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血包,七歲妖童考狀元 第222章
-
春去冬來,又是一年過去。
李鈺已經14歲了,苦讀了四年,今年的鄉試他要參加了。
府學內的士子們也都摩拳擦掌。
隻有中舉纔能有更大的前途,秀才並不能讓他們滿足。
回家過完年後,李鈺便再次回了府學。
他將以往寫的文章都翻找出來,這不看知道,一看嚇一跳。
足足有幾大籮筐,就連李鈺自己都不知道這幾年時間,居然寫了這麼多文章。
每一篇文章上都有批改,大部分都是柳夫子批改的。
用這些文章作對比,就能清晰感覺出學問的變化,更加的精益求精。
林澈的文章數量雖然冇有李鈺這麼誇張,但也有一籮筐。
鄉試臨近,柳夫子嘴上抱怨,但身體誠實。
隻要兩個學生有文章送過來,他必了,而是在家研究這次朝廷會派誰來做鄉試的考官。
鄉試是省級考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前麵的縣試、府試、院試都是小兒科。
而鄉試纔是真正改變讀書人命運的考試。
大景朝秀才千千萬,但能中舉的卻太少了,很多人考了一輩子都中不了舉。
而且鄉試的難度比起前麵的考試難了太多。
但有一樣是相同的,那就是主考官的喜好。
縣試是縣令主持,府試是知府主持,院試是學政主持。
不管是誰主持,隻要找準了主考官的喜好,研究透了他們的文風。
那麼考試就事半功倍。
之前柳夫子讓李鈺背楊遠和林修遠的文章,就是投其所好。
鄉試也一樣,不過鄉試的主考官是誰,就不好說了。
朝廷每次派的主考官都不一樣,而且還很保密,不到最後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是誰。
因此要想猜中主考官是誰很難。
柳夫子去找趙明德要了一份朝廷五品以上官員的名單。
大景朝規定,擔任鄉試的考官從三品到五品之間抽選。
這一條就能劃掉大部分官員。
主副考官的主要來源是翰林院官員,六部郎中和都察員的官員,這又一進步縮小了範圍。
還有本省的官員不能擔任考官。
這又劃掉了大部分人。
到最後,柳夫子的名單上還剩下二十多人,但這也太多了。
李鈺倒是可以將這些人的文章背下來,但林澈不行。
當初柳夫子鄉試的時候,他的老師可是隻給他圈定了五人。
結果主考官就在這在五人之中,讓柳夫子得以順利中舉。
如今自己當夫子了,卻給學生留下20多個名字,讓柳夫子覺得自己也太不中用了。
就在柳夫子一籌莫展時,方清派人送了信過來。
這信是林修遠寄來的,林修遠知道柳夫子住在蘇府,因此直接將信寄到了那裡。
柳夫子有些奇怪,老師這個時候寄信過來乾嘛。
打開一看不由愣住了,上麵有五個人的名字。
這讓柳夫子倒吸一口涼氣,這五人的名字就在他選定的20人中。
林修遠這是直接幫他做到了最後一步。
柳夫子頓時感動,眼眶都有些發熱。
這應該是林修遠推斷出來的,畢竟鄉試考官是由皇帝清點,一經任命就要立即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