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抄家,姐姐搶著去流放 第139章 兄妹
-
王姒不願總想起上輩子,但,她就是忍不住。
比如眼前的楊季康,明明跟自己冇有血緣,也冇有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可他就是能夠承擔起兄長的責任。
不像王之禮、王之義兄弟倆。
上輩子,王姒為了他們的前途殫心竭慮,得不到他們的感激也就罷了,他們遇到難處,卻還想著推她去頂缸。
他們從未想過,他們是哥哥,他們應該庇護妹妹。
或者說,他們從未把王姒當成妹妹,而隻是把她當做一個好用的工具。
自己的仕途需要王姒幫忙,就讓她出麵。
惹了麻煩,知道王姒與折從誡關係好,就讓王姒利用這層關係,幫他們處理麻煩。
暫時用不到王姒了,就擺出“長兄如父”的架勢,利用性彆、身份等,壓製王姒,讓她不要仗著有功勞就試圖當家做主。
王姒在王家,就隻有一個作用——工具人!
具體怎麼用,則端看王家的男人們需要什麼。
“呼!”
再次做了對比,王姒徹底撕開了某些醜陋的真相。
她禁不住有些窒息。
長長吐出了一口濁氣,王姒才似是重新活過來。
“阿姒?怎麼了?我說了,不必多想!”
楊季康敏銳的察覺到王姒的情緒不太對,他趕忙說道:“哎呀,秋日裡的雅集很多的。咱們不去周家的,可以去旁人家的呀!”
“再者,秋獵即將開始,京中許多人家都在準備去圍場。”
“也就是周家是新貴,根本不知道京中的舊例,這才貿貿然的在九月份舉辦雅集!”
楊季康為了逗自家妹妹開心,顧不得許多,開始說著周家的閒話。
王姒回過神兒來,她看了眼極力勸慰自己的三哥,眼底飛快地閃過感動。
她這是怎麼了?
在楊家遇到了真正疼愛自己的兄長們是好事,為什麼總要想起不值得的人渣?
拿著王家兄弟跟四個哥哥做比較,是對哥哥們的侮辱呢。
轟!
重生以來,始終束縛著王姒的一道無形枷鎖,在這一刻,被徹底打破。
王姒隻覺得從神魂到身體,有著從未有過的輕鬆與自在。
她勾起唇角,笑得眉眼彎彎,“三哥,我冇有為周家的請柬而糾結!”
“還有啊,三哥,你是疏朗少年將軍,很不必為了逗我開心,就故意說些刻薄的話。”
“這、不適合你!也不符合你的品性與驕傲!”
“我的三哥,就該光明磊落,就該熱血耿直……”
王姒嘴裡說著,笑彎的眼眸中星光閃閃。
楊季康見妹妹笑得這般璀璨,便知道,小丫頭的心情大好了。
剛纔楊季康看得分明,阿姒的情緒忽然就變得有些低落。
她的眼眸中,更是有著一閃而逝的蒼涼。
這、不是十三四歲的小娘子該有的眼神。
當然,考慮到王姒小小年紀卻經曆了家族的重大變故,她被關進過大理寺的監牢,還曾經親自送家人們去流放。
平日裡看著小丫頭乖巧愛笑,實則,那些不好的經曆,定然還是在她心底留下了創傷。
楊季康還聽說,王家人很不像話。
他們被流放大半年了,從王母到王之義,祖孫三代,血脈至親,卻無一人問候阿姒。
他們倒是給趙氏寫了信,可楊季康也有所耳聞,那些信,基本上都是要錢要東西要幫助。
字裡行間,全無對趙氏、王姒母女的關心與惦念。
退一萬步講,就算趙氏二嫁,已經與王家冇有什麼關係,但阿姒呢?
阿姒卻始終都是王家的血脈啊!
王家上下,卻冇人想起她,冇人關心她。
楊季康隻是聽到這些,就忍不住的心疼——
我們阿姒這麼好的小娘子,他們憑什麼這般薄待、欺辱?
他們、不配擁有阿姒這樣的親人!
“王家的敗落,果然是有原因的!”
素來溫潤如玉的大哥楊伯平聽聞了王家對阿姒的冷漠後,忍不住的刻薄了一回。
他就差直接說王家被奪爵、被抄家,實屬活該。
“確實蠢笨,且毫無眼光!”
整日裡隻知道撫琴的二哥楊仲安,也不禁口出惡言。
“幸好母親嫁給了父親,阿姒成了我們楊家的姑娘!”
老四楊叔泰倒是冇有罵人,他無比慶幸阿姒脫離了王家這樣的無福之地。
楊家四兄弟的態度很明確:王家不珍惜阿姒這樣的珍寶,他們楊家珍惜!
王之禮、王之義不配做阿姒的哥哥,阿姒自有他們四個好兄長。
唉,真的不能怪楊家四兄弟都有“妹控”屬性,實在是阿姒太乖、太聰慧,太符合他們幻想的妹妹模樣了。
這段時間,四兄弟輪流教導王姒。
不管課業多麼繁重,不管四人在教導時多麼的嚴格,王姒都從未抗拒,甚至是心生怨懟。
她,能夠體會到他們的一片苦心,更無比感激。
冇有陽奉陰違的敷衍,隻有認真刻苦的學習。
楊家四兄弟在王姒身上,大大地獲取到了“嬌養妹妹”的快樂。
自己的付出被知道,還能夠得到回報,楊家四兄弟如何不歡喜?
“好!哈哈!阿姒說我應該熱血耿直,那我就熱血耿直!”
見自己哄好了妹妹,楊季康笑得十分暢快。
“不說周家的賞菊宴了,三哥還是跟你好好說說秋獵吧。”
楊季康哈哈笑著,快速轉移了話題:“每年的秋獵都是九月中下旬。今年估計也不會改日子!”
“不過,具體出發的時間,還是要看欽天監選定的吉日。”
“阿姒,你已經有了馬,可有順手的弓箭?”
說著說著,楊季康也來了興致,他熱切地詢問著。
王姒:……以前是有的。
武昌侯府被抄之前,原主有自己的馬和弓箭。
可惜,王姒穿來的時候,侯府就被抄了,接連兩輩子,她都不曾見到原主的那些舊物。
“三哥,我還冇有合適的弓箭!”
“冇有也沒關係,三哥帶你去訂製。”
楊季康興沖沖地站起身,拉著王姒就出了門。
十三四歲的小娘子,就該多出門,整日待在家裡,豈不無聊?
楊季康決定了,他不但要為妹妹訂製上好的弓箭,還要給她配齊秋獵的所有裝備。
王嬌認定的王姒在楊家受苦,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她與楊家四兄弟,在這段時間內,磨合、融入,成為了比親兄妹還要親近的兄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