱的賞銀和禮物被搬上紮著紅綢的馬車。
一支由官府主導、極其隆重的報喜隊伍,浩浩蕩蕩地出了縣城,朝著李家灣的方向而去。
……
李家灣。
秋收雖過,但農家人總有忙不完的活計。
族人們大多在田埂地頭收拾秸稈,或是在院壩裡晾曬穀物。
突然,一陣隱約的鑼鼓嗩呐聲從遠處傳來。
起初還很微弱,但隨著時間推移,聲音越來越響,越來越清晰,還夾雜著劈裡啪啦的鞭炮聲。
“咦?這是哪家辦喜事?動靜這麼大?”有族人直起腰,好奇地張望。
“村裡有人嫁娶嗎?冇聽到風聲啊。”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很快,那支龐大的、披紅掛綵的隊伍出現在了村口!
為首的衙役鳴鑼開道,後麵是吹吹打打的鼓樂班子和歡騰跳躍的舞獅。
再後麵是抬著巨大鎏金匾額和抬著沉甸甸禮箱的差役。
最後麵是騎著高頭大馬的縣令和一群鄉紳!
這陣仗把李家灣的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
村民們紛紛從田裡、家裡跑出來,聚集在道路兩旁,又驚又疑。
不知道這天大的官家排場為何會來到他們這小山村。
族長李德富正在家裡歇息,聽到動靜也趕忙跑出來,看到這陣勢,心裡咯噔一下,以為是出了什麼大事。
隊伍在村子中心的空地上停下。
鼓樂暫歇,趙縣令笑容滿麵地下了馬。
一名衙役上前一步,展開一份紅紙告示,運足了中氣,對著圍攏過來的、惴惴不安的村民們高聲喊道:
“捷報——奉順慶府楊知府、望川縣王縣令鈞示:
恭賀貴村李鈺李老爺,高中庚子科四川鄉試第一名解元!
魁星點鬥,光耀門楣!
府尊縣令,特賜金匾賀儀,旌表鄉裡!”
“解……解元?!”
李德富聽到這兩個字,隻覺得一股熱血猛地衝上頭頂。
耳朵裡嗡嗡作響,眼前一陣發黑,身體晃了兩晃,幸虧被旁邊的族人及時扶住。
其餘村民也被這訊息給震住了。
“鈺哥兒成解元了?”
“解元是什麼?”
“哎呀,你怎麼這麼笨,舉人知道吧,鈺哥兒就是舉人中的第一名!”
“我的孃親呢,鈺哥兒成舉人老爺了?”
“天爺呀!全省第一?這得當多大的官啊!”
“快!快去告訴守禮兄弟和他婆娘!”
短暫的震驚之後,是無與倫比的狂喜和自豪!
所有李氏族人都沸騰了!
他們扔下手中的農具,激動地互相道賀,歡呼雀躍。
孩子們更是興奮地圍著舞獅隊跑來跑去。
整個李家灣瞬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歡之中!
之前族長讓全族都供養李鈺,族人們省吃儉用四年。
勒緊褲腰帶,硬生生從牙縫裡擠出了三百兩銀子給李鈺做鄉試的盤纏。
雖然大家都盼著李鈺中舉。
但族長給村裡人科普了一下,說是這中舉可冇那麼容易。
很多人成了秀才後,一輩子都中不了舉。
這讓族人們都有些吃驚,在他們眼中秀才就已經是了不起的讀書人。
冇有想到也很難中舉。
鈺哥兒第一次參加鄉試,恐怕也不行,因此族人們都冇有報什麼希望。
這次秋收後,所有稅交完,留了一些口糧後,其餘糧食都賣掉了。
族長挨家挨戶的收銀子,說是給李鈺下次鄉試準備的。
族人都冇什麼意見,都已經在祠堂發過誓了,要供李鈺,那肯定說到做到。
即便有個彆村民不怎麼情願,但族長都上門了,也不得不拿出一些銀子。
隻是冇有想到李鈺一次性就中了。
王縣令笑著讓人將那塊巨大的、蓋著紅布的“解元及第”金匾抬到李家祠堂前,又命人將白銀、綢緞等賀儀一一陳列。
然後向被喊來的李鈺父母道賀,言語間極為客氣。
李守禮和周氏看著眼前的陣仗,聽著縣令老爺的恭維,看著那明晃晃的賞銀和威嚴的牌匾,隻覺得如同做夢一般,手腳都不知該往哪裡放。
大房,二房以及張氏也都高興得合不攏嘴。
李鈺給他們的驚喜真的是太大了。
縣試,府試,院試都是一次性考過。
冇有想到連鄉試也是一次性過,不僅過了,還是第一名。
連官府都來祝賀,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李瑞也來了,看著眼前這陣仗,心裡感慨,李鈺真是讀書的料啊。
現在成了舉人老爺,整個李家灣都會跟著榮耀。
縣令身後跟著的那些鄉紳也不是空手來的。
有送房契的,有送仆人的,有送銀子的,還有送給李鈺做小妾的。
其他族人都羨慕不已,這下老李家可就發達了啊。
不僅官府送了五百兩,還有其他鄉紳送地,送錢。
老李家一躍就成了李家灣的首富了。
李守禮也不敢得罪這些鄉紳,也知道這些禮該不該收。
李德福也不知道,王縣令見他們這樣,笑道:“都收了吧。”
“李鈺成了舉人,這些都是他們的一點心意,你們也不用擔心什麼。”
“成為舉人後,這都是很常見的,當初本縣令中舉後也收過,冇什麼大不了的。”
聽到縣令這麼說,李守禮也不再遲疑,不過仆人,小妾就算了。
他們莊戶人家要仆人乾嘛,而且李鈺才十四歲,小妾也用不上。
還是等孩子大點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