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開局59年_人在南鑼鼓巷 > 第718章 真小人遠比君子更好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開局59年_人在南鑼鼓巷 第718章 真小人遠比君子更好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老爺子看他不說話,以為他在猶豫,笑著教導:“孔老頭說,親君子而遠小人。但看看史書都知道,真小人遠比君子更好用。”

“比如重用魏宗賢的天啟帝,擋住了後金入侵,保住了天下,而親近東林黨君子們的崇禎帝,卻是忽悠滿天飛,自掛東南枝。”

“比如武媚娘任用酷吏,鎮壓朝中反對派,反而穩固了權勢!”

“隻要自身足夠強大,鎮得住小人,他們就是最好的刀子。”

老爺子說著說著,就莫名歎口氣,他想到了當前的眾多小人,全都是前幾年上位的。

陳鋒已經醒悟自己的錯誤,是的,小人遠比君子好用。

說個不好聽的,君子與你立場、利益分歧時說不定就成為你的敵人,而小人不同,不僅是最好的背鍋俠、臨時工,還什麼都可以做,願意做!

“爺爺,我懂,嚴嵩肯定比什麼高拱、海瑞更會做事做人!”

老爺子笑了笑,隻是多了三分戲謔和無奈。

“有時候,我也覺得人生有些可笑。”

“可笑的不是人生!”陳鋒搖頭道:“可笑來自那些可笑的人!”

“你們兩個說什麼呢?”

老太太拿著一袋子蔬菜回來,身後還跟著一個孟小棗,同樣是提了一袋子菜。

“現在菜市場還有青菜賣?”老爺子好奇問道。

現在菜市場不像後世,大清早開門後大家搶著買菜,到了下午基本就剩下質量不太好、被壓壞、沒人要的菜。

這還算好的!

到了下午四五點,基本就售空。

“不是,我爹下鄉放電影,帶回來不少青菜,都是公社贈送的,吃不完,我娘說和奶奶家換幾條海魚乾。”

孟小棗解釋道。

老太太很滿意這次交換,說道:“一斤鮁魚乾換十斤菜,倒也不算虧。”

怎麼可能不虧?

陳鋒、老爺子望向老太太,老人笑著把青菜拿進了廚房。

等孟小棗回去,陳鋒進房間,才知道為什麼不虧。

“奶奶,許大茂從哪弄來的山藥?”

山藥,號稱秋季第一補,屬於是十分理想的秋季進補十食材。

後世這玩意很常見,不過目前人工培植的山藥不多,這玩意非常消耗土地養分(後世有肥料都要六年一輪種),有這個好田地,還不如種植水稻小麥番薯等高產量作物。

老太太笑著把袋子表麵的青菜放在一遍,把一根根山藥拿出來。

當前這玩意隻有在藥店買得著,而且價格還不低。

陳鋒接過水桶,從外麵水池打了一桶水進去,和老人一起清洗山藥。

上麵的泥土都沒洗掉。

“我沒問,知道太多不是好事,用三斤鮁魚換六斤山藥,不算虧,正好給你們補補身體,正好家裡還有鮁魚、豆腐和紅棗。”

陳鋒笑著說道:“我去搞一隻野雞,山藥搭配雞肉、紅棗纔是最好的。”

山藥煮魚肉豆腐也不錯,但這些天沒少吃鮁魚,有些吃膩味,換個雞湯更適宜。

“那也行。”老太太笑著說道:“剛好你媽肚子越來越大,十月就要生了,多補補,生個大胖小子出來。”

陳鋒沒說可能是妹妹的話,家裡兩位長輩都有些重男輕女的,也就陳建軍不在乎。

以前家裡沒有太多物資,表現還十分明顯。

現在好東西多了,孫子、孫女分配才公平起來,小丫頭也和老爺子、老太太十分親昵。

“對了,小花今天有事,你待會去接莉莉回來。”

“好的!”

幫著老太太殺了一條冰凍的鮁魚,切了豆腐,挑選了紅棗、枸杞等配料,把煤爐點燃之後,就去接陳莉。

體校這邊一放學還是很擁堵的。

他乾脆坐在摩托車上,和鄭二牛閒聊。

“鄭二牛,糧食價格都降了,你們這裡的饅頭怎麼還是一個價?”一個老頭子走過來,看到掛在牆上的木牌子價格,就埋怨起來。

鄭二牛正在和陳鋒探討怎麼上山打獵,看到老家夥,斜視道:“愛買不買,不買就滾!”

“嘿,你這是什麼服務態度,信不信我去投訴你!”老人十分生氣道。

鄭二牛冷笑道:“我是為人民服務的,不是服務你個投靠鬼子的大漢奸!”

老人一臉發黑,可又不敢罵,隻能氣呼呼離開。

陳鋒好奇問道:“他是漢奸?”

鄭二牛點頭:“這家夥跟著溥儀複滿,雖然沒做多少壞事,但那時膽子小,不是他不想。據說差點進了功德林,去年特赦的,如今被街道辦安排負責掃這一片的大街。”

陳鋒更好奇了。

“都進了監獄,還有錢買饅頭吃?”

就算是國營餐館,饅頭價格也不便宜,一個混雜了雜糧的小饅頭,要5分錢,同時因為糧票政策,還要對應的2兩糧食票。

兩個饅頭就要1毛錢和4兩糧票,尋常人家肯定捨不得。

“這個就不清楚,大概他進監獄前做了什麼安排吧。”鄭二牛也是很迷惑,大家都說這些大罪犯都是被抄家的,可眼前這個人已經來他們這裡吃了好幾次,一點都不像一貧如洗的人。

“嗯,有可能!”

陳鋒點點頭,功德林那批人差不多今年又被特赦出來(59年第一批),小陳將軍還在4月請宋熙廉吃飯,引發了不小的輿論風波。

李雲龍之前來陳家吃飯,還吐槽這件事,小陳將軍請救命恩人吃頓飯,怎麼就上綱上線了?

“嘖嘖,不愧是遺老,都淪落到掃大街,還能天天買饅頭吃。”

“聽說他們這批人當年被袁大頭趕出四九城前,就帶走了一大批金銀珠寶去了天津,並把財寶暗中埋在了地裡。”

鄭二牛想起大街小巷都知道的謠言,說道:“聽說官府疏通河道、清理湖泊,就找到了幾千斤黃金和幾萬兩白銀,這什刹海以前是大運河碼頭所在,不知道裡麵有多少金銀財寶。”

“沒有,主要是屍骨,還有一些古董,沒有那麼多黃金白銀。”

這件事原身很清楚,因為監督某段河道清淤工程的,恰好有陳建國。

河道裡麵的屍骨需要收斂,普通人哪有這個膽子,隻能讓他們這些特殊公職人員處理。

(2013年清淤,又挖出了一批古董)

鄭二牛羨慕道:“古董也不錯啊,賣到琉璃廠,也能掙個幾塊錢。”

“老鄭,你想多了。”店裡麵某個吃飯的熟客插話道:“一件幾毛錢都算不錯了,以前能賣幾百大洋的好東西,如今都是幾分錢。”

“黑市裡都是假貨,誰敢賣真貨,抓到了,就哢擦!”

陳鋒差點笑出來。

不過話糙理不糙!

自從槍斃了一些倒賣古董的,四九城的確沒有多少人敢大規模搶琉璃廠國營店的生意。

私底下一兩件尋常貨就算了,要是多了,或者是好東西,被察覺到,真是要命的事情!

一個投機倒把罪跑不了,而且因為文物定價較高,罪行越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