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賣家業?反手打造最強軍工 第55章 手機協會內的討論
“準備讓我們什麼時候過去?”
想到尼亞美最近動蕩不安的局勢,秦墨關心問道。
“越快越好,最好春節後就出發!”
自從官宣j22試飛後,星條國在海外的小動作越來越多。
大夏在海外特彆是黑洲的重要資產,都遭受到了所謂的恐怖襲擊。
“行,交給我吧,我趁著這段時間讓公司給他們弄點‘玩具’。”
秦墨點點頭道。
雖然尼亞美的軍隊裝備落後,但也不是僅靠百十號人和幾把槍就能搞定的。
所以秦墨準備為他們搞點易攜帶的大殺器。
兩人又敲定一些細節後,王強便告辭而去。
秦墨這纔拿起赤誠科技的資料看了起來。
赤誠科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是一家國營拖拉機廠,後來企業改製變成了私人企業。
它主要的收入來源是bz06步戰車和ys95裝甲運輸車,去年這兩款裝備共為他們帶來了52億的營收。
對於這兩種裝甲車,秦墨倒無所謂,反正陸軍已經不會再采購了。
秦墨最為看中的是他們公司的700多名科研、技術人員以及製造裝甲車的經驗。
有了這些,秦墨隻需要兌換相關技術,很快就能把相關產品生產出來。
就像是當時秦氏航空生產航空發動機一樣。
有了生產線和技術工人,三個多月就生產出來了發動機。
……
就在秦墨琢磨赤誠科技的同時。
整個數碼界已經瘋了。
為何?
因為繁星q1手機僅用了三小時便銷售了200萬部手機,準確的說是201萬部,那1萬部是‘八翼天使’聯名款繁星q1pro。
這個資料堪稱喪心病狂!
即便是水果、四星都做不到這一點。
特彆是繁星q1pro款,這次的發售竟然引起了上百萬人哄搶。
其在二手市場上未拆封的價格已經高達2萬元,即便如此仍舊一機難求。
當然,對於繁星科技(已經獨立出去)的公告,大部分人都是半信半疑。
照這個形式下去,一年豈不是能賣一兩億部?
彆說是國產手機了,就是四星、水果也很難做到一個機型的銷量破億。
而且它們還都是全球範圍內發售,繁星手機僅僅是在大夏發售。
對於外界的質疑,繁星科技對此並未回應,而是高調宣佈,一個星期後將會發售第三批次200萬部手機!
對此,外界再次一片嘩然。
就在眾人將信將疑之際,亞迪電子的一個公告徹底坐實了繁星科技銷售資料的真實性。
在公告中,亞迪電子宣佈再次接到了繁星科技的一筆2000萬部手機代加工訂單。
這時大家纔不得不相信繁星科技公告的真實性。
畢竟沒有這個銷量,是肯定不敢下這麼多訂單的。
然而這個公告最為受傷的卻是黃牛。
繁星q1首次銷售的火爆,使得黃牛看中了商機,他們加價200收的手機甚至能加價600-800對外出售。
但是沒想到繁星科技那麼生猛,這次竟然直接下定了2000萬部手機。
這意味著用不了多久,繁星q1手機將會在市場泛濫,無需搶購便可以隨意購買。
一時間黃牛手中的手機價格暴跌,加價幅度從原來最高的800直接降到200。
京都。
手機協會會議室內,此刻會議室內氣氛沉悶,煙霧繚繞。
“黃口小兒,欺人太甚!我看他就是一點沒把我們手機協會放在眼裡!”
副會長付長青麵色鐵青的用右拳重重的捶在了桌麵上。
“就是,他們連會費都不願意交,我看就是想獨立門戶。”
藍廠手機代表跟著附和道。
可以說,這次繁星手機的定價,最為受傷的就是國產手機品牌。
反倒是四星和水果公司,他們有一大批忠實鐵粉,受到的影響反而較小。
“對於這種不守規矩的企業,我建議要嚴厲製裁他們以作殺雞儆猴,不然大家都有樣學樣,把我們的手機協會置於何地?”
聯箱代表同樣點頭同意道。
“沒錯,手機協會讓我們大家都有錢賺,繁星科技不但不感恩,反倒掀桌子砸鍋,士可忍孰不可忍!”
“他難道想看到我們手機行業和其他行業一樣嗎?到時候大家都沒利潤,哪還有錢搞研發?不搞研發怎麼追上國外技術?所以我說他這種行為就是破壞民族企業的未來。”
“我們公司有一萬多員工,都照他這樣賠本乾,這一萬多人誰來養?他嗎?他養得起嗎?”
“……”
一時間會議室內群情激奮。
似乎秦墨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
看著不停討伐秦墨的各個廠商代表,會長賀明哲嘴角泛起了一絲笑容,“看來大家對繁星科技都很不滿,那大家覺得應該如何處罰他們?”
“我認為既然他們不交會費,應該把他們從我們手機協會除名!凡是我們手機協會的企業,禁止與其一切合作!”
“好主意,他們使用的線性馬達是天峰科技的,他們的電池是萬向能源的,他們的電路板是維維科技的,這些企業都是我們手機協會的成員,隻要從這方麵掐斷他們的貨源,他們將會無貨可賣!”
“不妥,同類產品在國內外有很多,非常容易找到替代品,所以要卡脖子就要從核心零部件開始,比如記憶體、晶片!”
“可是那些老外不一定會答應我們的條件,畢竟對他們來說,哪有生意不做的道理。”
“我們一家企業自然沒有資格和他們談判,但是我們手機協會有這個資格!畢竟相對於得罪一家企業和得罪整個大夏手機企業,我相信他們肯定能做出正確選擇!”
“沒錯,隻要我們抱團,就是高通也要尊重我們的意見,不然我們全行業抵製他們的產品!”
眾人越說越起勁,似乎已經看到了繁星被全球封殺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