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 第313章 北約的戰爭通牒
9月25日。
北約秘書長提前完成了換屆,來自於挪威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取代了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執掌北約。
北約新秘書長換成了強硬派的延斯,讓北約對庫爾德和烏克蘭問題更加強硬。
隨後,北約召開新聞發布會。
以強硬的態度,對庫爾德政府下達了最後48小時戰爭通牒。
北約要求庫爾德武裝必須在48小時內,暫停全部軍事行動。
否則,將視為對北約全體成員國的宣戰。
北約近乎宣戰的新聞發布會。
震驚了現場的所有新聞媒體工作者。
他們爭先恐後的提問,希望問出更多勁爆的內容。
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在見證曆史的誕生。
與此同時,以華盛頓政府為代表的諸多國家,在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包括製裁庫爾德政府,出動維和部隊進入土耳其等多項提案。
對於這次的諸多提案,北約諸國誌在必得。
他們希望這些提案的通過,獲得對庫爾德武裝動手的法理。
但在投票過程中,莫斯科使用一票否決權,否決了華盛頓政府和諸多北約國家的提案。
這就讓這些北約國家,有些摸不到頭腦。
原本,這些國家重點防範的是華國。
他們為此做了非常多的準備。
結果,莫斯科政府使用一票否決權。
讓他們的諸多準備,付之東流。
而他們重點防備的華國,隻是不輕不重的投下了棄權票。
隨後,莫斯科政府代表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發言。
他們認為庫爾德和土耳其問題,屬於奧斯曼帝國繼承人的內部爭端,屬於內政問題。
莫斯科的發言,直接就把北約惡心夠嗆。
本來北約對於庫爾德和土耳其的爭端,就是模糊定義。
現在的莫斯科,明顯就是在挑動北約內部分歧。
在北約戰爭通牒下達的10個小時後。
庫爾德民族力量政府同樣召開新聞發布會。
庫爾德新聞發言人伊芙琳宣佈。
庫爾德政府軍在自己的領土內,合理合法,不存在任何入侵的問題。
土耳其庫爾德地區將在2個月後,舉行公投。
屆時,土耳其庫爾德地區的歸屬,將由全體人民決定。
如果北約膽敢發動戰爭,庫爾德武裝將視為北約全體成員國對庫爾德武裝宣戰。
屆時,庫爾德武裝將會無差彆打擊全體北約成員國。
在新聞發布會結束的1個小時後,庫爾德武裝的phl191火箭炮營,對伊斯坦布林發射了2枚750火箭彈。
雖然,火箭彈打擊的是軍用設施,並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失。
但這種射程高達500公裡的火箭彈,讓北約一些成員國感到了徹骨的寒意。
尤其是巴爾乾半島的北約成員國,對於北約出兵土耳其的反應極其強烈。
9月26日。
羅馬尼亞和希臘宣佈,在北約對庫爾德戰爭中,保持中立。
兩國對於北約粗暴的乾涉土耳其內政,表示非常憤慨。
認為北約對土耳其是否遭到入侵的判定,非常模糊。
所以,兩國拒絕履行北約共同防禦條約。
隨後,羅馬尼亞關閉了美軍在羅馬尼亞的軍事基地。
禁止美軍戰機在羅馬尼亞起飛,加入到土耳其境內的製空權爭奪。
對於羅馬尼亞和希臘的跳反,華盛頓政府是相當無奈。
華盛頓政府明知道兩國就是拿北約條約的判定當藉口,但也說不出來什麼。
現在北約內對於條約的判定,對於土耳其是否遭遇到入侵,表現的非常敏感。
現在土耳其鄰近成員國的跳反,更是讓那些英國和西班牙找到了盟友。
巴爾乾半島和周邊的國家是真的怕了。
庫爾德政府隔三差五的拿出一個大殺器,已經把臨近的北約成員國心理防線弄的有些崩潰。
庫爾德武裝拿出的是射程500公裡的火箭彈。
但他們真怕過幾天,庫爾德武裝掏出上千公裡的彈道導彈。
巴爾乾的北約成員國都不傻。
雖然,他們看不明白庫爾德武裝怎麼回事。
但他們知道庫爾德人絕對不正常,也不好惹。
這就是小國的無奈,也是小國的感知。
他們對於危險,有著極其敏銳的嗅覺。
尤其是出身巴爾乾半島的國家,對於危險的感知更加敏銳。
他們不想因為土耳其,把自己拉入戰爭的旋渦。
雖然,他們堅信北約會是最後的贏家。
但他們也知道,加入戰爭後,最不好過的就是自己。
國際形勢的風雲突變,讓全世界吃瓜群眾都感受到目不暇接。
他們對於北約即將和庫爾德人爆發大戰,充滿了激情。
這是一種‘看熱鬨不嫌事大的激情’。
隻要能吸引眼球,必然就存在市場。
現在的各大媒體,像過年一樣。
各種新聞素材隨手拈來。
這些新聞媒體記者的獎金,多到他們拿著,都有些不好意思。
尤其是記錄下‘死亡公路’名場麵的記者團隊,一戰成名。
不但成為了戰地記者中令人敬仰的存在,也收獲了各大頂級媒體的offer。
而他們的新聞素材被各大媒體平台轉載,播放。
這份新聞素材,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價值。
甚至說,這一份素材,可以讓他們直接退休養老。
在這種名利雙收的刺激下,這些戰地記者像打了雞血一樣,瘋狂的衝入了土耳其東部戰場。
他們用各種花式作死的方式,記錄著這個戰場內發生的一點一滴。
這些記者現在完全瘋了。
他們相互攀比著,看誰更狠,更瘋狂。
對於他們來說,危險真不是什麼事,就看回報高不高。
隻要回報高,讓他們進入轟炸覆蓋區,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