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超能,我在深山締造星際文明 第90章 船塢完工
智慧中樞搭載第三代光量子超算核心,配合「影武者」戰術
ai
係統構建中控智腦。
在戰場資料處理方麵展現了非常突出的運算效率,能在極短時間內完成複雜任務解析。
艦體周身環繞的全頻探測陣列雷達,探測範圍達
100
萬公裡。
配合全域感知模組,實現全艦無人化智慧操控,確保航行、作戰等任務精準執行。
武器係統的配置同樣不容小覷,艦首搭載的主炮——雙聯裝粒子光束炮!
單發口徑
800
毫米,在太空中,常規射程可達
50
萬公裡。
雙發聯動時,通過融合聚焦技術,有效射程突破至
80
萬公裡,打擊威力實現
200%
的跨越式提升。
艦體雙側舷對稱配置四門
800
毫米口徑高能脈衝鐳射副炮。
經過技術迭代,充能效率得到顯著優化,較初代型號提升50%以上,有效射程達到
80
萬公裡。
艦體還搭載了
12
座
300
毫米電磁軌道速射炮,在中距離作戰場景中可發揮重要作用。
赤鯊號設有近防鐳射矩陣,由120
門小口徑高能脈衝鐳射炮構築的近防係統。
憑借精密的火控網路,可對十萬公裡內的高速來襲目標實施毫秒級響應攔截,理論攔截成功率高達
99.7%。
還擁有星際導彈智慧集群技術,分佈艦體各處的
36
座模組化導彈艙,內建智慧彈藥分配係統。
單次齊射可傾瀉
144
枚涵蓋動能穿甲、電磁乾擾、等離子爆破等多種型別的星際導彈。
額外加裝浮遊作戰單元,配備
了4
座蜂巢彈射艙,可快速部署
100
台浮遊
-
1
型無人機。
這些浮遊
-
1
型無人機作為具備自主目標探測與識彆能力的智慧化作戰單元。
可通過組網協同構建起具備獨立作戰效能的三維立體攻防體係。
當協同增幅係統啟用後,100
台浮遊
-
1
型無人機將快速完成組網。
構建起獨立的全頻力場護盾的能量防護體係。
在此過程中,力場護盾的強度與覆蓋範圍將實現顯著提升,增幅可達
300%。
同時,無人機搭載的粒子光束炮通過能量協同聚焦優化,其輸出威力也將提升100%。
值得一提的是,赤鯊號搭載的量子通訊陣列,在理論上可實現千萬公裡級彆的穩定通訊傳輸。
考慮到赤鯊號首艘戰艦將用於沈淵乘坐用途的戰艦,特彆增設駕駛指揮艙。
配備了獨立的慣性阻尼防護係統和電磁懸浮防震係統。
該模組屬於定製化功能,後續量產型號將予以移除,以便最大化拓展艦船空間利用率。
然而,目前藍星上的基地並不具備建造赤鯊號的能力。
沈淵的指尖反複轉動著全息投影中的赤鯊號建造方案,沉吟片刻後。
認真地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