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超能,我在深山締造星際文明 第19章 人體強化藥劑研發
第二天,沈淵站在流水線邊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飛轉的裝置。
看著一隻隻機械工蟻不斷被生產出來,心裡那叫一個高興。
在他眼裡,這些機械工蟻可都是基地發展的希望,彷彿已經看到了基地靠著這些小家夥快速建起來的樣子。
突然,毫無預兆地,一陣頭暈猛地襲來。
他腳步踉蹌,身體搖晃,差點就栽倒在地上。他慌慌張張地伸手,死死抓住旁邊的裝置,指關節都泛白了。
這種情況最近越來越頻繁,尤其是在每次高強度使用超能力之後,頭暈和乏力就纏著他不放。
他心裡湧起一陣無助和恐慌,忍不住想:難道是身體到極限了?這樣看來使用超能力不是沒有代價的!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緩解不適,可頭暈還是沒有消退。
“沈淵!你怎麼了?”星海焦急的聲音在實驗室響起。
“通過你手上的運動手錶監測資料分析,你的細胞代謝速率超載173%,身體負荷嚴重超標,不能再拚命用超能力了!”
沈淵深吸一口氣,努力鎮定下來,他清楚星海說的是實情。他抬手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試圖驅散眩暈,思索應對之策。
這身體一直超負荷,長此以往肯定不行,得趕緊解決。可從哪入手呢?
千鈞一發之時,沈淵猛地想起之前搗鼓出來的人體基因工程理論。
當時研究出來後,就忙著訓練超能力和工作,這事兒也就擱下了。
他琢磨著,要解決身體的問題,恐怕得深入學習和研究生物學才行。
眼下,基地建設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都是些基礎建設任務。
有星海盯著就行,自己正好趁這段時間,專心解決身體的這個問題。
畢竟身體發出負荷預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如今自己就像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
若不儘快減輕身體負擔,隨時都有崩潰的風險,此前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這絕對不行!自己才剛交了女朋友,未來還有無數美好等待著開啟,必須得儘快解決這個問題。
“星海,綜合各項資料分析,幫我預估一下,我這身子還能撐多久?”沈淵感覺眩暈漸漸退去,問道。
“沈淵,你的細胞代謝速度再度攀升,已經超出正常水平174%,並且仍在緩慢上揚。
一旦升至300%,且持續數小時以上,極有可能引發器官急性衰竭,情況嚴重的話,甚至會驟然喪命!”
星海的聲音急促而凝重:“依據當前上升趨勢預估,7天後便會突破300%大關。
沈淵,你必須要在7天內恢複細胞的代謝速率,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沈淵聽聞還有7天時間,緊繃的神經微微放鬆。
他心裡清楚,這絕非普通勞累引發的細胞代謝速率嚴重超載,而是頻繁動用超能力的後果。
此刻,他想明白了問題出在哪兒。
這段時間,超能力一直在穩步提升,靈魂能量也像漲潮一樣,越來越多。
可他光忙著做事,疏忽了鍛煉,體質不僅沒變好,反而變差了。
肉體是靈魂能量的容器,靈魂力量越來越強,身體卻越來越弱,容器眼瞅著就快裝不下了,馬上就要被撐破。
7天,看似分秒必爭,卻也在他的承受範圍之內。
倘若能在這7天內成功研製出人體強化藥劑,不僅能解當下身體的燃眉之急,還有望提升超能力!
畢竟,身體強大了,靈魂能量肯定也會隨之得到一定提升。
他大腦飛速運轉,稍作思考,他目光堅定看向星海。
果斷說道:“星海,馬上整理出全球生物相關資料,我要在7天內研發出人體強化藥劑,提升身體強度,就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他在心底暗暗給自己打氣:“我一定行!必須在7天內成功!”
此刻,時間如同沉重的巨石,沉甸甸地壓在心頭。
儘管壓力如山,可他的眼神中,卻透著一種不容動搖的堅毅。
話音剛落,沈淵一把拽過椅子,“哐當”一聲在全息螢幕前坐下。
他抄起一旁的意識頭盔戴上,同時眼睛死死盯著全息螢幕,大腦飛速運轉。
星海整理出來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全庫》《極端環境適應性進化報告》等生物資料在螢幕上滾動,同時通過意識頭盔化作一股資料流,湧進他的腦袋裡。
他不停地切換頁麵,一會兒皺著眉頭陷入沉思,琢磨人體生物學和身體負荷之間的關係。
那些生物知識在他腦袋裡亂撞、攪和,讓他有點迷糊,可眼神始終透著股堅定。
一會兒他又拿起筆在紙上記要點,生怕錯過啥關鍵資訊,字都寫得有點歪歪扭扭。
遇到關鍵知識,他就開啟微觀視覺,一門心思研究生物基因分子的奧秘,一點兒細節都不放過。
他心裡唸叨著:“一定得把這些知識搞明白,找到強化人體的關鍵!”
但這個資料太多了,一時間難以全部理解,這讓他心裡既堅定又有點緊迫感。
兩天後,沈淵已對生物學資料形成初步認知,隨即開展對基因工程及生物化學在人體強化領域應用的深入探究。
他對每一項已知的基因編輯技術進行了細致剖析,力求探尋提升細胞代謝效率、增強機體功能的有效途徑。
在此過程中,諸多技術難題接踵而至。
諸如不同基因序列間的相互乾擾,以及如何將編輯後的基因精確匯入目標細胞等關鍵問題亟待解決。
為攻克這些難題,沈淵投入大量精力查閱文獻資料,同時安排星海開展多輪次大規模的模擬實驗。
在虛擬環境中,沈淵構建了多組人體模型,針對各類基因編輯方案讓星海進行逐一模擬測試。
同時詳細記錄每次實驗結果,以便沈淵對比分析其中的優勢與侷限。
針對複雜問題,沈淵與星海展開深度研討。
星海憑借強大的計算能力,為沈淵提供了大量資料支撐與理論分析。
經過大量的模擬實驗與分析,沈淵逐步明確了基因編輯的可行路徑。
他計劃對特定基因片段進行靶向修飾,以提升細胞能量代謝效率,從而緩解機體負荷。
與此同時,星海以其強大的運算能力,並行處理著數十億次模擬實驗,專注於推演人體強化藥劑的可行性方案。
在這一過程中,資料高速流轉,模擬實驗按既定流程有序推進。
星海以自我激勵的方式,強化自身運算效能,力求生成最優解決方案,助力沈淵解決當前難題。
麵對海量模擬資料,即便以星海的強大算力,亦麵臨著顯著的計算壓力。
在推演過程中,一組關鍵資料出現衝突,導致運算程序被迫暫停。
星海隨即啟動邏輯梳理程式,對相關資料進行重新校驗與分析,這一過程耗費了一定時間。
期間,程式內出現了高頻次的程式碼波動,直觀反映出星海與沈淵同樣迫切的突破需求。
隨著對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化,沈淵意識到僅依靠模擬實驗,或許難以捕捉到關鍵要點。
經過審慎考量,他決定組建一座生物實驗室。
隨後,沈淵讓星海利用數台具備黑科技水準的生產裝置,製造出生物實驗所需的相關儀器和物資,並迅速組建生物實驗室。
藍星現有的全部技術裝置,皆可藉助這些生產裝置製造完成。
為此,可先行暫停機械工蟻的生產任務。
星海亦不負沈淵所望,憑借大量機械工蟻的協同作業,僅耗時一天,便在生產車間旁成功擴建並組裝起一座占地1000平方的生物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