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拒當血包,七歲妖童考狀元 > 第75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拒當血包,七歲妖童考狀元 第75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一場為府學新任教授周文彬接風的雅集正進行到酣處。

方清引著柳敬之和李鈺穿過月洞門,步入這滿堂衣冠錦繡、談笑風生的所在。

主位上坐著一名身著深青色斕衫、麵容清臒、氣質儒雅的中年文士,方清帶著兩人到了這中年文士麵前,笑道:

“周教授,這位是柳敬之先生,當年可是咱們順慶府的小三元,才名遠播。”

周文彬目光落在柳夫子身上,起身拱手“久仰柳先生大名。當年先生府城‘小三元’的佳話,至今仍是士林美談。惜乎”

他語氣微頓,帶著一絲惋惜,“惜乎天妒英才,先生未能更進一步,實乃我順慶文壇一大憾事。”

柳夫子也拱手回禮“周教授謬讚,往事已矣。敬之如今不過鄉野一塾師,教導幾個蒙童罷了。”

他側身,將安靜站在身後的李鈺讓到身前,“這是劣徒李鈺,此番隨我來府城應考府試。”

周文彬的目光這才落到李鈺身上。

見是一個布衣孩童,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小小年紀便來應府試,誌向可嘉。柳先生高徒,想必不凡。”

方清連忙趁熱打鐵,笑道:“周教授有所不知,鈺哥兒天資聰穎,於經義一道頗有見地。柳夫子教導有方,此子將來必是我順慶府學之光啊!”

這一句話,直接點明瞭李鈺以後會進入府學,倒是讓其他人有些詫異。

畢竟李鈺現在連府試都還冇考,而要進入府學,需要通過院試成為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

而且還要是成績比較好的生員纔有資格進入府學。

方清這話等於說李鈺必定會通過府試,院試。

周文彬聽懂了方清話裡的意思,如果李鈺能進入府學,想讓他多照拂一下,對於柳夫子這個小三元的學生,周文彬也來興趣。

“既如此,老夫倒想考較考較,《論語》有雲‘君子不器’,當作何解?”

這問題看似尋常,實則內涵深意,是考察對儒家核心精神的理解。

場內眾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李鈺身上。

李鈺並未怯場,他上前一步,拱手行禮,聲音清朗平靜“回教授,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

他先是引述權威註解,隨後話鋒一轉。

“然學生以為,此句更深意,在於君子當效法天道,不囿於形跡,不拘於成規。”

“如水無常形,因器而方圓;如道無常名,應物而顯化”

隨著李鈺的解答,在場眾人眼中都有著驚訝之色,此子將‘君子不器’提升到了‘道’的層麵,立意高遠,見解不凡!

周文彬眼中出現讚賞之色,撫須點頭:“好!解得好!不泥古,有新意!”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樂見這一幕。

坐在周文彬下首、身著錦緞長衫、麪皮白淨、眼神略顯倨傲的中年文士冷哼了一聲。

他叫吳瞻,是府學的訓導,原本以為之前的府學教授告老後,這教授之位非他莫屬,誰知朝廷竟空降了個周文彬。

他心中積鬱已久的不平與妒火,此刻被周文彬對李鈺的誇讚徹底點燃。

更讓他不忿的是,李鈺的老師柳敬之,正是他吳瞻當年科考路上最大的陰影和競爭對手,雖然柳敬之已經無法科舉,但吳瞻的那份不甘從未消散。

他這一哼,頓時吸引了眾人目光。

卻見吳瞻搖著摺扇“少年人有些才情是好的,但學問之道,貴在根基紮實,更需懂得即景生情,應時應景。”

他指著蘇府精心佈置的園景,笑道:“今日雅集,群賢畢至,為周教授接風洗塵,正該以文會友。”

“方纔我等品評園中諸景,各抒胸臆。”

他話鋒一轉,看向李鈺“既然你是柳敬之的高足,周教授又如此青眼有加,不如就以眼前這牡丹為題,即興賦詩一首,如何?”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