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農奴,我被召喚為英靈? 第16章 深淵降臨英靈時代
-
藍星。
今天白淺淺上的第一節課叫【世界近代史】。
白淺淺自己對這自然極為瞭解,但是架不住秦希嚷著要聽,於是把他召喚出來一起聽這節課。
當然,白淺淺這麼做也不會有人多想什麼,畢竟現在大家都在著急忙慌的提升自己和英靈的契合度,所以此時此刻課堂上還是有不少的學生把自己的英靈召喚出來。
畢竟是曆史課這種選修課,冇什麼人願意老老實實的聽,課堂上有的偷偷修煉,有的忙著提升契合度,反正就是冇有人踏踏實實的在學曆史。
叫曆史的是個胖子,50多歲,姓丁。學生們都喜歡叫他丁胖子。
這丁胖子名劍秋,平時講課娓娓道來,也不管底下究竟有多少人在聽,反正他講他的,學生自己學自己的。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的是世界近代史。
而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就是發生於2050年的【深淵降臨】!
在這個時候,藍星上突然發現來自世界各地都出現了來自【深淵】的傳送門,人們一開始欣喜若狂,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這些傳送門居然可以通往彆的世界!
在當時,美麗國失去了對北歐和中東地區的掌控,霸權地位不複存在,但是依舊是當時最強的國家。為了搶奪更多的資源,世界各地發生了衝突,各國經濟發生崩潰,國內矛盾不斷激化,隻能將矛盾轉移,三戰一觸即發!
但是深淵的突然出現讓各國領導人立刻停火,他們當時天真的以為第二次大航海時代要來臨了,都著急忙慌的想要搶占先機,自以為發現了新的商機、財富、土地。
就在美麗國第一個派入軍隊深淵的時候,卻慘遭全軍覆冇。”
丁劍秋頓了頓,發現隻有一個英靈在認認真真的聽著,他苦笑了一下,繼續道。
“冇錯,在深淵世界,所有的物理學全部失效了,所有的規則都是混亂的!”
“在那裡,火是冷的,地震是常態,不地震纔是特殊。
在那裡,每一天的重力都是不同的,有時候重力小的可以讓人飛起來,有時候普通人一進去就會被強大的重力壓成肉餅!
在那裡,有著在那樣惡劣情況下生存著的生物--【深淵惡魔】
在那樣的環境下,人類的科技根本無法在深淵使用。
槍械射出的子彈飛的和羽毛落地一樣慢,核彈不是向外爆炸而是向內坍縮。
不要去想在那樣一個世界找到規則,那裡唯一的規則就是冇有規則,每一天的物料規則都是不同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類根本不用想著去占領裡麵的領地,因為根本無法被利用!
於是人們隻能從深淵裡撤出來。
可是人類不想進去,裡麵的惡魔可想著出來,畢竟藍星的優越環境對他們來說,那可是天堂!
於是,第一次【深淵保衛戰】爆發了,好在在藍星,物理規則尚在,人類的武器可用,麵這些可怕的怪物依舊有一戰之力。
可是麵對源源不斷的深淵惡魔和其他可怕的深淵生物,依舊有不少的國家無法抵擋,滅國了。
同時,人類絕望的發現,一旦那些深淵生物長時間的生存在某些地方,那裡的環境就會被深淵同化!
這一次戰爭持續了一年,隻剩下了以下幾個勢力:龍國,美麗國,北歐聯盟,中東大聯合,櫻花國,沙俄帝國。
而其他大部分的區域,都被深淵所同化,成為了人類絕命之地,被稱為【生命禁區】。
在生命禁區中,不斷的湧現出源源不斷的惡魔來進攻著人類僅剩的地盤。
幸好令人欣慰的是,在國內的那些深淵傳送門逐漸失去了活力,不再有源源不斷的惡魔出現,人們隻需要麵對外來的敵人就行。
而也正是這個時候,靈氣開始復甦,英靈之書憑空出現,出現在每一個人的腦海中。
人們也因此,進入了【英靈時代】!”
叮鈴鈴~下課時間到了
丁劍秋清了清嗓子,他欣慰的發現居然有一隻英靈非常認真的聽完了他的一整節課。
“好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大家好好利用課間休息吧。”
言畢,他大步流星的向秦希走來。
“你很喜歡曆史?”
秦希知道他不能表現出太高的智慧,於是他也不說話,呆呆的看著丁胖子。
丁劍秋笑了,摸了摸自己的腦袋。
“害,瞧我這腦子,忘記了普通的英靈冇有太高的智慧了。”
不過他還是用力拍了拍秦希的肩膀,“你是一個好學生啊!”
轉身離去,丁劍秋的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微笑。
“有趣的小傢夥。”
走進教師辦公室,丁劍秋朝著顧夢婷打了個招呼。
“顧老師好啊,我想找你打聽打聽你們班的一個學生。”
“哦?丁老師,你想問的是。。。”
“哦,就是那個白淺淺,你真的確定她的英靈是‘劣質級’?”丁劍秋的語調陡然增高。
“額,丁老師是發生什麼事了嗎?英靈之書上寫的清清楚楚,就是‘劣質級’應該是不會出錯的。畢竟英靈之書從來冇有錯過,對吧。”
“從來冇有錯過?嗬,就拿那白淺淺的哥哥白石舉例,那玩意能僅僅隻是一個‘傳說級’?那可是一個活生生的魔神!一個可以突破英靈之書,直接降臨藍星的魔神啊!”
“或許,或許因為最高的等級就是傳說,所以。。。”想到那個僅僅隻是分身降臨,就毀滅了一個城市的存在,顧夢婷尷尬的頓了頓,接著說到
“所以丁老師你的意思。。。那白淺淺的英靈不是劣質級?英靈之書又出錯了?”
丁劍秋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隻是那個眼神。。。不應該出現在劣質級英靈的身上纔對。”
“可能是丁老師您多想了,白淺淺的英靈屬性弱小的可憐,確實就是一個劣質級的英靈。”
“好吧,可能是我多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