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 第781章 會議分歧
隨著組織部的一紙通知下達,一時間整個江南官場頓時變得風聲鶴唳起來。
畢竟事到如今,誰還看不出來此前的區縣乾部考察不過是個幌子,其背後真正的意圖在於地市領導班子的調整。
到了這一步,各地市的領導班子成員雖然不至於變成驚弓之鳥,但寢食難安卻是在所難免。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一朝權力在握,好不容易爬到了這個位置,誰都擔心手中的權力會突然被剝奪。
而這種擔憂也並非是空穴來風,畢竟每一次乾部調整,都意味著權力的重新分配和利益格局的變動。
官場有的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同樣不缺一夜之間淪為階下囚的真實寫照。
所以在曆次調整中,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成為被調整的物件。
好在這份通知下發後,省委組織部並沒有其他的大動作,反而變得格外安靜下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
越是透露出這種安靜,就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一般,越是讓各地市的領導班子成員心裡更加沒底。
表麵上大家依然按部就班地工作著,可私下裡各種小道訊息卻不脛而走。
有人猜測這次調整的力度會空前巨大,可能會涉及多個重要崗位的變動。
也有人覺得這不過是虛晃一槍,最終不會有太大的實質性改變。
但無論怎樣猜測,在正式的檔案和安排下來之前,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每個人都密切關注著組織部的每一個細微動作,哪怕是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流言滿天飛。
作為這次乾部調整的第一責任人,黎衛彬自然也接到了無數的電話。
“這種事情我看你還是不要打聽的好,知道的越多越麻煩,我現在是騎虎難下,帽子戴在頭上,想摘都摘不掉,恨不得馬上消失,也省的麻煩纏身。”
“不過話說回來,你蕭書記向來就是穩坐釣魚台,這個事情跟你可沒什麼關係吧?”
“你先彆管跟我有沒有關係,差點被你帶進溝裡去了。”
“我怎麼聽著你現在像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掌控一省地市班子調整的大事情,怎麼到了你黎部長這裡就成了騎虎難下了。”
電話那頭。
聽到黎衛彬自嘲了一通。
蕭晏明自然是毫不客氣地打趣回來。
不過開玩笑歸開玩笑。
蕭晏明還是能理解黎衛彬的處境的。
掌控一省地市領導班子調整看似風光無限,但是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僅僅是想一想就令人頭皮發麻,更彆說親自操刀上陣。
隨著多地乾部接連被調整,如今整個江南官場都是膽戰心驚,黎衛彬背負的罵名可不少,他何嘗不知道這其中的艱難與風險。
聞言黎衛彬在電話這頭也隻能連連苦笑。
實事求是地說,真實的情況遠比外人知道的更加複雜。
這次乾部調整工作,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到一方的發展,所以每一個提名和任命都必須慎之又慎。
畢竟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到時候自己就成了眾矢之的。
即使背後有易至卿支援,但是如果真的哄出了不可調和的重大問題,到時候恐怕易至卿也未必保得了他。
“行了蕭大書記,我看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種事情看似風光實則如履薄冰。現在各方都在盯著,稍微有點偏頗就會被無限放大。”
“我也懶得跟你嚼舌根了。”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黎衛彬才結束通話了電話。
但是在掛電話之前,蕭晏明卻突然給他提了個比較意外的建議。
兩人不隻是當年培訓班的同學,還是相交多年的朋友,可以說是私交甚篤,黎衛彬自然不懷疑蕭晏明這個提議的用意。
然而對於蕭晏明提出來的讓他主動申請下放到地方去的建議,黎衛彬卻很難認同。
並不是他貪戀權勢,捨不得常務副部長這個職務帶來的權力,而是有些事情真的不可為。
當下江南地方乾部調整工作剛剛才告一段落,他黎衛彬作為主要的操刀人和政策執行人,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這個時候他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的退路可言。
要麼高歌猛進,趁勢而起。
要麼調離江南。
前者並沒有太多的可能,畢竟他提任正廳級才剛剛一年時間,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進步的空間。
而調離江南…又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相比之下,反而是張維清讓他去乾部二局更加切合實際一些。
……
3月底的江南,街頭上已經漸漸多了一絲綠意。
道路兩旁的柳樹抽出了嫩綠的新芽,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街邊的小花壇裡,各種不知名的花兒也開始打苞。
行人如織,穿著也變得輕薄起來,不再像冬日那般臃腫。
就連稚童臉上都洋溢著愉悅的笑意,享受著這暖春的和煦。
28號一大早。
省委正式接到了辦公廳關於徐仲遠同誌將於4月7號抵達江南開展工作視察的通知。
這一次整個視察行程共計3天時間,4月7號視察工作組抵達後,當天上午會聽取江南這邊安排的工作彙報,緊接著當天下午將會前往容城市經濟開發區視察。
而4月8號一早,視察工作組就會離開容城市前往淮陽,中途會在黃江市的光伏產業園做短暫的停留。
而抵達淮陽後,視察工作的考察專案一共有兩個:一個是視察淮陽科創園區,一個則是前往鬆和市跟豐水縣,瞭解三地共建城市副中心以及區域一體化協作方麵的東西。
然而此刻。
位於省委會議室內。
原本會議議題是討論怎麼安排這一次接待視察工作組的問題。
結果幾位領導之間卻因為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比較大的分歧,而分歧的焦點就在於容城市市長的人選上麵。
此時,會議室裡正在發言的是省委常委,副省長陳中和。
“讓黎衛彬去容城市,資曆上倒是沒有問題,不過這麼年輕的省會城市市長可是開了先河啊。”
“我們省內倒是不要緊,就怕傳出去外麵的輿論壓力太大,從乾部培養的角度來看,這種安排對年輕乾部的發展和成長也不利嘛。”
會議室裡。
隨著陳中和的發言結束,眾人頓時也陷入了沉默之中。
就連這一次大力推薦黎衛彬出任容城市市長的省委秘書長陳正清也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因為就連他也不得不慎重考慮陳中和說的這種可能。
不錯!
黎衛彬不管是論資曆還是論能力,都足夠出任這樣一個職務,但是如果真的讓他去容城市擔任市長的話,恐怕輿論上的壓力的確會很大。
33歲的省會城市市長!
這可不隻是開了先河那麼簡單。
黎衛彬真要是上任的話,恐怕第二天就會成為網際網路上的明星市長。
所以這麼做,無異於把黎衛彬推到風口浪尖之上,同樣也是把整個江南的組織工作放在火堆上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