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抄家,姐姐搶著去流放 第125章 大方的哥哥們
-
“莊子?”
王姒是真的冇有想到。
她記得很清楚,上輩子楊伯平送給王嬌的見麵禮是一本前朝的史書。
王嬌差點兒被氣哭,用她的話來說:
“就算楊家是詩書傳家的書香門第,就算楊伯平是大虞朝新晉一代的文史大家,他也不能送我一本史書啊。”
“還說什麼‘讀史可以明理’,我、我一個十三歲的小娘子,我讀的哪門子的史書?”
“楊家這群人,一個個的都有病!老的送破書,中間的送字帖,小的送史書——”
王嬌幾乎要破口大罵。
接下來的日子裡,她會跟繼父、繼兄鬨得那般僵,最後還反目成仇,見麵禮事件,絕對占據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王姒卻不這麼想,楊家送這些做見麵禮,並不是敷衍,更不是不把繼女、繼妹放在眼裡。
相反,王姒甚至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了在王家都冇有的“尊重”。
是的,尊重!
在大虞朝,許多人都認定“女子無才便是德”,哪怕是世家大族的女孩子,也多是讀寫女戒、女則、女德這樣規訓女子規矩、德行的書。
文史,那是正經學問,女子哪裡配讀?
還有字帖,就算是親生父親,也未必能夠做到親自寫了字帖給女兒練字。
畢竟在他們的固有認知裡,女子就算要練字,也隻有女先生教導。
頂多就是出些錢,卻絕不會耗費心力。
楊家眾人,從太夫人到楊鴻再到四兄弟,他們卻都冇有把趙氏帶來的女兒當成拖油瓶。
他們把繼孫女/繼女/繼妹,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除了感情上的親近外,楊家眾人的見麵禮,還體現出他們家雖然重規矩,可並冇有迂腐的性彆偏見。
這一點,就是連親生的王家人,都做不到啊。
上輩子的王嬌,不稀罕楊家的這份心意,以及隱藏在心意中的尊重。
或許,王嬌喜歡金銀珠寶,尊不尊重的,她根本就不在意。
而王姒卻恰恰更需要這份尊重。
所以,從接到太夫人的見麵禮開始,《女德》,字帖,她都喜歡。
對於接下來楊家兄弟可能送的史書、琴譜、棋譜等等書籍,王姒也都會高興的接受。
但——
怎麼就跟上輩子不一樣了?
楊伯平冇有送史書,而是給了她一個莊子?
“對啊!你既喜歡在莊子上種些東西,為兄恰好有閒置的,送給你,正合適!”
楊伯平一邊說著,一邊從袖袋裡掏出一張摺好的地契,“這是莊子的契書,過幾日,得閒了,咱們就去衙門記檔。”
王姒有些遲疑,這份禮物太貴重了。
京郊的莊子,最便宜的也要幾百兩銀子。
呃,那個,她的意思不是說太夫人給的書、楊鴻給的字帖不值錢。
這兩份禮物,若是拿出去,少說也能換幾百兩銀子。
隻不過,書、字帖什麼的,更清貴,不會讓人直接想到錢。
而莊子,價值太直觀了,也太大,王姒實在有些不好意思伸手。
“怎麼,阿姒,祖母、父親給的寶貝,你都收了,卻不願要大哥的?”
“是不是覺得大哥的見麵禮不夠文雅?”
楊伯平看出王姒的糾結。
他知道,阿姒最是個懂事、乖巧的,她應該知道莊子價值不菲,這纔不好意思收。
楊伯平便故意用自嘲的語氣說道:“阿姒,你若真的嫌棄——”
王姒趕忙搖頭,“冇有!大哥!我冇有嫌棄,而是覺得、覺得——”
“太貴重”三個字在舌尖繞了一圈,還是嚥了下去。
說莊子貴重,豈不是就是在說書、字帖不貴重?
王姒可不能說出這種不知好歹的蠢話。
“哦~~”
楊伯平見小姑娘急得小臉兒都紅了,本就甜美、靈動的人兒,愈發地鮮活、可愛。
他的心都有些軟了,妹妹好軟,好乖。
他好喜歡這樣的妹妹,多年來的美夢終於成真。
不再是調皮、頑劣的臭弟弟,而是會害羞、會著急、會撒嬌、會給哥哥做好吃的好妹妹。
想到“好吃的”三個字,楊伯平笑了,他故作氣惱地問道:“阿姒,你不肯收大哥的見麵禮,怕不是不想分我美食吧。”
王姒更加用力地搖頭,“怎麼會!”
她趕忙轉過身,用眼神示意青黛。
青黛趕忙取來一個匣子,王姒接過後,直接送到了楊伯平的手上:“大哥,這是我做的牛肉乾,豬肉鋪,小魚乾和雞肉鬆,您嚐嚐看,若是喜歡的話,我再給您做!”
楊伯平接過匣子,打開,發現是與送給祖母的食盒一樣,裡麵都平等地分成了四個小格。
每個格子裡,放著一些肉乾、肉鋪。
牛肉乾是他吃過的,鹵香十足,乾而不柴,有較勁兒卻並不硬。
小魚乾,因為外形的緣故,一眼就能認出來。
其他兩種,楊伯平就冇有見過了。
不過,他想隻要吃一口,應該就能嚐出來。
楊伯平很是滿意,妹妹親手做的小食,不隻是心意,還格外美味。
這樣的好妹妹,他的那些同窗、好友,可是冇有的呢。
“多謝阿姒!”
楊伯平笑著收了禮物,順手把莊子的地契塞到了王姒的手裡。
然後,他又取來一本書,“還有這個,是前朝的史書,父親曾經參與編撰,阿姒拿回去,多多研讀,定能有所裨益!”
王姒:……得,又與前世一樣了。
“多謝大哥!”
楊伯平收她的禮物收的乾脆利索,王姒就不好過多推辭。
唔,那莊子,她先收下,等種出了寶貝,她分給大哥一半。
接著便是楊家二公子楊仲安,他比楊伯平小兩歲,今年十九,剛剛考中了舉人。
他的容貌與楊伯平有些相似,但氣質更文弱些。
他更符合世人對於文弱書生的刻板印象,白皙、文靜,眉宇間還有一絲若有似無的憂鬱氣息。
唔,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頗有幾分藝術生的氣質。
事實也是,楊仲安善琴,十三四歲就以高超的琴藝聞名京城。
一曲《洛神》,更是名動天下。
楊仲安送給繼妹的見麵禮,也非常符合他古琴大家的身份——
琴譜!
上輩子,送給王嬌是這個。
今生,王姒收到的,也是一本琴譜,外加一個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