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戶頭?我靠九個女兒成躺贏爹 第151章 嚴打
縣城裡出了人販子,掀起了軒然大波,搞得人心惶惶,家長們恨不得將自家孩子拴在身上,生怕被人販子給拐走了。
縣委大院的會議室裡,氣氛凝重。魏書記將茶杯重重砸在桌上,茶水四濺。他看著台下的一眾乾部,發起了脾氣。
“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在縣城拐賣兒童,這是對我們政法工作的公然挑釁,也是我們的失職……”
魏書記怒不可遏:“家裡丟了孩子,一個家庭就毀了,我們不養酒囊飯袋,守護一方安寧是責任,必須要給老百姓一個交代!”
公安局局長陳立軍被罵的滿臉通紅,坐立不安,出了這樣的案子,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即立下軍令狀:“請魏書記放心,我保證三個月內徹底鏟除縣裡的毒瘤,還老百姓一個安寧!”
當天下午,“雷霆行動”嚴打專項工作組成立。陳立軍親自擔任組長,他對公安局下了死命令,全縣警力全員出動,對縣城的各個場所摸排搜查,打擊違法犯罪活動。
他們在出入縣城的要道設立檢查站,民警冒著嚴寒,24小時盤查可疑人員和車輛。
“同誌,請出示身份證。”民警攔下一輛外地牌照的麵包車,車上坐著幾個神色慌張的男子。
“請開啟後備箱檢查。”民警敏銳地察覺異常。
“沒……沒什麼,就是些土特產。”司機支支吾吾。
民警堅持檢查,掀開毯子,赫然發現幾包白色粉末!
“下來……包頭!”民警迅速控製了這幾個人。
順藤摸瓜,成功搗毀了一個地下製毒場,抓獲了二十餘人,老闆竟是潛逃多年的通緝犯。
縣城裡開展行動的同時,各村委會的大喇叭也沒閒著,每天迴圈廣播:“廣大村民注意了,縣裡開展嚴打專項行動,請大家積極提供線索……”
群眾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有人舉報鄰居家夜夜聚眾賭博,也有反映丈夫的家暴……,一時間各種牛鬼蛇神都被扒了出來。
這天,城裡有人舉報,自己家對門的一處民房裡,總有一些外地口音的人出出進進,晚上時不時還傳出打罵聲和淒厲的慘叫聲。
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警方成功解救了幾名被困的青年。
經過詢問,才知道他們都是被“高薪”,“賺大錢”的幌子給騙到了這裡,又被洗腦,通過拉人頭的方式進行詐騙。
林有福記得這應該就是早期的“非法傳銷”了。從1990年傳銷模式進入國內,“非法傳銷”就幾乎同步出現了,並在1994年至1998年間達到第一個高峰。
一些不法分子迅速發現了這個模式的漏洞,將其從“銷售產品”變為“拉人頭”的騙局。專門騙那些白日做夢,想一夜暴富的人。
在1998年,國務院頒發檔案,全麵禁止了一切傳銷活動。
林有福知道今年剛好1994年,是“傳銷”起勢的第一年。
趁著這次嚴打,縣裡也將這幫人給一鍋端了。
差點被人販子拐跑的孩子,魏書記親自去家裡慰問。他來到林有福家,抱著林希說:“小姑娘,以後可不能再亂跑了。要聽爸爸媽媽的話,知道嗎?”
林希乖巧點頭:“魏伯伯,我知道了,以後不跟壞人走了,遇到困難找警察叔叔!”
“哎……這就對了嘛!”
魏書記對林有福說:“這次多虧了你們及時發現報了警,抓住了這個人販子團夥,拯救了幾個家庭,你們是大功臣!”
林有福也感概:“魏書記,我們差點就成了受害者啊!”
“要是閨女丟了,可咋辦啊?”林有福不敢想後果。
嚴打行動如火如荼。警方順藤摸瓜,不僅打擊了拐賣犯罪,還順勢端掉了多個賭窩、吸毒點,一些長期盤踞在縣城的混混也紛紛落網,被關起來蹲了班房。
有一天,民警在檢查站攔下一輛可疑貨車。司機聲稱運的是農產品,但民警發現車廂底層暗藏玄機,裡麵竟然藏著大量盜版光碟和非法出版物!
這個發現牽出一個更大的“顏色”團夥。警方連夜出擊,搗毀了三個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十餘名。
嚴打期間,縣城治安明顯好轉。晚上敢出門的人多了,街上的巡邏的警察讓百姓倍感安心。
“這纔像話嘛!”劉老太太在院裡和鄰居聊天,“早就該這麼整治了!”
張奶奶點頭:“是啊,早該這樣整治了,現在晚上散步都踏實多了。”
最讓老百姓稱快的是,幾個長期欺行霸市的地頭蛇也被一網打儘。菜市場的小販們拍手稱快:“這些禍害早該抓了!”
不到一個月,嚴打就取得階段性成果。打掉了各類犯罪團夥8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26名,解救被困人員13名,繳獲賭資十多萬,還查獲了不少走私物品。
魏書記在乾部大會上說:“嚴打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們要建立長效機製,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還老百姓一個和諧安寧的居住環境!”
林家客廳裡,林有福看著電視上的新聞報道,感慨萬千:“這次嚴打真是大快人心啊!”
韓秀琴摟著林希:“要不是嚴打,這些人販子還不知道要害多少家庭呢!”
老七林希突然說:“爸,我長大後也要當警察,抓壞人!”
“好……爸爸支援你,希希長大了肯定能成為一名正義的人民警察!”
聽了女兒的話,林有福欣慰地笑了,嚴打不僅淨化了社會環境,更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正義的種子。
夜深了,縣城燈火通明。巡邏的警車的紅藍燈光劃過夜空,守護著城市的安寧。
林有福知道,這就是老百姓口中說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