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 第429章 爆竹聲裡的是非功過
“哈哈哈,嚴老哥,你這就太客氣了。”
“看情況吧,年後如果沒什麼要緊的事情,到時候我們一起聚一聚,今年確實免不了要跑一趟昌江。”
一整天的工夫。
黎衛彬起碼有小半的時間都在接打電話。
這次他出任鬆和縣縣長,相比於此前的幾次職務調整,意義還是有著天壤之彆。
這不剛剛聽魏成剛跟何千吹完牛批,立馬又接到了昌江泉山縣縣長嚴誌軍打過來的電話。
嚴誌軍這個人非常有心,自打上次從西江那邊回來之後,每逢到了大小節的時候,嚴誌軍多半會跟他通個電話聊聊。
在官場上。
這種有心人不是大奸大惡就是人情世故高明之輩。
嚴誌軍的為人如何,黎衛彬瞭解的不多,不過有了這麼一個關係在,他倒是也有關注泉山縣那邊的情況,從泉山縣對外公佈的資訊來看,嚴誌軍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行,那就等你黎老弟的通知。”
“這一次來昌江,我們得好好喝幾杯,你們鬆和縣去年的發展可是驚人啊,我們泉山也要好好跟你黎縣長取取經。”
捧人自然要捧在點子上。
官場多的是馬屁拍不正,最後鬨得啼笑皆非的例子。
嚴誌軍顯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畢竟是同級的乾部,說他拍黎衛彬的馬屁還不至於,但是談到鬆和縣的經濟問題,黎衛彬難免還是比較高興的。
不過嚴誌軍提到這個問題,黎衛彬腦子裡其實也是思緒萬千。
所以跟嚴誌軍的通話結束後,他也在想鬆和縣下一步的工作問題。
“想發展,還是很難啊!”
辦公室內。
黎衛彬幾乎把鬆和縣這兩年的財務概況,以及連續三年的經濟資料,甚至連在建,在運營以及結束的工程專案全部都細看了一遍。
這一看,連他自己也忍不住歎了口氣。
這其實也是所有中西部縣城級彆的政府麵臨的共同問題。
一方麵,沒有太大的地理、資源以及先天的產業優勢。
沒有優勢就意味著很難吸引市場的青睞,自然也就沒有投資的可持續性。
另一方麵,缺錢。
一個地方搞經濟工作跟個人不同。
個人在具備一定的條件之後,完全可以通過敢闖敢乾來做到白手起家。
但是地方不同。
地方的經濟是一個迴圈結構,隻有投入資金才能到有所收效,而且極其關鍵的一點,地方投資經濟,絕對不是說什麼賺錢你就投資什麼。
因為還涉及到一個民生和公共服務的問題。
高質量公共服務的目的是什麼?
本質上就是提供優質的社會服務,打造民生社會,這是政府作為非營利性組織和公共組織天然的責任。
換句話說,政府不僅僅要投資能賺錢的產業,而且還要大量投資非營利性的專案建設。
包括道路交通,城市環境,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和教育以及就業機會等等,這些東西都是不能盈利的,至少在單一的專案上麵無法盈利。
當然了。
這些東西組成了公共服務體係,而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體係本身就是一種吸引投資的資源和優勢。
這也是為什麼在城市化程序中,普通人更青睞於大城市的原因,吸引他們的就是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體係。
而且有些時候,這種看似沒有利潤回報的投資,對於鬆和縣這種缺乏天然資源優勢的地方,反而會更加彌足珍貴。
……
鬆和縣。
縣政府會議室內。
這是黎衛彬出任縣長之後首次主持政府辦公會。
今天的會議主要是討論四個事項,第一項就是關於縣政府辦公室的調整問題。
此前縣政府辦公室除了主任陳曉華以外,還有兩位副主任,分彆是常務副縣長張偉的聯絡員徐鼕鼕以及副主任郝平。
這次張偉外調之後,李富貴執掌縣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就把徐鼕鼕下放到基層出任副鎮長了。
李富貴的這個舉動多少能體會出官場人走茶涼的怪現象,不過黎衛彬自然不會去點這個事情,李富貴這麼做是在給他黎衛彬表忠心。
當然了,照單全收肯定不行,所以簡單點撥了一次,徐鼕鼕就從副鎮長變成了鎮黨委委員、副書記。
作為領導,有時候輕拿輕放也是一門學問。
“我看辦公室主任這個職務,還是讓檔案館的謝維良來擔任吧。”
突然聽到謝維良這個名字,包括李素娥在內的眾人頓時也是忍不住抬頭瞥了眼開口的陳曉華,隨即又看了看上首位置坐著的黎衛彬。
見他臉色如常,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彆的反應,眾人哪裡還不明白,話是陳曉華說出口的,但是多半是黎衛彬的意思。
一時間自然也有些感慨這個謝維良的運氣之好。
畢竟通常出現了謝維良那種錯誤,一般領導都不會用這種人,但是謝維良的確碰到了好時候。
隨著張偉和彭宣元等人外調,眼下鬆和本地乾部已經沒有幾個人在兩套班子裡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了,讓謝維良出任政府辦公室主任,多少有些安撫鬆和本地乾部的意思。
這種一按一提的手段,自然當不得有多高明。
但是對於眼下的鬆和縣來說卻是最有效的。
第一個事項通過之後,很快緊接著會議又通過了剩下的兩個議題。
包括取消政府辦公室下麵5個掛牌機構,以及全麵壓縮政府行政部門開支預算這兩個問題。
其實參會的幾個人都看得出來,以往黎衛彬擔任副書記的時候,礙於徐正新的權威,在這個問題上麵他還有所克製,但是如今移形換位,這一位終於要在節省財政開支上麵動刀子下狠手了。
接下來全縣各個部門過緊日子是肯定的,不僅僅如此,縮減行政機構規模,進一步精簡機構和人員恐怕也是勢在必行。
實際上,這也說明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出任縣長之後,黎衛彬終於要發出自己聲音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狠招,直接就把刀刃向內,開始朝縣政府自己身上動刀子。
在緊接而來的最後一個討論事項中,眾人更是充分印證了自己的猜測。
會議室裡。
隨著這個議題通過,副縣長陳曉華再次提議,擬定於年後,也就是正月初七上班這天,在全縣開展一次為期4個小時的衛生清潔活動。
全縣所有機關乾部,包括城區鄉鎮的工作人員,都要上街清掃垃圾,宣傳環境衛生工作,並以此為契機形成一個常態化和可持續的工作機製,推動鬆和縣文明城市的建設。
陳曉華的話音剛剛落下,黎衛彬就咳了咳嗓子開口道:“既然說到了這個問題,那我就講兩句。”
隨即會議室裡就隻剩下黎衛彬闡述創衛工作跟城市發展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的聲音,這個議題的通過自然也是毫無懸念。
隻不過等到會議結束,眾人都很清楚,鬆和縣的天真的變了。
至少在未來的兩到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鬆和這一畝三分地上,發展的路子到底該怎麼走,恐怕都要看黎衛彬的意思。
……
爆竹聲聲辭舊歲。
喜氣洋洋迎新春。
在劈劈啪啪的爆竹聲中,又是一年結束,又是一春開始。
大紅燈籠掛滿全城,吃過年夜飯,黎衛彬並沒有在家裡呆著,而是帶著媳婦程妍,把小方平丟給了爺爺奶奶,夫妻倆一路閒逛至鬆和城市廣場。
跟往年不同,今年的鬆和縣年味更濃了。
大年夜,廣場上燈光如炬,一片通明。
巨大的電子螢幕上正在播放著春節聯歡晚會。
有很多人像他們一樣並沒有在家裡呆著,而是來到了這座新的城市地標建築。
透過重重的夜幕,黎衛彬多少也有些感慨。
在他看來,這座城市廣場興建於鬆和縣發展的起點,將來或許還能見證鬆和縣的繁榮向上。
同樣,也能見證他黎衛彬在鬆和縣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一段好時光,至於是非功過,他並不是不在乎,而是相比之下,他更願意推動鬆和縣抓住眼前難得的機會,一舉在新世紀的頭十年裡奠定將來發展的基礎。
倘若將來鬆和能成為一個地區性的經濟重鎮,於他而言,是非功過自然就不再是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