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 第535章 開年再送一份大禮
其實不隻是在鬆和,而是在官場的任何一個角落,人事問題都是備受關注的焦點。
每一次成規模的人事調整,牽動的也不隻是無數利益攸關者的切身得失,也是作為領導掌控局勢和佈局工作的重要手段。
對於衛明在這次會議上丟擲來的幾個人事調整方案,爭論的聲音其實由來已久。
常委班子裡的眾人更是早就已經在私底下看過了相關的材料。
所以方案的內容,眾人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是對於鬆和市官場來說,這一次人員調整的幅度之大無疑有些超乎意料之外。
尤其是2月10號。
在經過組織推薦考察後,幾乎是緊隨著鬆和市的人事調整方案,淮陽市委突然再次下發了一連串關於調整鬆和市班子人選的決定。
比如:因為年齡問題,市委決定免去鬆和市委常委石文剛(宣兼統)、車鑫成(武裝)以及周曉清(政法)三人所擔任的現任職務。
與此同時。
任命朱木林為鬆和市委常委。
任命高原為鬆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任命馬文洪為鬆和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
任命李婷為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
任命王琳琳為市委常委。
此外,免去李素娥鬆和市委常委,副市長以及鬆和市經濟開發區黨委書記的職務,並任命其擔任福興縣委副書記。
在緊隨著召開的鬆和市代表會議上,決定由副市長陳曉華主持市政府常務工作,同時兼任市經濟開發區黨委書記。
而隨後的幾天。
鬆和市委組織部也相繼下發了幾條科級乾部調整通知。
其中包括:
任命柳江為柳南鎮黨委書記。
任命趙叢語為沙塘鎮黨委書記。
任命何誌剛為柳南鎮黨委委員、副書記,鎮長。
經此一輪調整,整個鬆和市委班子以及鄉鎮可以說是大換了一次血液,無疑也進一步加強了市委班子的領導。
畢竟同時調整的四位班子成員,清一色都是從鬆和市本地提拔或者調任,這種情況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罕見的。
這也足以說明鬆和市近幾年的社會經濟工作得到了淮陽市委的高度認可和支援。
然而另一方麵也產生了不少疑惑。
在這樣一個極為敏感的時期,淮陽市委大幅度加強鬆和市委書記黎衛彬對班子的掌控力和影響力,背後的意圖到底是什麼?
畢竟眼下整個鬆和市委班子裡麵,除了市紀委書記汪金波等少數班子成員以外,其餘的眾人幾乎清一色都是市委書記黎衛彬的人。
市長劉德林屬於務實型的乾部。
這位劉市長做人做事向來是彎中取直,對事不對人。
但是短時間內,顯然不可能跟市委書記黎衛彬對著乾。
副書記李富貴和常務副市長陳曉華就更不用說了,這兩位可以說是鐵杆的書記代言人,各自負責市委市政府的日常工作。
除此之外,市委組織部長衛明和宣傳部長高原都是黎書記提拔的乾部,更不可能跟市委的意見向左。
而這次新進常委班子的朱木林、李婷、馬文洪以及王琳琳四人。
在執行黎書記的意見方麵同樣是說一不二。
所以在這種情況,不少人都認為這背後很有可能意味著市委書記黎衛彬即將調離鬆和市。
……
“老馬來了,坐吧。”
書記辦公室裡。
招呼推門而入的馬文洪坐下來,黎衛彬的心情顯然還不錯。
起身親自給馬文洪這位新任市委辦公室主任泡杯茶,這才提及這次馬文洪提任市委辦公室主任的一些工作問題。
實際上黎衛彬也很清楚,這次市裡的認識動作幅度如此巨大,必然會引發一些議論和風波。
甚至就連他黎衛彬馬上就要調理鬆和市的聲音,幾乎是緊隨著各項人事任命公佈之後也如同雨後春筍地冒了出來。
不過此刻。
黎衛彬對這個問題的關注並不多。
自己是否調離鬆和市,年前跟陳正清談話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結論。
按照哪位陳書記的意思,這次他繼續留任鬆和市的可能性會非常大,現在等的就是省裡的意思。
“黎書記,該交接的工作高部長那邊都已經佈置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瑣碎的事情。”
對於自己這一次被破格提認為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馬文洪要說不激動是不可能的。
但是激動過後,心裡更多的則是責任和壓力。
隻不過人就是如此。
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到了一個位置就考慮一個位置該考慮的問題。
若乾年前,他馬文洪最大的想法就是在退休前能提任正科級,然後退休養老。
但是如今時過境遷,他馬文洪既然已經到了縣委常委這個位置,自然會有更高的追求。
畢竟在市委常委這個位置,以他還不到五十的年紀,未來並非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但是馬文洪心裡也比誰都清楚,自己能走到這個位置,包括當年提任縣教育局黨組織書記和局長的職務,眼前的市委書記黎衛彬可以說是最主要甚至唯一的決定性因素。
在縣教育局局長的位置上,他馬文洪不敢說是鞠躬儘瘁,但是也算得上是傾儘全力,任勞任怨了。
最起碼,全市的基礎教育改革工作在他馬文洪手上順利完成,而且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否則這一次關於他的推薦提名也不會得到市裡的通過。
“你老馬也是老機關了,市委辦公室主任這個位置不比在教育局,很多事情要顧及到方方麵麵。”
“這段時間你還是要加快工作進度,儘快把各項工作熟悉起來,進入到一個比較好的工作狀態。”
因為時間所限。
黎衛彬也並沒有跟馬文洪談太多,畢竟隻是一個例行的任職談話。
實際上,最近這幾天,他幾乎每天都在找人談話,包括新進的班子成員,調整的鄉鎮領導乾部等等。
辦公室裡。
等馬文洪離開之後。
黎衛彬點了根煙,起身走到窗戶麵前看著窗外的霧鬆,心底也說不上來是平靜還是沒有頭緒。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次撤縣設市引發的餘波其實還是太大了。
尤其是在人事問題上,很多人本能地認為撤縣設市之後,鬆和市的領導班子必然會發生極大的變化。
但是事與願違的是,不僅僅沒有任何變化,甚至這一次的人事調整恐怕還讓不少人都失望了。
然而站在他黎衛彬和淮陽市委書記陳正清的位置上來看,這種結果恐怕纔是他們最想看到的。
因為不管是從鬆和的發展來考慮,還是從淮陽市的穩定大局來考慮,未來的三到五年內,鬆和市都不能亂動。
這是一個原則問題,同樣是一個發展的需求問題。
……
二月二,龍抬頭。
陽曆2月26號這天,在副市長王琳琳和市委辦公室主任馬文洪的陪同下,黎衛彬調研考察了鬆和市全市的農田水利工程修繕施工情況。
在這一次考察中,黎衛彬針對鬆和市的綠色產業和農畜牧業發展做出了幾個重要的工作指示。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鼓勵各個行政村自籌資金創辦村辦企業。
圍繞這一條工作指示,市長劉德林隨即立馬就召開了市政府專題工作會議,研究和討論了關於成立豐水河農村商業銀行的問題。
豐水河農村商業銀行旨在通過統籌資金,撥付貸款助力鬆和市民營企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全市經濟工作上台階。
實際上關於這個問題黎衛彬已經在私底下讓市委市政府進行了多方論證,同時也諮詢了各種政策規定和法律方麵的資訊。
就目前來看,鬆和市的確已經具備了這個要求和資質,但是成立一家商業銀行影響重大,即使是黎衛彬也不敢拍胸脯保證一定能成功。
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在得知鬆和市的這個動作之後,江南省的有關部門竟然在第一時間就組織會議專門聽取了鬆和市的意見。
對於黎衛彬而言,省裡的這個動作自然相當於鬆了鬆和市一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