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婚十年不圓房,重生改嫁他首長 第963章
這意思就是幾家人一起出食材,請蘇念念和他的媳婦吃個飯。
另外兩個沒有什麼意見,但圓臉女人卻微微皺眉。
還挺糾結。
「王香,你可彆在這裡掉鏈子,你不是不知道秦團長對我們有多好!」
「就你孩子最多每次都是給你家買最多的東西,難不成拿一點點錢出來請人吃飯,你還錯了?」
身後的人嘀咕了兩句,王香立刻直起了後背,「就在這裡吃飯吧,我們一家出一個菜,咱們隨便吃一頓家常便飯,可行?」
王香都鬆口了,其他人就更加沒有意見了。
「好。」
蘇念念爽快答應下來,「那我和霄北先出去一趟,突然想起來忘記給孩子買點零嘴了。」
「能做好吃的,隻需要做一些家常便飯就好,不要浪費家裡的糧食。」
蘇念念儘可能的不讓幾個嫂子心裡不高興。
「好!」
「我手藝還是很好的,你們一會兒記得回來吃飯。」
王香笑眯眯的看著,他們兩個走了後,她迅速把東西都拿回了家。
她家六個孩子,平時總是精打細算,每年秦霄北會來四次,每次都會給他們帶一些東西,也算是解決了他們的窘迫。
她之所以會鬆口要請吃飯,也是因為他們家每年拿的錢是最多的。
因為孩子多,她確保各個孩子都要上學。
雖然厚著臉皮接受了秦霄北的幫助,但是她有個小本本一直都記著呢。
每一筆錢每一樣東西。
拿過小本本,把這次秦霄北帶來的這些東西全部都記上,大概估算了價值。
她從袋子裡麵拿出了蘇念念買的那件冬天的棉襖。
棉襖是淺粉色的,上麵繡著花,過段時間下了大雪就能穿了,穿起來很暖和,似乎渾身都熱氣騰騰的。
除了衣服這些,還有孩子們的學慣用品有點心,還有給他們準備的能夠長時間放著的臘肉。
可以說,蘇念念跟著秦霄北來,給他們準備的東西都送到了他們的心上。
王香抹了抹眼淚。
她早就知道秦團長是個好人,沒想到他媳婦兒長得又漂亮,心地又善良。
她把棉襖脫了下來,把東西一件件的收好,歸整在自家的櫃子裡。
看著記在小本本上的這些東西,她順手放進了床頭櫃。
孩子們長大了,個個都讀了書,有了學時有了工作,這些東西他們都是要還的。
其他的三家人也迅速整理好了東西,劉嫂子看著小濤。
「娘,」小濤操著一口老家的口音,「咱們還是把妹妹帶回來吧,好不好?有了秦團長的幫忙,我們肯定能……」
「閉嘴!」
劉嫂子狠狠的瞪了一眼兒子,「這種話不允許再說了,你要是再說,我可就再也不管你了!」
「還好你今天沒去,你今天就好好待在家裡,中午我出去一趟,我會給你請假。」
說完劉嫂子把東西放好,她也是感謝秦霄北的,打算拿出幾個雞蛋,再拿出一點蔬菜。
幾家人湊在一起吃飯,得多準備一些。
另外兩個嫂子,一個拿了一塊肉,另外一個拿了兩個鴨蛋,又拿了些乾貨。
乾貨都是他們趁著天晴的時候去帝都外麵的山上采的。
一去就是一整天。
采了乾貨回來洗乾淨了晾曬乾,冬天纔有的吃。
三個人準備好食材湊在一起,王香過來時,手裡拎著半隻雞。
把三個人驚得瞪大眼睛。
「你還捨得把雞拿出來呢,我記得這是你昨天早上殺的雞吧,都說要燉給你家幾個孩子吃了補身體,增強記憶力,怎麼捨得的?」
王香在他們的印象中,不僅愛占便宜,說話還特彆毒舌。
今天怎麼這麼大方?
「秦團長的媳婦兒給我們帶了不少好東西,我感激他不行啊?」
王香把手裡的雞肉放在砧板上,「燉一個雞湯就讓秦團長和他媳婦喝點就行了,這半隻雞太瘦了。」
「咱們幾個就彆吃了,我看啊,剩下的這些菜除了鴨蛋和雞蛋單獨弄出來之外,剩下的咱們就做一個大鍋燉。」
以臘肉打底,把能夠放在一起吃的蔬菜全部都放進去燉個一鍋,這樣,他們的孩子也都能吃得飽。
大家沒意見,幾個人當中,王香的廚藝是最好的。
王香下廚,幾個人幫忙著弄菜。
先用調料把雞肉炒香,放在旁邊的小爐子上燉著。
接著又把雞蛋和鴨蛋拿過來看了看,確認了做什麼菜後放在了一邊。
最重要的是要做一個燉菜。
把臘肉切成片放進油鍋裡,一直到臘味噴出香味,再把其他的菜嘩啦啦的倒進去,配上調料炒,炒的差不多了,加水開始煮。
燉菜就是這樣的,雖然是大雜燴,但是燉出來味道很好。
幾個人一邊做飯一邊說著蘇念念。
大多都是在誇她長得漂亮,人又熱情,而且考慮周到。
這次帶來的東西當中,竟然還有很多日常生活用品。
而蘇念念和秦霄北則是去外麵買了些吃的。
孩子們上學或者工作都要回來吃飯,保守估計應該有十幾個人一起吃。
蘇念念去國營飯店買了一些大肉包,又打包了幾個肉菜。
買完之後又去買了點心。
她對這幾個嫂子的印象都挺不錯的。
每個人都有一種艱苦耐勞的精神。
秦霄北拉著她的手,「你會不會怪我前兩年都沒有跟你打過招呼?」
「我前兩年來都是跟其他的戰友們一起來的,戰友們能儘的力不多,所以他們也會買一些東西跟我來。」
其他的戰友們不是團長職位,家裡的條件也一般。
自然隻能買一些普通的東西。
「當然不會啦,你現在跟我說也一樣的,還來得及,我們再去買點彆的東西。」
沒有深入瞭解,蘇念念多買些東西去就行。
以後要是有情況了再說。
「你覺得幾個傻子跟我描述的一樣嗎?」秦霄北看的比較淺,他對王香的印象比較深,主要是他以前每次送東西過去,一開始不知道她家有孩子多。
她總是會計較孩子的份額。
後來知道了她的情況,他索性多給了一點,也就沒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