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 第502章 嘩眾取寵?
“你好啊,小黎同誌。”
“我可是聽江南的同誌說了,你黎衛彬不僅僅經濟工作做得好,而且在市政建設和教育工作方麵也有獨到的看法。”
高速路口。
這一次江衛平等一行人來鬆和,並沒有出現上次洪建軍來時的情形,車隊直接越過他們這些當地的乾部,直奔鬆和縣城。
而是一個急停後,一行領導紛紛下車略作休息。
與此同時接見了他們鬆和縣委班子一行。
玄之又玄的是,片刻前還是豔陽高照,日上三竿的大晴天。
在上級領導一行下車的片刻前,一大團雲朵居然籠罩住了頭頂,黎衛彬甚至隱隱聽到身後有人在驚呼,說這團雲來的實在是巧合。
畢竟這可是8月初。
頭頂烈日的滋味可不好受。
先前他們過來之後,就連黎衛彬自己都做不出那種讓眾人站在太陽底下暴曬的舉動,而是讓眾人都鑽回車子裡等著。
在淮陽市委書記陳正清介紹完一行領導後,黎衛彬跟鐘貴恒和江衛平分彆握了握手。
聽到眼前這位江主任的話,他哪裡敢生受了這種誇獎,當即就連連搖頭說當不起。
“不用謙虛,我們黨員乾部該謙虛的時候可以謙虛,但是搞經濟工作,成績是實打實的。”
“來之前我看過你們鬆和縣的材料,這幾年鬆和縣的發展可以說是突飛猛進,你這個年輕乾部的作用不小。”
“這樣吧,今天我們就不客套了,直奔主題,先去你們那個綠色產業基地看看,具體的安排就聽你黎書記的,怎麼樣啊?”
說著江衛平就扭頭看了看身側的鐘貴恒。
黎衛彬自然知道這個時候他不適宜開口。
所以等鐘貴恒點了點頭開口後,他立馬就讓人在前麵領路,隨即一行人就浩浩蕩蕩地直奔柳南鎮。
因為鬆和縣委這邊已經提前做了一些佈置。
柳南鎮這邊也是早就嚴陣以待做好了準備。
領導的車隊抵達柳南鎮的時候,鎮黨委書記朱木林以及鎮長柳江等一眾柳南鎮的乾部已經拉開了歡迎的陣仗。
這邊眾人的車子一停穩。
柳江立馬就朝不遠處的一個年輕乾部使了個眼色,頓時整個鎮政府大樓下麵的院子裡立馬就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這種不算突然襲擊,但是又在預料之外的陣仗自然瞬間就吸引了一種領導的注意力。
而此刻。
瞥了眼幾個領導臉上的表情,見鐘貴恒跟江衛平等人並沒有露出不悅的表情,黎衛彬當即就鬆了口氣。
今天他們安排的這個陣仗,超標不至於,但是肯定是算得上隆重接待了,如果領導真的要陰陽怪氣地批評兩句的話,他們也沒轍。
“江主任,鐘省長,這位是我們柳南鎮的黨委書記朱木林同誌。”
“還有這一位,是我們柳南鎮的鎮長柳江同誌。”
“柳江同誌此前長期擔任我們鬆和縣的知名企業柳南陶瓷的負責人,這些年柳南陶瓷先後改製,並不斷把公司的發展推向新的台階,柳江同誌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些年柳南陶瓷的發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經攻克了幾項重要的工業製瓷技術,在技術專利方麵也獲得了極大的突破。”
“目前我們縣委縣政府正在配合柳南陶瓷落實下一階段的發展計劃,全力為柳南陶瓷的發展和上市創造有利的條件。”
在黎衛彬看來。
既然江衛平一行來鬆和明麵上是為了考察鬆和縣的經濟發展情況和產業佈局,那他們鬆和縣自然要在產業發展上麵充分展現成績。
而對於鬆和縣這樣一個小地方而言。
除了綠色產業以外,他們傾力培育的幾傢俱備極大發展潛力的企業自然纔是重頭戲。
果不其然。
一聽到他的介紹,跟麵前的柳江握了握手之後,江衛平立馬就扭頭看向了身側的陳正清。
“正清同誌,我要是沒記錯的話。”
“淮陽市的科創園那邊,有一家馬上就要落地的科創企業名字就叫鬆和製瓷吧?”
此前在淮揚的科創園區那邊,江衛平的確很深入地瞭解過淮陽市對這個國家級科技園區的規劃。
所以在相關的資料和名稱上,這位江主任不敢說熟記於胸,但是一些敏感的資訊還是有印象的。
聞言陳正清趕緊點了點頭。
“江主任,的確有這麼一家企業。”
“而且鬆和製瓷正是柳南陶瓷全資控股的子公司,也是我們淮陽市重點引進的科技型企業之一。”
說到鬆和製瓷。
陳正清心裡是要給黎衛彬豎大拇指的。
這次江衛平考察科創園,其實他這個書記的壓力很大,畢竟在這個工作上,淮陽市的工作並不突出,甚至在不少方麵沒有達到當初申請創辦這個園區的目標。
鬆和製瓷一家企業當然扭轉不了整個工作的頹勢,但是卻添彩不少,尤其是作為一家縣屬企業,柳南陶瓷正在衝擊上市,這個彩頭自然就更加亮眼了。
果不其然。
確定這一點後,江衛平思有所思地瞥了黎衛彬一眼,這才扭頭跟身側的鐘貴恒笑道:
“鐘省長,看來業內的傳言非虛啊。”
“一個小小的鬆和,居然擁有一傢俱備上市條件的企業,這個柳南陶瓷很不錯。”
“柳江同誌,我們再握個手吧!”
說完江衛平再次朝早就已經滿臉激動得通紅的柳江伸了手過去。
然而就在此時。
站在陳正清身側的黎衛彬卻再次介紹道:
“江主任,鐘省長!還有各位領導。”
“其實除了柳南陶瓷以外,目前我們鬆和縣還有兩傢俱備衝擊上市條件的企業,也就是我們綠色產業培育的自主連鎖品牌鬆和食品以及鬆和農貿。”
而聽到黎衛彬的這句話。
並不算大的院子裡,一時間氣氛頓時就變得有些詭異。
鬆和縣是什麼地方?
一個總人口還不到100萬人的內陸小縣城。
就是這麼一個小地方,居然有三家企業具備衝擊上市的條件!
如果不是黎衛彬親口所說的話,誰敢相信?
就算是黎衛彬親口所說,包括幾位領導在內的眾人都有些懷疑,甚至認為這位黎書記是在故意嘩眾取寵。
實際上,就連陳正清聽到這句話也有點沒反應過來。
多少?
三家企業?
相比於鐘貴恒跟江衛平,陳正清作為淮陽市委書記,對鬆和的瞭解確實要多一些。
但是黎衛彬說的這個情況他也是第一次聽說,這如何讓他不吃驚,同時心底也有些忐忑,生怕黎衛彬是在故弄玄虛。
畢竟這個話一說出口,那可就要拿出真東西了。
果不其然。
黎衛彬說完,眾人耳側立馬就聽到了江衛平有些狐疑的聲音。
“三家?”
“小黎啊,你確定這三家企業都具備這個條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