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血包,七歲妖童考狀元 第185章
-
不過士子們不是來挑戰,而是單純地來和李鈺辯論,印證自己的觀點。
每次辯論都會有一大群士子來聽,手中帶著四書五經。
李鈺引用經典時,他們便快速翻書,找到出處,然後就是一臉敬佩。
真的太強了!
不僅能準確說出處,甚至連第幾頁,第幾段都能說出。
這種超強記憶力讓人咂舌。
就連蘇墨白都經常來請教,一來二去兩人也成了朋友。
隨後排在蘇墨白前麵的兩人,謝靈均和柳逸飛也都和李鈺認識。
謝靈均擅長辨經,柳逸飛擅長清談,蘇墨白擅長做詩。
這三人便是清瀾書院三劍客。
李鈺和另外兩人接觸後,也佩服這兩人的博學,很快就成了不錯的朋友。
李鈺雖然要背書,但如果有人來找他談論學問,他還是樂意的。
他雖然強,但也不驕傲自滿。
能進入清瀾書院的,那都是案首,都是才子。
隨便拉一個出來,便能贏過順慶府學中的大部分士子。
李鈺從他們身上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李鈺和書院的百名士子關係都已經很親近。
眾人也不嫌他年較小,皆以李兄稱之。
外出飲宴詩會,必邀他同往;家中捎來時令特產、精緻點心,也總不忘給他留上一份。
連帶著林澈和馬致遠,也因與李鈺是同伴而迅速融入了士子們中,日子過得頗為舒心。
這日,一名書吏來到齋舍,言道:“三位公子,山長已回書院,請三位過去一見。”
三人聞言,心中皆是一凜。
顧清瀾先生回來了!正式的考較恐怕就要到來。
雖然這一個多月與同窗相處融洽,學問也自覺有所進益。
但麵對這位曾官至尚書、學問深不可測的大儒。
林澈和馬致遠不免還是有些忐忑。
連李鈺也稍稍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了一口氣,才隨書吏前往。
再次踏入那間臨水的精舍,顧清瀾依舊坐在窗前的書案後,神情平和,似乎與之前並無二致,隻是眉宇間略帶一絲風塵仆仆的倦色。
三人恭敬行禮拜見。
顧清瀾微微頷首,臉上帶起笑意“不必多禮,坐吧。”
待三人有些拘謹地坐下後,顧清瀾並未考較,而是道:“老夫外出一月,你們在書院的事,書吏已大致向老夫稟明瞭。”
“解經之惑,揚詩之名,與同窗辯難而能令人心服,更難得的是不驕不躁,頗得人望。”
顧清瀾目光看向李鈺“尤其是那首邊塞詩寫得極好,小小年紀,能有此等眼界與胸襟,難得!”
李鈺饒是臉皮厚,此刻被如此誇獎也有些不太自在。
畢竟那是抄的王昌齡的詩,不是他寫的。
顧清瀾頓了頓,看向林澈和馬致遠,“至於你們二人,雖不及李鈺鋒芒畢露,然能迅速融入書院,與諸生和睦共處,學業亦未懈怠,亦屬難得。”
說到此處,顧清瀾端起手邊的茶盞,輕呷一口。
“既是文彬舉薦,爾等又已憑自身才學品行贏得了書院同窗的認可,老夫若再行考較,反倒顯得多此一舉,不近人情了。”
三人聞言,眼中露出驚喜之色。
特彆是林澈和馬致遠,他們知道李鈺肯定是能留下的,但如果他們留不下,就這麼灰溜溜地回去,真是太丟人了。
好在他們兩人也能留下了。
顧清瀾放下茶盞,胖胖的臉上笑容明顯了不少。
“自今日起,你三人便正式是我清瀾書院的學子了。”
“一應課業、規矩,皆與院內其他生員無異。”
“望爾等珍惜機緣,勤勉向學,莫負文彬舉薦之誼,亦莫負爾等自身之才。”
“是!多謝先生!學生定當刻苦努力,不負先生與周先生期望!”
三人激動起身,再次深深一揖。
顧清瀾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離去,臨走前又道:“如有什麼不懂的,可來問我。”
李鈺大喜,他等的就是這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