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 第557章 雙方空軍的清場行動
晨霧散儘時,高加索戰場的高空已沒了往日中大型無人機穿梭的身影。
俄軍原本活躍的“副翼3”
如今都成了不敢輕易越界的
“驚弓之鳥”。
庫爾德第四集團軍在展開試探性進攻前,庫爾德空軍對盤旋在戰場上空的中大型無人機展開獵殺行動。
一天前,兩架試圖抵近偵察的
“副翼3”
剛進入戰場邊緣,就被庫爾德防空係統鎖定。隨後,天空中飛來4枚pl15空對空導彈,精準的把兩架無人機打成了碎片。
庫爾德第四集團軍早有準備,在陣地縱深80公裡處的丘陵地帶,4
套紅旗9b
遠端防空係統已悄然展開,用以鎖定靠近的無人機。
紅旗9b防空係統雖然打不到遊蕩在200多公裡外的目標,但他的雷達對高空目標的鎖定距離高達300公裡,能同時跟蹤
60
個空中目標,並引導12
枚導彈攻擊其中8個最具威脅的目標。
庫爾德空軍戰機掛載的pl-15
中遠端空空導彈,最大射程達200
公裡,恰好與紅旗9b
的雷達覆蓋範圍形成銜接。
一發不中也不要緊,那就多打一發。
庫爾德空軍不定時的發射一波導彈狙殺無人機,讓俄軍非常苦惱——哪有千日防賊的。
況且,中大型無人機的飛行速度決定了他們幾乎不可能逃過獵殺,隻要發射導彈,基本上就是被打爆。
俄軍能做的就是擴大防空網,但這是非常不現實的。
俄空軍戰機隻能活動在已方的防空網路內部,難以在防空網外部搶奪製空權。
最終,俄軍隻能停飛戰場上空的中大型無人機。
但俄空軍也咽不下這口氣。
雖然他們沒辦法出地麵防空網構建防線,但不代表他們不能出動戰機出圈偷襲。
……
薩利赫的手指在預警機指揮平台的按鍵上輕輕懸著,目光緊鎖著眼前的環形螢幕,作為庫爾德空中指揮官,他深知自己是戰場的
“空中大腦”,決定著庫爾德空軍在這個戰場的成敗。
突然,西北象限突然跳出兩個異常的紅色脈衝訊號。
“發現異常高速目標!速度
2.5
馬赫,高度2萬米,距預警機270
公裡!”
探測操作員的喊聲剛落,薩利赫已俯身調整係統引數,資料鏈內多重雷達資訊彙聚到指揮平台,紅色訊號輪廓逐漸清晰:“確認米格31bm
兩架,航向直指預警機!”
他抓起通訊器,大聲下達命令。
“阿卜杜勒指揮官,西北方向兩架米格31bm
高速逼近,疑似奔襲預警機,建議拆分編隊攔截,優先封鎖150公裡外航線!”——
他沒有隻通報目標,更直接給出攔截建議,這是係統灌輸的預警指揮預判意識。
無線電裡傳來阿卜杜勒的回應。
“收到,立即拆分攔截。”
薩利赫盯著螢幕上12架殲11bg分成多個雙機編隊,在多個角度進行攔截。
但他心裡卻沒放鬆
——
米格31bm
比殲11bg快很多,攔截視窗極窄,殲11戰機編隊也很難跟隨對方高速機動,隻能通過多組配合站位攔截。預警機屬於高價值目標,沒辦法用空對空導彈威脅發射空域的方式進行阻擋——一旦遇到對方不要命,拚命突入火力區,一換一也是血虧。
隨後,薩利赫突然意識到情況不對,他當即示意操作員。
“開啟雷達抗乾擾模式,擴大掃描範圍至山區空域,每
8
秒更新一次目標坐標,重點監控是否有伴隨目標!”——
他刻意將掃描範圍延伸至山區,正是擔心對方用
“主佯配合”
的戰術,這份謹慎本是應對偷襲的關鍵。
果然,兩組戰機即將進入導彈射程時,紅色光點突然變向:左側米格
-
31bm
撲向阿卜杜勒左翼編隊,右側轉向右翼編隊。
“目標在戰術機動,向兩翼拉扯編隊!”
薩利赫猛地對著通訊器大喊。
“阿卜杜勒指揮官,陷阱!對方在分散防禦,立刻收縮編隊,注意低空盲區!”——
他第一時間識破牽製意圖,通報比阿卜杜勒的反應快了
2
秒,為防禦調整爭取了寶貴時間。
可俄軍的戰術刁鑽遠超預期。
就在薩利赫下令收縮編隊時,雜波過濾操作員突然驚呼。
“山區雜波發現異常訊號!高度
500
米升至
3000
米,速度
1.8
馬赫!”
薩利赫的心一沉,立刻命令。
“壓製地形雜波,波束聚焦山區!”
雷達螢幕上,一個模糊紅色光點以陡峭角度爬升,500
米、1000
米、6500
米……30
秒內突破雲層,出現在彩虹4側後方。
“第三架米格31bm!距彩虹4無人機120公裡,正在鎖定!”
薩利赫的聲音帶著急促,卻仍保持指令清晰。
“彩虹4
立即左轉向,拉昇高度至
8000
米,阿卜杜勒左翼編隊就近支援!”
他的指令沒有錯
——
彩虹4
轉向規避、戰機支援的決策完全符合防空戰術規範。
可米格
-
31bm
的突襲節奏太緊湊:彩虹4
巡航速度僅
150
公裡
\\/
時,剛啟動轉向,對方就發射了
r37導彈。
“導彈!速度3馬赫還在持續加速,直奔彩虹4!”
薩利赫死死盯著螢幕上的小亮點,通訊器裡彩虹4
操控員的聲音越來越絕望:“轉向速度跟不上,導彈距3公裡,速度已經接近6馬赫……”
第一個綠色光點消失時,薩利赫還在喊:“阿卜杜勒,加快支援!”
可第二個光點和第三個光點也熄滅時,他才意識到
——
不是指揮有誤,是俄軍把
“時間差”
算到了極致:用兩架米格31bm
牽製殲
-
11bg的
120
秒,剛好夠第三架從山區低空突防、鎖定、發射導彈,而彩虹4
的規避速度,恰好卡在導彈命中的臨界值上。
艙內陷入死寂,隻有雷達蜂鳴聲在回蕩。
薩利赫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看著高空米格
-
31bm
加速撤離,第三架消失在山區雜波裡。他對著通訊器緩慢開口,聲音沙啞卻堅定:“各作戰單元,預警機調整引數,低空掃描頻率提升至每秒
2
次,通報間隔縮至
3
分鐘……”
陽光依舊照在螢幕上,他知道自己的應對沒有錯,可俄軍那套
“佯攻牽製
超低空隱蔽
精準時間差”
的戰術,像一把藏在暗處的刀,精準刺穿了防禦體係裡最細微的間隙
——
這不是指揮的失誤,而是對手戰術設計的絕對刁鑽。
三架彩虹4無人機被擊落,讓俄空軍士氣大振——他們覺得對庫爾德空軍還以顏色,狠狠的羞辱了對方的防空網路。
然而,庫爾德高加索戰區空軍司令官得知損失後,微微一笑,拿出了通訊器。
“路先生,前線損失了三架彩虹4無人機。”
“啊!就損失三架啊。這樣,我給你打包過去2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