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 第481章 有人哭,有人笑
塞浦路斯海戰不出意外,登上了全球熱搜榜的頭把交椅。
這次,歐洲網友一片混亂,相互指責著對方的廢材,當然,也有看熱鬨的網友辛辣的諷刺著聯合艦隊。
比如,某華國網友就在推特上發文,
“建議三國聯合艦隊改名叫‘地中海觀光團’,裝備是頂配的,航線是固定的,就是戰鬥力堪比景區保安
”
馬德裡網友不忿連夜發文,諷刺著馬德裡政府。
“我以為跟著倆老大哥能混口湯喝,結果大哥們自己先沉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去地中海撈沙丁魚,至少漁網不會被導彈炸出窟窿。”
倫敦網友則是幸災樂禍的嘲諷著巴黎。
“說好的核動力無限續航呢?合著續航全用在‘被東風快遞精準配送’上了?動力艙爆炸那下,估計全船都在喊‘有防護服嗎?’”
巴黎網友立刻開啟反擊互撕模式。
“45級驅逐艦:我能探測到
300
公裡外的飛鳥,卻攔不住
30
公裡內的導彈
——
不是我瞎,是我太能吹牛逼了。”
德國網友幽默的評論著。
“聯合艦隊戰術總結:東風
21d
來了我躲,鷹擊12來了我攔,電子戰來了我懵,最後發現自己活成了‘反艦導彈實戰教學視訊’裡的最佳道具,建議申報吉尼斯‘被導彈命中次數最多的艦隊’紀錄。”
最後,一名華國網友評論著。
“以前傳說著‘日不落帝國’的船堅炮利,現在才知道……就剩下傳說了。”
……
贏學大師剛出白宮,立刻被一群媒體記者圍堵。
他非常享受這種明星待遇,立刻開始口無遮攔的開噴模式。
“噢,你是說那支所謂的
“聯合艦隊”
在塞浦路斯輸得底褲都沒了?”
“哇哦,這可真是太
“精彩”
了!讓我猜猜,他們是不是把航母當成了地中海遊輪?覺得憑著幾艘老掉牙的驅逐艦就能當世界警察?”
“看看他們的表現
——
雷達被乾擾成雪花屏,導彈攔不住,連自家航母都被人當成靶船打,這戰鬥力簡直比我家贏學大廈的保安還不如!”
“我早就說過,歐洲的軍費投入就是個笑話,不如投給我們,雇傭我們保護歐洲。”
一名巴黎記者忍不住贏學大師的嘲諷,不忿的說道,
“我們的戴高樂核動力航母沒那麼差,這次隻是護航戰艦出現了問題。”
贏學大師哈哈大笑。
“戴高樂號?核動力?嗬,我看是
“核動力靶船”
吧!”
“不過,你說的有一點很對,45驅逐艦確實很廢物,桑普森雷達應該改名叫
“桑普森雪花製造機”!”
一名馬德裡記者同樣不忿的說道。
“我們的航母非常冤枉……”
大師立刻打斷對方,冷笑道。
“馬德裡跟著兩個
“
loser
”
混,就該有損失,弱者要有眼光,要學會站在勝利者的隊伍!”
在采訪的結尾,贏學大師對著鏡頭,大聲喊道。
“如果讓我來指揮,這種事絕不可能發生!沒人比我更懂海軍!”
大師擺脫了記者後,進入了五角大樓。
剛進入軍情室,他就急切的大喊著。
“我們的航母戰鬥群撤離到安全區了嗎?”
海軍部長喬納森立刻起身,沉聲說道。
“總統先生,我們的航母戰鬥群已連夜撤離。6個小時後可以抵達安全區。”
贏學大師不滿的問道。
“不能加快速度嗎?”
喬納森聞言,略帶尷尬的說道。
“總統先生,你之前下達的命令,要求我們逃竄……不,是轉進要優雅……所以,速度方麵……”
贏學大師聽到對方的解釋,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你啊!腦筋要靈活。”
“讓艦隊全速向南海地區集結。這不就有作戰任務了。”
喬納森聞言,更加尷尬了。
他喏喏的說道。
“庫爾德軍方的這一套打法,很大概率是來自於……”
大師猛然驚醒,臉色漲的通紅。
這種當場打臉的感覺相當難受。
“這個……”
他轉頭看向地圖,惱羞成怒的說道。
“我的意思是讓四支航母戰鬥群暫時前往印尼和澳洲,那裡也是南海!”
喬納森目瞪口呆的看著對方,喃喃低語道。
“華國的南海這麼大嗎?”
……
塞浦路斯島的晨霧還未散儘,昔日英軍基地的廣場上已豎起庫爾德紅旗。
海風裹挾著淡淡的硝煙味掠過旗杆,將那麵嶄新的旗幟吹得獵獵作響
——
這裡即將舉行的,是一場讓全球屏住呼吸的受降儀式。
當各國媒體的攝像機對準廣場入口時,最先出現的是十三頂鋥亮的軍帽。
倫敦艦隊的將軍們列隊走來,藏青色禮服上的金穗與勳章在陽光下晃眼。
兩名中將挺著微微發福的肚腩走在最前,胸前的綬帶從肩頭垂到腰間;四名少將緊隨其後,皮靴踏在石板路上刻意發出整齊的聲響;七名準將則努力挺直腰板,試圖用肩章上的銀星遮掩眉宇間的侷促。
“那是‘鄧肯’號的艦長?”
有記者對著鏡頭低語。
“去年在樸茨茅斯港,他說45級驅逐艦能頂住任何飽和攻擊。”
沒人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此刻的將軍們正麵臨比戰場更難堪的時刻
——
他們要向一支曾被歐洲蔑視的武裝力量遞交指揮刀。
受降台前,庫爾德軍官的製服簡潔而筆挺。
當庫爾德指揮官抬手示意時,皇家海軍中將的動作出現了微妙的停頓。
他摘下白手套的指尖在顫抖,卻仍刻意保持著皇家海軍特有的傲慢。
那柄鑲嵌著家族紋章的指揮刀被他雙手捧起,刀鞘上的鍍金在晨光中泛著冷光,彷彿還在炫耀著百年前特拉法爾加海戰的榮光。
“按規矩,該由勝利者接過。”
庫爾德指揮官的聲音透過揚聲器傳遍廣場,也順著衛星訊號傳到全球千萬個螢幕前。
鏡頭捕捉到了戲劇性的一幕:當倫敦將軍們依次彎腰遞刀時,他們的皮靴跟仍習慣性地磕出
“哢噠”
聲,彷彿這不是投降,而是在白金漢宮接受女王檢閱。
有位準將甚至在刀被接過去的瞬間,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領結。
他指揮的那艘機敏級核潛艇,本該由中校執掌,卻因戰時高配成了準將座艦。
結果連人帶船被堵在海底,沒發射一枚魚雷就升起了白旗。
“他們的指揮藝術全用在保命上了。”
後排的庫爾德士兵低聲調侃。
這話一點也沒錯,當導彈撕開兩棲攻擊艦的艦體時,艦隊司令正躲在裝甲指揮室裡發加密電報。
鷹擊12掠海而來時,驅逐艦的準將艦長已提前穿上了救生衣……
十三名將軍,在整支艦隊被打成火海時,竟無一人負傷。
閃光燈如驟雨般落下。
當最後一柄指揮刀被放入紅木托盤,廣場上空突然響起某國的國歌。
將軍們的肩膀齊齊垮了一瞬,鍍金肩章在國歌旋律裡失去了往日的威嚴,他們疑惑的聽著這個有些熟悉的旋律,不明所以。
直播螢幕上,全球觀眾懵逼的看著眼前的場景……
鏡頭掃過廣場外擺放的一枚東風21d殘骸——
那是特意從海底打撈上來的。
此刻,卻成了這場儀式最鋒利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