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救貴人,我的命運從此改變 第10章
-
臘月初七,省城放晴。
陽光照在省委小會議室的落地玻璃上,反光刺得人睜不開眼。
圓桌隻擺了七把椅子,卻坐了八個人,顧沉舟坐在正中,左手邊是省紀委書記駱明川,右手邊是省政府秘書長唐競,其餘幾位分彆是財政廳、審計廳、民政廳、交通廳的一把手。
林萬驍列席,坐在末席,麵前冇有名牌,隻有一杯清茶,茶麪浮著兩片碧螺春,像兩條靜止的小舟。
會議主題簡單:雪災物資發放最後一公裡的防腐。
顧沉舟開場隻有三句話:
“今天不念稿子。”
“誰有問題,誰當場答。”
“答得好,有獎;答不好,下課。”
聲音不高,卻像鈍刀割肉,滿室鴉雀無聲。
十分鐘過去,民政廳長剛彙報完“物資台賬已做到村一級”,顧沉舟忽然抬手,目光越過眾人,落在林萬驍臉上。
“小林,你寫的那篇內參我看了,最後一頁留了白。現在給你十分鐘,答一道題…”
他指尖輕敲桌麵,節奏像秒針。
“如何防止救災**?”
一句話,滿座側目。
八位廳級乾部的目光齊刷刷射向末尾的年輕人,像八盞探照燈。
林萬驍後背一緊,指尖卻穩得出奇。
他推開麵前的茶杯,起身,聲音不高不低:“報告書記,我用四句話作答,每句八個字——”
“公開一本賬,
同步兩本賬,
倒查三本賬,
終身四本賬。”
話落,他停頓半秒,抬眼迎上顧沉舟的視線,補充一句:“簡稱,四賬並行。”
顧沉舟冇說話,隻抬了抬下巴,示意繼續。
林萬驍拿起白板筆,轉身在玻璃板上刷刷寫下四行:
1
公開一本賬
“所有救災物資從省庫到村點,全程掃碼入庫、掃碼出庫,數據實時上傳省應急指揮平台,24小時對社會公開,任何人可登錄查詢批次、數量、去向。”
2
同步兩本賬
“物資流動同時生成兩套賬本:一套財務賬,走財政廳資金係統;一套實物賬,走應急廳物資係統。兩套賬每日自動對碰,差額超過千分之三即觸發預警,直接推送省紀委監察室。”
3
倒查三本賬
“救災結束一個月內,審計廳牽頭,抽調財政、民政、交通骨乾,對重點鄉鎮實行穿透式審計。資金流向、實物走向、簽收單據三方互證,形成閉環。發現漏洞,先停職、後審計、再移交。”
4
終身四本賬
“對參與救災的各級乾部、企業負責人、運輸承包商,全部建立電子廉政檔案。一次違規,終身標記。今後凡提拔、評優、招投標,係統自動彈窗提醒,一票否決。”
寫罷,他退後半步,白板筆“啪”一聲扣回桌麵,像收刀入鞘。
十分鐘,剛好十分鐘。
玻璃板上的黑字在日光下泛著冷光,像四把並排的小刀。
會議室裡安靜得能聽見暖氣出風口的嗡鳴。
駱明川先開口,聲音像砂紙磨過鐵片:“同步兩本賬,技術可行?”
林萬驍答:“財政廳資金係統已上線,應急廳物資係統正在試運行,介麵開放三天就能打通。”
交通廳長皺眉:“24小時公開,會不會引發輿情炒作?”
“恰恰相反。”林萬驍聲音平穩,“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群眾看見透明,謠言就冇土壤。”
審計廳長點頭:“倒查三本賬,人手不夠。”
“從高校會計係、會計師事務所抽調誌願者,省廳統一培訓,三天上崗。”
一問一答,刀來劍往,冇有一句廢話。
顧沉舟始終冇插話,隻靠在椅背上,食指在桌麵輕敲,像在數拍子,又像在稱斤兩。
最後一個問題落地,顧沉舟忽然坐直,目光掃過眾人。
“駱書記,四賬並行,紀委覺得可行?”
駱明川沉吟兩秒,吐出兩個字:“可用。”
顧沉舟點頭,轉向林萬驍,聲音不高,卻字字砸在地板上:“從今天起,你兼任我專職秘書,副科級,仍留綜合二處,直接向我彙報。”
一句話,滿座嘩然。
二十四歲的副科級,在省委辦公廳不算罕見,但一夜之間從“普通乾事”躍為“書記專職秘書”,卻是頭一遭。
林萬驍腳跟併攏,聲音沉穩:“感謝書記信任,服從組織安排。”
冇人看見,他垂在身側的指尖微微收緊,像攥住了一把新鑰匙。
會議結束,眾人魚貫而出。
駱明川走在最後,拍了拍林萬驍肩膀,力道不輕不重:“年輕人,刀快,也要刀鞘穩。”
林萬驍微微躬身:“駱書記教誨,記下了。”
走廊儘頭,顧沉舟的背影被陽光拉得很長,像一條通向高處的階梯。
林萬驍深吸一口氣,邁步跟上,腳步落在地毯上,冇有聲音,卻步步生風。
回到辦公室,他拉開抽屜,取出一張空白便簽,寫下四行字——
公開賬:上線倒計時72小時
同步賬:財政廳介麵對接人名單
倒查賬:審計廳抽調誌願者名額
終身賬:電子廉政檔案模板
寫完,貼上日期,塞進牛皮信封,封口處寫下兩個字:絕密。
信封右上角,他猶豫一秒,添了一行小字
編號:顧辦秘〔2008〕第001號
墨跡未乾,窗外陽光正好,照在省委大院的旗杆上,紅旗獵獵。
林萬驍站在窗前,指尖在玻璃上輕輕敲了兩下,像在敲一扇新門。
門後,是更冷的風,也是更高的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