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家扶我青雲誌,我中狀元展宏圖 第29章 何為為生民請命
-
縣令大人要來視察四六分水之法,弄得王莊和石牛村雞飛狗跳。
兩村百姓卯時便被喊來,在河邊恭候。
可直到巳時五刻,縣衙大隊人馬才姍姍來遲。
“縣尊大人到。”
百姓跪倒在地,如風吹麥浪一般。
隻見丁修的大轎在前,後麵跟著縣丞劉世昌的小轎,再往後是主簿張晉,以及數十名挎刀衙役。
最後是坐在牛車上,身著長衫的全縣士子。
一大群人,浩浩蕩蕩。
轎簾掀開,丁修緩步走下轎來,目光掃過跪地百姓,一副愛民如子的光輝形象。
“快快請起。”
百姓們慌忙爬起,垂手侍立,連眼角的餘光都不敢往他身上瞟。
丁修清了清嗓子,“石牛村蘇原何在?”
蘇原上前一步,拱手行禮,“小子蘇原,參見大人。”
丁修嗯了一聲,“今日本縣前來,是要看看四六分水。”
目前石槽還冇開鑿,兩村依舊采取的是時辰分水,隻能暫時通過木槽,模擬四六分水。
蘇原帶著丁修走向臨時搭起的木槽模型,幾塊粗木拚成的槽體上,用硃砂畫著整整齊齊的刻度。
士子們法,解的是兩村百年仇怨,利的是子孫萬代,實乃妙極。蘇原,你七歲能有此智謀,不愧神童之名。”
丁修一錘定音。
縣尊大人都這般說了,誰還敢有異議。
蘇原湊上前,低聲說道:“大人,今日來瞭如此多士子,不做幾篇文章豈不可惜?”
丁修一愣,看向蘇原那雙亮晶晶的眼睛,瞬間明白了什麼,眼底閃過一絲狡黠。
這小子,年紀不大,心眼倒不少。
他清了清嗓子,轉向那群還冇緩過神的士子,“今日諸位親眼見證四六分水,可有何感想?”
腦子靈活的士子見狀,立即拱手稱頌。
“丁大人慧眼識珠,蘇神童此法,可比西門豹治鄴之智。”
“分水流而息爭鬥,利在千秋,大人能將此法推廣,實乃雲縣之福。”
“我等願為大人記錄此事,讓丁公仁德傳遍天下。
丁修對這些人的表現很滿意。
對嘛,讀書人不僅要讀聖賢書,也要懂人情世故。
他笑道:“本縣來之前便跟你們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蘇原四六分水之法,是為生民請命的活學活用,諸生回去後,每人寫一篇觀後感,體裁不限,三日後交到縣學,寫得好的,本縣自有獎賞。”
眾士子:“……”
眾士子臉上表情精彩紛呈,像是吞了黃連似的,偏偏還得拱手應說什麼謹遵大人教誨,心裡卻在哀嚎,誰能想到來看個熱鬨,還得被逼著寫文章。
丁修看著他們憋屈的樣子,心中一陣暢快。
當年他寒窗苦讀時,淋過雨,現在撕幾把傘怎麼了。
他話鋒一轉,“本縣決定,明日便由縣丞劉大人牽頭,組織工匠鑿石槽、立石碑。這碑文,本縣要親自撰寫,將分水之法、兩村和解之事刻於其上,讓後世皆知我雲縣今日之舉。”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意氣風發,“本縣還要將此事奏報朝廷,讓聖上也知曉我雲縣有此利民之策。”
劉世昌站在一旁,臉憋得像塊豬肝,嘴角抽搐著。
他怎麼也冇想到,自己苦心積慮想打壓蘇原,反倒讓丁修撿了個天大的便宜。
等眾人安靜些,劉世昌上前一步,皮笑肉不笑地開口。
“大人,此事終究是王莊與石牛村的糾紛,縣衙出麵恐有越權之嫌。不如讓兩村自行組織施工,錢財也由他們自籌,更顯公允。”
丁修眉頭微皺。
他本想讓縣衙撥款,博個愛民如子的美名,可劉世昌偏偏不讓他如意。
真是不知好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