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 > 第352章 戰後影響和庫爾德第二輪談判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 第352章 戰後影響和庫爾德第二輪談判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0月26日。

半島電視台率先播報了美軍航母戰鬥群遭遇打擊的新聞。

這條新聞猶如颶風一樣席捲整個網際網路。

航母戰鬥群被打擊的新聞,雖然很勁爆。

但證實卻很難,航母所在的區域,早就被美軍列為軍事禁區。

各國的船隻對這個交戰區,都是繞行的。

各國的記者,對於前往戰區並不熱衷。

因為大家很清楚,這個新聞內在的問題,非同小可。

從媒體高層的暗示中,他們甚至感覺一旦出問題,會禍及家人。

至於非歐美的媒體,也被各國政府下達了封口令。

這裡麵雖然有各自的政治目的,但結果都是一樣的。

至此,詭異的一幕發生了。

歐美媒體全部對這種明顯是熱點的新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這些媒體反而對戈蘭高地的衝突,更加熱衷。

隨後,各國網友的注意力,也被戈蘭高地的衝突所吸引。

然而,戈蘭高地的衝突來的也快,去的也快。

拉卡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

宣佈戈蘭高地租借給特拉維夫政府一年的時間。

這個新聞,直接讓全世界都看不懂了。

租借他們聽過,一年他們也懂。

但這兩個詞放到一起,大家就都不明白了。

在卡拉新聞發布會召開後,特拉維夫政府也召開的新聞發布會。

宣佈簽訂了租借合同,特拉維夫政府租借了戈蘭高地,並享有隨時續約的權利。

當一些記者提問租借費用的時候,特拉維夫新聞發言人以保密為藉口,搪塞了過去。

戈蘭高地的租借合同訊息傳出後,特拉維夫境內舉國歡慶。

特拉維夫民眾認為他們的政府,獲得了一次偉大的勝利。

在短短幾天內,比比政府的支援率大漲3個百分點。

而事件的始作俑者科恩,現在的心情猶如坐了過山車一樣。

不過,他的心情是低開高走。

在回到特拉維夫後,政府高層都想把他生吞活剝。

他們對上百億美元,租借一年戈蘭高地,表示極大的不滿。

但科恩的一番說辭,打動了總理比比。

“現在我軍在格蘭高地立足未穩,外部形勢也十分惡劣。勉強交戰得不償失。”

“如果有一年的緩衝期,我們不但可以在戈蘭高地修築起堅固的工事,也能尋求更有利的外部環境。”

比比總理在一番沉思後,點頭認可了科恩的說辭。

雖然,比比認可了科恩。

但政府內部對他的壓力十分大,認為科恩的條約變相的承認了,拉卡政府對戈蘭高地的主權。

對此,科恩也被冠上‘史上最無能的外交官’稱號。

隨著特拉維夫政府咬牙的宣傳戈蘭高地的勝利,而民眾提高了對比比政府的認可程度,科恩的日子,也好過了起來。

至少,利庫德集團對他不再抱有敵意。

現在的科恩,春風得意。

卡米什利。

華盛頓政府和庫爾德政府的第二輪談判開始展開。

這次,談判的主題集中在經濟和民生方麵。

庫爾德政府以西斯梅爾為談判團隊的核心,華盛頓政府以國務卿克裡為首的談判團隊展開了談判。

現在的庫爾德控製區佔領著伊拉克北部油田,未來還可能佔領德黑蘭油田。

庫爾德地區在國際能源出口方麵,必然會占有一定的份量。

華盛頓政府很清楚這些油田開發權歸屬,也知道自己很難吃到肉。

但華盛頓政府瞄準的是能源貿易下,貨幣結算問題。

華盛頓有心把庫爾德拉入北約體係內,讓庫爾德成為北約成員國。

但他並不希望庫爾德和歐洲走的太近,尤其是加入歐盟和使用歐元結算體係。

這是華盛頓政府不能容忍的。

貨幣問題,就是華盛頓政府的底線。

不過,這個談判非常艱難。

導致談判艱難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主權貨幣的發行上。

庫爾德政府並沒有自己的貨幣發行權。

他的貨幣發行是類似於像美聯儲一樣,並不掌握在政府手上。

這是一個‘黎元央行’發行的流通貨幣。

‘黎元’是拉卡政府和庫爾德政府入股,包括多股神秘機構交叉持股的方式,控製著‘黎元’的發行。

如果在這個方麵進行談判,勢必繞不過一個組織。

而這個組織的代言人,就在塔布卡。

麵對如此複雜的形勢,華盛頓政府十分頭疼。

拉卡政府和庫爾德政府是兩家,但也藕斷絲連。

雙方經濟上的緊密連線,讓華盛頓有些難以決斷。

他們對這種形態的割裂,十分糾結。

這種貨幣形態和政治割裂並存,也是有底層邏輯的。

這種底層邏輯,無非就是三種邏輯。

首先就是經濟需求優先,跨區域貿易需要統一的價值尺度,推動分裂政權接受單一貨幣。

這個是意大利分裂時期的特征。

另外就是文化或曆史紐帶,共同的語言、宗教或曆史傳統降低了貨幣統一的阻力。

這個是東西羅馬的特征。

最後就是過渡性特征,這種貨幣的統一,往往是暫時的。

最終會隨著政治整合或分裂加劇而改變。

在這個方麵,華盛頓政府是最深有體會的。

在南北戰爭前後,華盛頓政府就是一套混亂的貨幣體係。

中央政府發行美元,全國各州獨自發行貨幣。

華盛頓政府按照自己的經驗總結。

想解決貨幣問題,必然要通過一場徹底的戰爭。

對於這點,華盛頓政府是喜聞樂見的。

正是基於這點,華盛頓政府才覺得拉卡政府是牽製庫爾德政府的最佳人選。

最終,雙方形成了一個關於能源出口使用美元的草案。

而這個草案的最終落實,還需要和‘黎元央行’最終確立。

華盛頓政府通過兩輪談判,確立了庫爾德立國後的外交方針。

不過,庫爾德要求的千億美元貸款,讓華盛頓政府十分為難。

尤其是‘抵押物’問題,讓華盛頓的臉麵非常難堪。

這些,都需要留在第三輪談判,進行最終的確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