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開局59年_人在南鑼鼓巷 > 第1130章 悄悄引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開局59年_人在南鑼鼓巷 第1130章 悄悄引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等他來了,我覺得你可以申請去一趟上海,采購一些新的考古裝置,把雜事交給霍阿姨和田福軍。”

陳鋒不緊不慢建議道:“剛好我們要去上海,可以順路送你。”

張海杏眨眨眼。

“你們去上海乾嘛?”

陳鋒義正言辭道:“這次爺爺讓我們出來遊曆,第一是深入陝北革命老區,繼承先輩革命精神,憶苦思甜,珍愛和平來之不易。”

“第二,就是前往上海,觀看建國以來的偉大建設成就,熱愛國家和民族,以黨為榮!”

正拿著一瓶杏花村酒上來,想要蹭晚飯的張海客,聽聞這句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海杏,我覺得可以,正好這邊的機關維護工作差不多收尾,剩餘的交給我就行,你去上海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運輸船,到時候我們開發秦嶺用得上。”

陳鋒轉過身問道:“你們要去開發李淳風墓?”

“這件事還是計劃,並沒有上交,你怎麼知道的是李淳風墓?”張海客反過來詢問。

陳鋒又搬出了陳玉樓。

“我大爺爺說的,當年秦嶺不時有人落入消失,後來摸金校尉金算盤懷疑那裡有大墓,就曾來找大爺爺合作,隻是那時候大爺爺想要去雲南幫助搬山一脈找毣塵珠,就沒答應。”

“後來金算盤失蹤,我大爺爺在蟲穀全軍覆滅,這件事自然不再過問。”

張海客驚喜問道:“毣塵珠在雲南蟲穀?”

陳鋒笑著點頭,說道:“那個鬼地方很危險,到處都是瘴氣,還有蠱蟲,不過陪葬品也有不少,我倒是覺得你們挖了李淳風墓,下一站可以是去那裡。”

秦嶺墓有大量唐代古董,以官方的力量開發,絕對比未來胡八一幾個人瞎搞好。

加上張海客為首的張家人專業,裡麵的好東西也能順利出土。

此外,這裡還有鈾礦。

後者最重要!

我國並非鈾礦大國,而且大部分鈾礦開發成本高,後世驗證,適合開采的低成本鈾礦才10萬噸。

後世可以從國外進口,如澳大利亞。

現在遭遇封鎖,想要製造核武器,隻能自己高成本開采。

秦嶺李淳風墓的鈾礦釋放輻射,都可以把小蜘蛛變成汽車大的怪物,足見質量非常高,而且那一塊距離黃河隻有幾公裡,運輸方便。

可謂是開發成本低的重要鈾礦地。

至於提起獻王墓,也是因為李淳風墓的龍骨天書,記載了毣塵珠就在雲南蟲穀的獻王墓裡麵。

依照749局背後那一脈的尿性,就算陳鋒不說,749也絕對要去開發獻王墓,取出毣塵珠。

現在多說一句話,等他們確定要南下,自然會上門諮詢老爺子,到時候老爺子一句話,可以拯就很多749局的員工。

另外,獻王墓也有很多好東西。

不說陪葬坑的金銀,單單是山頂天宮,就是一大奇景,值得保護下來。

要是他們能發現湖底下的真墓穴入口,找到毣塵珠,那就更好了。

萬一將來華爾街富豪楊雪莉父女回來,根本不需要他們辛苦找珠子,可以直接花錢買嘛!

不多,給幾個億美刀外彙,相信官方一定捨得出賣。

毣塵珠對老百姓來說沒有用,還不如幾千萬美元的高科技裝備價值大。

“等下,你再多說說,我記下來。”

陳鋒隻好邊走邊說:“進入蟲穀有兩種辦法,一種從天上飛過去,不過那邊有磁鐵隕石,可以乾擾飛機的導航係統,因此最好多派幾架直升飛機巡航,並且在地麵建立短途通訊體係,以及烽火台引導體係。”

“磁鐵隕石?”

張海客、張海杏對這個名詞十分敏感。

張家獲得的寄生異蟲,就是從外太空隕落的隕銅裡得到的,因此體質超凡。

“嗯,獻王收集了很多隕石,雕刻成巨人石像,靠近那裡的話,指南針會出現偏差,說不定航電係統也會有錯誤。”

“航電係統?你說飛機電線分佈,我還能理解,航電是什麼?”張海杏似笑非笑問道。

現在飛機都是最簡單的電路設計,更多是機械操控,而非後世那種積體電路(晶片)智慧化操作係統。

第一代計算機才被發明不久,根本不存在什麼航電係統。

自然也不會被隕石磁場乾擾。

也就是飛機上的飛行指南針之類方向引導工具、通訊電子裝置,會受到嚴重影響,其他都會正常工作。

不過,隻要在地麵進行針對性佈置強效無線電裝置和烽火台這種古老人工引導,隕石磁場根本沒有多大用處。

除非是獻王墓有一座超級吸鐵石,可以把升力幾十噸重的直升機從千米高空吸下來。

嗯,如果是那樣,人就彆去了,人體也是含有鐵元素的。

“這是我自己總結的一個名詞,我最近看了不少航空書籍,覺得美國發明的計算機非常管用,尤其是德州儀器的積體電路,對控製機械的精準度,遠遠超過人類的眼睛和經驗。”

陳鋒胡扯道:“要是能運用在軍事上,比如飛機、坦克和航空炸彈,可以把武器效能發揮出**成,乃至百分百的精確打擊。”

“我讓海外張家關注下,德州儀器,積體電路。”

張海客拿出一個帶著小紅星的日記本記了下來。

陳鋒眼神有些猶豫,他在想計算機曆程最偉大的發明電晶體這玩意發明出來沒有。

可惜,他大學計算機課的知識大部分都還給了老師,哪裡還記得這玩意是哪一年發明的。

(1959年,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默罕默德·阿塔拉(埃及裔)與薑大元(韓裔)共同發明瞭金氧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

“你有關係,再多關注一下貝爾實驗室的成果,最好是彙整合一個報告,向上麵彙報外國的最新科技成果。”

張海客笑道:“這個不用你說,其實我們早就這麼做了,隻是知道那些科技,我們沒辦法拿過來。”

陳鋒無奈點頭。

他小看了領導們對國外技術的推崇,鷹醬科技這麼先進,我們怎麼可能不去跟蹤收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