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 第90章 這個男女朋友正經嗎?
春節前後這個時間點對黎衛彬來說的確很重要,因為整個綠色產業規劃第一個階段的任務期限是在半年左右。
隻有第一個階段的任務順利完成並且達到預定目標,他們這個發展方案才能被證明是有效的,成功的。
所以這段時間他幾乎是晝夜不停地在思考問題,落實計劃,現在得到這麼一個明確的資訊,整個人也是瞬間就得到了放鬆。
……
“李老師,這段時間辛苦了。”
“馬上放假我找人帶技術組的各位老師在我們豐水玩兩天,您彆看我們這裡經濟不發達,但是好山配好水,風景還是有得看。”
散會後,黎衛彬拉著研究所技術組的負責人李向東聊了一會兒。
李向東是五四年的人,本身年紀不算大,可能是長期在室外開展實踐研究的原因,麵板黝黑,五十還不到的年紀看起來像五十好幾。
不過人可不貌相,這句話用來形容李向東最為貼切不過。
作為省農科院農業研究所的副所長、教授,李向東本身也是江南農業大學的客座教授,本身在這個領域就有極高的知名度。
這一次研究基地落戶河塔,李向東是主動請纓帶團隊過來。
整個9月份黎衛彬跟著李向東幾乎跑遍了河塔鎮的每一個村,他對這位李教授的敬業精神可以說是極為佩服。
“哈哈哈,客氣了,辛苦嘛倒是不辛苦。”
“而且這次你們這個專案是我們江南的第一個綠色農業產業專案,對我們這些搞科研的人來說也是很重要啊。”
“現在我們這個團隊已經圍繞這個專案申請了不少課題,將來要是有所成果,到時候恐怕還得感謝你們。”
黎衛彬很佩服李向東是不假,其實李向東又何嘗不是很尊重他這位年輕的黎主任。
實事求是地說。
本來主動請纓來這裡李向東多少是有些擔心合作溝通會比較困難。
結果負責跟研究基地對接的這個黎主任雖然人比較年輕,但是溝通起來確實十分順暢。
黎衛彬有文化,是江南大學的高材生,懂知識,尊重人才,而且自身是領導,有話語權。
最令人驚奇的是,作為一個文科出身的年輕乾部,黎衛彬居然對綠色農業也異常的瞭解,這可以說是真的讓李向東喜出望外。
畢竟他們這些搞科研工作的人最怕的其實不一定是科研專案上遇到難題一時半會無法攻克,反而最怕的是外行指揮內行。
“哈哈哈,我們這是互利互惠,互相成就。”
“將來我們河塔鎮這個專案如果真的能推動群眾經濟創收,推動整體經濟發展,到時候功勞起碼有你們的一半啊。”
因為接下來還有一個黨委會需要參加,黎衛彬也沒有跟李向東多聊就先一步回了辦公室。
這次會議討論的議題其實隻有一個,就是跟鴻雁集團的合作問題。
就在前幾天,在林清泉的多番努力之下,河塔鎮終於跟鴻雁集團名下的鴻升股份公司達成了初步的投資意向。
鴻升股份同意分三年時間,一共兩期工程,投資總計1200萬在河塔鎮建設一座大型的現代化養殖基地。
目前養殖基地的選址工作已經結束,剩下來的就是合作的詳細內容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敲定。
按照此前林清泉跟黎衛彬的商議,雙方最好是采用深度合作的模式,包括人員的招聘、輔食飼料的種植和生產加工以及糞肥的出讓等等。
然而第一次就這個問題進行談判,河塔鎮這邊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鴻升股份那邊認為這種合作模式已經觸及到了他們的經營管理問題,所以不接納這種合作方式。而是更偏向於他們采用投資建廠,自我管理經營,河塔鎮這邊提供政策優惠和土地的傳統方式。
“我看暫時就這麼定吧。”
“老陳你那邊再跟他們溝通溝通,爭取一定要把這個意向談下來,其他的條件我們可以退一步,但是人員使用和輔食飼料的生產加工問題一定要拿下。”
“如果這兩個問題不解決的話,到時候我們跟下麵的村裡交不了差。”
會議室裡,幾個鎮黨委委員討論了半天也想不出什麼好的法子,林清泉最後隻能拍板讓鎮長陳剛繼續跟鴻升股份那邊進行談判。
然而出會議室的時候,黎衛彬卻暗自搖了搖頭。
在他看來,想談成這個問題很難,不是說陳剛或者誰出馬就能解決,即使是他也沒把握。
因為這塊工作不是他負責,所以那個鴻升股份的負責人他到現在還沒見過,但是對方既然第一次談就直接拒絕了,那就足以說明這個問題他們很謹慎。
但是林清泉說的很對,這是核心問題。
畢竟當初落實產業方案的時候,羅洪濤那個蠢貨就嘴巴不把門,已經直接跟各個村把訊息放下去了。
說養豬場會從各個村裡招人,不僅如此,而且鎮上還會牽頭組建飼料廠,由各個村集資做股東。
談不下來這個問題,到時候恐怕就不是不好交差,而是要鬨事了。
……
當天晚上。
回到忙了一整天回到家裡,累得夠嗆的黎衛彬跟黎廣木和李萍打了聲招呼,晚飯都沒吃就直接上樓睡覺去了。
這一覺就直接睡到晚上9點多,沒吃晚飯,肚子也是餓的咕咕叫,麻溜兒地下樓就著冷菜吃了半碗飯這纔算是安頓好了肚子裡的饞蟲。
重新回到臥室。
黎衛彬伸了個懶腰,習慣性地開啟電腦登陸qq,立馬就發現程妍的頭像閃爍個不停。
其實上次自打石向紅捅破了那層窗戶紙後,他跟程妍聊天一直都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兩人名義上是男女朋友,偏偏又不是那麼一回事,連黎衛彬自己都不知道該用什麼態度去對待這個問題。
好在程妍約莫跟他是一樣的想法,所以兩人誰都沒提這個問題,而是繼續做網友,每天各自留言幾句,如果正好碰到都線上了就聊上幾分鐘。
聊的話題也很沒有營養,正兒八經的男女朋友,誰不是你儂我儂,一天問十遍想我了嗎。
到了他們兩個這裡,反而成了技術顧問兼萬事通。
黎衛彬會跟程妍問關於產業和專案方麵的問題,程妍則是打聽那個綠色產業專案的落實問題。
然而此時此刻。
盯著螢幕上聊天視窗裡突然蹦出來的那句話,黎衛彬一時間也有些傻眼。
(看到這裡的兄弟們動動你那單身二十年的小手,點一點後麵的五顆星評論,給個五星好評,跪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