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賣家業?反手打造最強軍工 第25章 王強的要求
“訂單不急,我們的昆侖i發動機生產線太過老舊,想要生產昆侖iii發動機需要對它進行一次全麵的升級。”
“樣機的話,我們暫時還隻有這一台樣機,最快也要明年3月份才能給你們提供樣機做測試。”
“另外提前和您說下,這個發動機的造價可不便宜。”
正所謂工慾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靠以前的純手工生產線生產昆侖iii發動機,彆說外銷了,甚至不能滿足自己未來‘八翼天使’的需求。
“多少錢?”
“由於采用了大量的新技術,所以它的造價達到了5000萬一台!”
“5000萬?確實不便宜。”
聽到這個價格,王強猛地鬆了一口氣。
這個售價雖然遠超al31f發動機330萬星元的售價,但是那個發動機可是幾十年前的產物。
而作為對比,星條國的f119-pw-100發動機的采購價可是達到了1200萬星元,也就是8400萬元。
昆侖iii不但比f119效能更高,價格還便宜了三分之一!
想到這裡,王強麵色凝重道:
“不論你用什麼方法,把價格給我降到4000萬以內!你們的生產線由我們替你們出資建設,需要什麼裝置你給我列個清單!務必不能耽誤昆侖iii的量產工作。”
“另外,我剛才說派一個班的士兵有些保守了,以後這裡的安全就全部由我們軍部接手。”
聽到這個條件,秦墨立馬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在他規劃中,可是要把發動機生產線建成一個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發動機年產量至少要達到600-800台,如此一來僅生產線的建設成本至少要50億。
王強的提議,看似是讓秦墨降價,但是一個工廠就完全彌補了他的所有損失。
當然,未來軍部的采購數量能超過500台,那麼對軍部而言就是賺的,如果達不到500台,那麼單台成本甚至會超過5000萬。
所以對秦墨而言,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賠。
丟擲研發成本,單台發動機實際成本才2200萬左右。
至於研發成本……額,僅有500公斤黃金外加不到8億的現金。
這個成本對於航空發動機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更何況,一旦生產工藝成熟,生產成本還會大幅下降。
王強走時雖然沒有拿到發動機的樣機,但是卻拷貝了一份發動機的所有引數和實驗資料、視訊。
也就是在他剛離開不到五個小時的時間,秦墨的公司也迎來了一個合成防空營的駐防。
看著數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秦墨嘴角泛起了一絲笑容。
這該死的安全感!
有了這些士兵,就是一個蒼蠅也彆想飛進來。
……
與此同時,404研究所內。
太行10總設計師劉國棟看著實驗室資料屏上跳動的刺眼的紅色警報,眼神變得黯淡。
太行10b的第37次高空模擬試車實驗再次失敗。
“還是材料的問題,新型合金依舊沒能抗住三千多度的高溫,現在葉片都熔成渣了。”
材料組的章安誌攥著斷裂的單晶葉片,直接泛白,“定向凝固工藝已經做到極限了,除非...除非能引進國外的真空裡新裝置。”
“說什麼夢話!”
一旁的太行10副總工任正卿突然拍案而起,“裝置卡脖子又不是一天兩天,我就不信沒有國外裝置我們就造不出屬於我們大夏的航空發動機!”
“小林,你們結構組給我重新設計一版冷卻通道,老子就不信了,一清二白的年代我們都搞出核彈,一個小小葉片材料就能把我們給難住了!”
被稱為‘小林’的是一名三十多歲男子,隻見他心灰意冷道:
“我們組設計的八版冷卻通道設計都掐在氣膜冷卻效率上,理論上0.3mm的冷卻氣模能降低150k溫度,但剛才的實際測驗中,由於渦輪千葉複雜曲麵的氣流分離效應,氣膜厚度不均勻度超過40%,熱端部件溫度場根本控製不住。”
一旁負責燃燒室結構的一名中年男子同樣麵露苦澀:
“還有燃燒室,燃燒不穩定引發的高頻振動問題始終無法解決,現在連震動模態頻率都測不準……”
聽著眾人不停的丟擲新的問題,劉國棟眼神變得空洞迷茫:“或許…我們一開始的設計路線就是錯的,難道要推翻重來,重新梳理技術路線?”
從上一代的太行10a開始,太行10發動機就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陷,不得已之下大夏空軍隻能又向鋼鐵聯盟繼續采購al31f發動機。
這讓整個研究所的人心中都憋著一口氣。
隻是沒想到四五年時間過去了,太行10b的進展依舊不儘人意。
任正卿聞言強打起精神,重重的拍了拍劉禹錫的肩膀:“老劉,這可不像你,那麼多的失敗我們都經曆了,多這一次又算得了什麼!”
說罷又用鼓勵的眼神對著大家說道:“同誌們,正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一次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什麼,大家整理下這次失敗的原因,三天後我們再開個研討會,說不定集思廣益下,問題就解決了呢。”
麵對任正卿的鼓勵,大家再次打起精神:“沒錯,我們定要研製出屬於我們大夏的大推力發動機!”
就在這時,實驗室的大門突然被推開,劉國棟的助理快步走了進來:
“劉總工、任總工,空軍裝備部發來通知,要求你們二位現在進京開會,直升機已經在外麵等著了。”
劉國棟聞言一愣:“他們有說是什麼原因沒?”
助理連忙搖頭道:“隻是說重要機密任務,要求您二位立刻出發。”
聽聞空軍裝備部這麼著急,劉國棟來不及脫掉身上的破舊的白色大褂,對著眾人叮囑幾句後,便帶著任正卿匆匆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