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 > 第394章 鬆豐的經濟發展路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 第394章 鬆豐的經濟發展路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緊隨著鬆和縣正式發布上半年的經濟工作資料,豐水縣幾乎是在第二天同樣公佈了這份材料。

巧合肯定是不算巧合。

畢竟時間到了,這些資料都要向外公佈。

隻不過就連黎衛彬看到這份材料的時候,心底都在暗自發笑。

“看來豐水的董書記很想壓過我們鬆和一頭啊!”

縣委會議室裡。

一大早葛宏偉就主持召開了週一的例會。

按照鬆和縣委這邊的工作計劃,除了各種專項工作會議以外,縣委常委會按照工作需要是每個月舉行兩次,有緊急情況可以臨時增加開會的次數,甚至可以臨時更改為擴大會議。

而工作例會則是每週週一都要開的一個短會,例會的主要工作是彙總一週的工作任務和工作安排,同時對重要工作做額外的佈置。

在這些會議以外基本上就沒有其他的會議事項了。

此前鬆和縣這邊還有一個黨政工作聯席會議,但是葛宏偉上任之後立馬就把這個會議給取消了,重在精簡會議內容,削減會議次數,杜絕文山會海的工作作風。

現在政府那邊,除了政府工作會議以外同樣有一個例會安排,原先的黨政聯席會議內容已經全部被列入了專項會議。

“嗬嗬,鬆豐一衣帶水,誰壓過誰的說法由來已久。”

“我們鬆和也不是吃乾飯的嘛。”

“不過我看了這一次豐水的經濟資料,很亮眼啊,按照他們這個架勢,今年怕是仍然要衝擊全省第二咯。”

會議室裡眾人聞言紛紛點了點頭。

今年上半年豐水縣公佈出來的經濟資料確實很令人觸動,畢竟這才幾年的時間,豐水縣居然已經到了這一步,說直接翻了幾倍都不誇張。

黎衛彬仍然記得很清楚,2001年的時候,豐水縣全年的經濟總量甚至還不到20個億。

但是今年的前兩個季度,他們預估的數字已經達到30多個億了,全年下來接近70個億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要知道全省最強勁的縣域經濟體裡麵,也就是容城市的北河,去年也不過80億左右。

對比之下,鬆和縣半年不到20億的規模,確實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當然了。

相較於前兩年全年攏共才20億的經濟規模,鬆和縣已經算是邁了一大步,已經接近翻一倍了。

“說到底還是產業為王。”

“這幾年豐水縣的路子走得很穩,依托全縣的綠色產業大力發展畜牧業和養殖業,他們的家禽養殖和淡水養殖規模都到了過億的規模,而且還在大幅增長。”

“除此之外,他們配套的飼料生產,包裝,運輸這些行業都發展的很快,據說現在在推動食品加工行業的發展,已經從廣南引進了一家罐頭廠和一家食品公司。”

“現在豐水縣的商業發展速度也很快,我之前去過豐水縣的老西門大市場,人頭攢動人流如織啊。”

咂巴了幾下嘴巴。

縣紀委書記汪金波顯然很是推崇豐水的發展模式。

黎衛彬其實比汪金波瞭解得更具體。

上次他跟自家老頭子聊了一下豐水縣的發展問題。

說產業為王的確不錯,但是關鍵還在於豐水走的路對了。

綠色產業是豐水縣最核心的產業支柱,依托這個產業建設起來的產業鏈,比如加工、化肥、飼料、養殖等等才能發展起來。

不僅僅如此,經濟收入的提升以及產業鏈的蓬勃發展,必然會帶動小商品經濟的發展。

不說彆的,按照黎廣木的說法,現在豐水的人,就是個賣菜的都比以前掙得多。

為什麼?

手裡有錢了,市場的流通速度在加快。

搞經濟不是說投資多少錢就一定能見效,最關鍵的還是盤活市場,加快內生動力的迸發。

豐水縣的綠色產業生產的產品,目前基本上有一半是發往廣南那邊,剩下的一半在省內流通,本地的消耗其實不大。

但是豐水縣製定的策略很有效,他們也沒打算把綠色產業的消費終端放在豐水縣,而是另辟奇徑大力發展其他的行業,比如飯店、小商品街等服務行業。

這幾年豐水縣的房地產發力,按照黎廣木的說法,目前縣裡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人口聚集現象,這兩年連續開的幾個樓盤,幾乎都是剛放出來就銷售一空。

反觀鬆和縣,一切都還在起步階段。

老城區的搬遷和改造起碼要到明年的上半年才能結束,幾個重大工程今年年底才能投入生產,最遲緩的是綠色產業的全麵推廣,每個一到兩年的時間想完成整個工作都不可能。

在黎衛彬看來,鬆和縣要想實現彎道超車,恐怕隻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大量的外部人口湧入,在短時間內徹底盤活消費市場,形成良性迴圈。

這就是後來很多旅遊城市走的路子。

一是依靠內生動力,把工業產業的規模做上去,然後反哺縣域經濟的發展,重點在於打造良好的經濟生態。

包括基礎的交通、通訊、運輸以及服務配套設施建設,重點的工商企業品牌建設等等。

而現在鬆和縣走的就是第二條路子。

也就是依托柳南陶瓷、鬆和食品、鴻雁超市以及鬆和農機這幾個品牌企業來完善經濟生態體係,同時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提升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加快消費升級。

說到底,老百姓手裡沒錢消費,政府手裡沒錢搞基礎建設。

“行了,豐水的發展我們管不上,但是鬆和的發展是我們的責任。”

“下半年同誌們還是齊心協力,爭取再創輝煌吧。”

隨著葛宏偉的話音落下。

眾人也是匆匆結束會議。

黎衛彬回了辦公室後,立馬就給縣教育局的馬文洪打了個電話。

柳南鎮那邊,隨著改革工作啟動後,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落實各項工作,此前黎衛彬已經去施工現場看過。

實際上搞工程建設相對來說反而是最簡單的。

畢竟錢到位了什麼都快,要知道當年廣南那邊可是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建設記錄。

柳南鎮雖然沒有那麼誇張,但是截止到7月底,幾個學校的更新和建設專案基本上也能收尾了。

眼下他要考慮的是在全縣推動這個工作的問題,不過這一次縣委縣政府恐怕就不會牽頭了,而是由縣教育局主持,各個鄉鎮自主完成改革的動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