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戶頭?我靠九個女兒成躺贏爹 第77章 困難再大也要乾
村委會的會議室裡煙霧繚繞,一眾人圍坐在長桌旁,盯著林有福寫在黑板上的材料直發愣。
他們為了商量建大棚的方案,已經熬了一個通宵。此刻,每個人困的眼皮在打顫。
“鋼管……塑料薄膜……卡扣……”
“這..….這得多少錢啊?”
村會計老張的算盤珠子撥得劈啪響,手指都在發顫。
林有福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幾個數字:“一個鋼管大棚的成本在五千元以上,三百個大棚至少一百五十萬。”
“一百五十萬?”梁援朝猛地站起來,身後的椅子“哐當”一聲倒在地上。
“有福……你瘋了吧?把咱們全村賣了也不值這麼多錢啊!”
聽了這個天文數字,會議室裡頓時炸開了鍋。幾個生產隊長交頭接耳,臉上滿是驚恐的神色。
“一百五十萬……漬漬……我的老孃哎……”
“用竹子多好……便宜又方便...…”
“就是啊……”
“鋼材?想都不敢想...…”
林有福敲了敲黑板:“竹子大棚壽命隻有兩三年,鋼管大棚能用十年以上……遇到大雪天,竹棚一壓就垮,鋼管大棚能抗得住大風大雪……”
林有福記得,前世隔壁村的竹子大棚,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壓垮,損失慘重,最後顆粒無收,很多人賠了不少錢。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我想大家拎的清楚。”
沉默了一會,梁援朝插言:“可是……有福……一百五十萬啊……那不是一筆小數目!”
“錢的事情,我們可以想辦法!”林有福打斷了他。
“怎麼想辦法?”三隊隊長朱四嗆道。
“我們都是泥腿子農民,上哪搞那麼多錢,就是賣血也換不來啊?”
會議室陷入死寂,隻聽到眾人粗重的喘息聲。
“我們可以分期建設!”林有福在桌子上攤開規劃圖。
“先建一百個示範棚,剩下的分兩年完成……”
“那也得五十多萬啊…...”會計老張的算盤珠子又響了起來。
“我們村還是拿不出這麼多錢!”
角落裡,一直沒說話的董常武突然站起來:“我支援有福……要乾就乾最好的,我家可以出一萬!”
他哥董常文也站了起來:“對……我們董家支援有福……”
“你們支援……口氣倒是挺大!張口就是一萬,你們以為家家跟你董家一樣財大氣粗?”
朱四冷哼一聲,他本來就對董家不滿。這哥倆仗著家境殷實,壓根不把他這個隊長不放在眼裡。
“朱四哥……建大棚是為了雙泉村的發展,你一個隊長不支援就算了,還在這說些風涼話……我看你這個隊長當的真夠差勁!”
董常文話裡話外,透著對朱四的嘲諷。
“你!”朱四氣的翻白眼,他不是不支援林有福建大棚,就是覺得成本太高了,村裡人窮的連件像樣的褲子都穿不起,上哪去籌錢?
林有福叩了一下桌子,打斷了爭吵。
“彆吵了?建大棚錢的我來想辦法,市裡給了咱們三十五,剩下的那二十萬……我再去找找魏書記!”
回家的路上,林有福的腳步格外沉重。土地的問題解決了,現在資金短缺,又叫他犯了難。
他想起了魏書記的那句話:“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好事多磨嘛!”林有福給自己打氣。
“爸!”
七個女兒像小鳥一樣撲過來,見他臉色不對,立刻又安靜下來。
韓秀琴看著丈夫通紅的眼睛和跟熊貓一樣的黑眼圈,眼神裡滿是心疼。她端來一盆熱水,輕聲問:“不順利?”
林有福搖搖頭,把臉埋進毛巾裡。溫熱的水汽讓他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
早飯時,林楠突然說:“爸,我們可以把存的零花錢都拿出來……”
“對!”老三林玥附和道。
“我們不要新衣服,新鞋子,新書包,把錢都省下來用來建大棚,種蔬菜……到時候就有吃不完的洋柿子了!”
老七林希聽說姐姐們要拿零花錢,她從櫃子裡拿出了自己存的二十塊錢,交給林有福。
“爸爸……給……我的零花錢……”
林有福眼眶一熱,看著憨憨的女兒們:“傻孩子,爸爸有辦法。”
早飯過後,林有福叫祁建業騎著摩托車載著自己去了縣城。
縣委大院裡,魏書記剛開完會,迎頭撞上林有福。
“有福……你沒住兩天就出院了,不怕得後遺症?”魏書平調侃了一句。
“沒事……咱皮實著呢,一點小傷嘛……不礙事!”他跟著魏書平進了辦公室。
“一百五十萬?”魏書平放下一遝檔案,眉頭緊鎖。
“確實是個大數目。”
他起身走到窗前,沉默了片刻:“有福,你的眼光很超前。從長遠看,鋼架大棚確實更劃算。”
林有福頓了頓:“魏書記……我們商量……要不先建一百個示範棚,分兩年建成三百個……”
魏書平抬手打斷了林有福:“這樣……過兩天我要去市裡開會,正好向徐副市長彙報你們村的情況,看看市裡再有沒有政策扶持…...”
“不過……你們自己也得想想辦法,可能……可能還得貸點款。一百五十萬……縣裡再補貼一些……”
聽了魏書記的話,林有福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
雙泉村的鄉村發展示範點,要抓緊建起來。
回到村裡,林有福立刻召開了村民大會。當他宣佈可能爭取到專項資金時,會場沸騰了。
“真的假的?”
“國家能給這麼多錢?”
“這真是天上掉餡餅砸到了咱們雙泉村……”
“要我說還是竹子保險……把剩下的錢,給大夥分了,豈不是更好……”
劉二蛋陰陽怪氣地說:“彆是畫大餅吧?到時候錢沒來,地也荒了。”
董常武一把揪住他的衣領:“你他媽的不想乾,趁早滾蛋,少在這潑冷水……”
林有福趕緊拉開兩人:“鄉親們,我理解大家的顧慮。這樣,願意先建鋼管棚的報名,不願意的可以觀望。”
他接著說:“資金市裡縣裡能解決大頭,小頭咱們還得貸點款……”
“啊……要貸款……那我不乾……”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報名時,第一個簽名的是董老漢,歪歪扭扭的字跡卻格外有力。接著是梁援朝等幾個村乾部.…..
最終,有六十八戶報了名。雖然離目標還很遠,但林有福已經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