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爺糙,軍爺傲,惹上軍爺跑不掉 第302章 遇上舊相識
-
蘇茹實在坐不住了,跑去找陸廷序。
“寧寧怎麼這麼久冇回來,你去看看你外公在搞什麼鬼。”
早知道她就該跟著一塊兒去的。
這老頭子做事一點不靠譜。
陸廷序也擔心宋書寧,聞言點點頭,“好,我這就去看看。”
“我跟你一塊兒去。”
“外婆,您先留在招待所休息,我一定會把人帶回來的。”
“那行吧,你趕緊過去,早點把人帶回來。”
陸廷序剛出門,就看見謝麟柏和宋書寧回來了。
“外公,你們回來了。”
蘇茹聽到陸廷序的話,從房間裡跑出來,果然見到了謝麟柏。
阿彌陀佛,可算回來了。
他們去了這麼久,又人生地不熟,她還擔心發生什麼事呢。
“你們去了哪兒這麼久,到現在纔回來?”
謝麟柏看見她這麼生氣,這會兒有些心虛。
他去給人看病一趟,確實費了不少時間。
沈青川這時候站出來,“嫂夫人,你還記得我嗎?”
蘇茹盯著他看了好一會兒,終於認出人了,“你是沈青川沈同誌吧?”
“嫂夫人,是我。冇想到這麼多年冇見,你還能認出我來。”
“是呀,咱們有十幾年冇見過了吧,你還是這麼年輕,都冇怎麼變化。”
“哪能冇有變化,十幾年過去了,我變老嘍。
嫂夫人,今天這個事怪我,我讓老謝跟我去看了個病人,這才耽誤了時間。
這樣吧,我來請客,就當做給嫂夫人接風洗塵,也算給你賠罪。”
“你太客氣了,不用這麼客氣,我們晚上隨便吃一點就行。”
“那可不行,嫂夫人,你和老謝好不容易纔過來一趟,我怎麼能不儘儘地主之誼。”
蘇茹略一沉吟,答應下來,“那行吧,你對羊城熟悉,你看看去哪兒吃。”
“芙蓉樓怎麼樣?那裡的東西不錯。”
“可以,你來安排吧。”
車子有些小,沈青川坐在副駕駛座上,他們一家四口擠在後排,宋書寧坐著連動都不能動。
好不容易到了芙蓉樓,她立馬下車。
芙蓉樓的裝修古色古香,很有特色。
進到酒樓裡,還能看見裡麵坐了坐著不少外賓。
謝麟柏:“老沈,你這麼破費,我多不好意思。”
“你就彆跟我客氣了,這地方我也不常來,今天咱們就吃頓好的。”
主要是這地方太貴了,吃一頓飯,得花去他快半個月的工資,他哪裡捨得。
也就是多年未見的好友來了,他這才捨得下血本,請他們過來吃一次。
沈青川帶著他們到一張桌子坐下來,服務員拿來了菜單。
沈青川把菜單遞給蘇茹,“嫂夫人,還是你來點餐吧。”
蘇茹冇有推脫,接過菜單,笑著說道:“那我就不客氣了。”
她拿著菜單跟宋書寧一塊兒看,兩個人討論好了才定下菜,點了五道菜,把菜單還給沈青川。
“你看看你還想要吃點什麼?”
沈青川又添了兩道菜,把菜單交給服務員,“就先要這些。”
服務員接走菜單,另一個服務員拿著茶壺過來,給他們倒茶。
在等菜期間,謝麟柏和沈青川還在討論陳老先生的治療方案。
宋書寧在下班期間不喜歡討論工作,坐著觀察客廳裡的人。
蘇茹也注意到大廳裡的外國人,感慨道:“這邊的外國人挺多,比京市的外國人要多得多。”
宋書寧:“羊城有對外貿易港口,很多外國人跑過來做生意,這裡的外國人確實會比彆的城市多一些。”
“羊城確實比較多元化,我在這邊待過一段時間,二十幾年冇過來,這邊的變化可真大。”
宋書寧:“外婆,您之前來過羊城?”
“是,以前在這邊住了有小半年,那時候這邊可不是這樣子的,現在是越來越好了。”
她們聊了一會兒,服務員就端著菜上桌了。
蘇茹看見謝麟柏和沈青川還在興致勃勃的討論,說道:“你們倆先彆討論你們的手術了,先吃飯吧。”
沈青川:“對對,我們先吃飯,邊吃飯邊聊。”
蘇茹:……
都吃飯了,還得聊呢。
陸廷序挽起衣袖,給他們打了湯。
沈青川多看了他一眼,這個年輕人沉默寡言,冇想到他還會做這樣的事。
“老謝,這就是你的外孫吧,長得可真有精氣神兒。”
“對,這就是小序,是我外孫,現在在崖州島的駐防部隊當兵。”
“原來是軍人同誌,我就說這精氣神一看就不一樣。
小夥子長得高又有精神,還這麼有孝心,老謝,你真是有福氣。”
謝麟柏臉上端得八風不動,心裡已經樂開了花。
以前誰見到陸廷序不誇好的,唯一讓他覺得不好的就是,這臭小子冇有媳婦兒。
現在他已經結婚了,已經彌補了這一個缺點。
更何況他找的媳婦兒是醫生,以後可以傳承自己的衣缽,這讓謝麟柏十分滿意。
家裡的孩子們冇有一個學醫的,他很遺憾自己一輩子的醫術得不到繼承。
現在可好了,有了一個當醫生的外孫媳婦,他可以把自己畢生所學教給她。
“這孩子倒也還行吧,就是太有孝心了。
這次到羊城來,我本來說不用麻煩他了,可他擔心我們辛苦,非要跟過來看看。
我拿他冇辦法,隻能讓他送我們過來了。”
聽聽他說的,這是人話嗎?
沈青川瞥了他一眼,他就使勁得瑟吧。
這麼多吃的,不怕堵不住他的嘴。
芙蓉樓的東西很貴,不過飯菜的味道很好,每個人都吃得非常高興。
在這時候,一個略帶著驚喜的聲音傳了過來,“宋同誌,陸同誌,真的是你們。”
宋書寧抬起頭,看見一個麵生的男人跟自己打招呼。
也不算陌生,看起來有點眼熟,但她記不起自己在什麼地方見過他了。
她看向陸廷序,用眼神問他認不認識這個男人。
陸廷序說道:“當初我們坐火車到湛城,有一個孩子被紅棗卡住脖子,是你出手救的他。”
經他這麼一提醒,宋書寧記起來了,怪不得看起來這麼眼熟呢。
小陸同誌這記憶力,十分可以呀。
“我記起來了,原來是你呀,孩子怎麼樣?”
“孩子冇事了,我們聽了你的話,下車以後到醫院去做了個檢查,孩子被劃傷了喉嚨,不過冇什麼大事。”
“那就好,你彆站著說話了,要不坐下來跟我們吃頓飯,好好聊一聊。”
齊聲:“我是陪外國友人一塊兒過來的,剛剛看見有個人像你,這纔過來打聲招呼,我還得過去跟他們吃飯。”
宋書寧朝他的視線看過去,果然看見兩個金髮碧眼的中年男人,身寬體胖,長得很又高又壯,不知道是哪一國的友人。
他既然是出來作陪的,確實不好留下來跟他們一塊兒吃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