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開局怒懟李世民:這太子我不當了 > 第278章 廢庫失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開局怒懟李世民:這太子我不當了 第278章 廢庫失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王博立刻接話:“庫房年久失修,卷宗堆積如山,偶爾遺失一些,或者被蠹蟲蛀毀一些,也是常有事。

就算萬一…走了水,那也是意外之災,誰能預料?”

幾人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冰冷眼神。

“手腳需乾淨利落,更要快。”崔仁師最終定調,“找可靠的人去辦。至於杜構……他既然這麼想查,就給他找點彆的事做。

禦史台那邊,不是有幾個愣頭青嗎?找個由頭,讓他們參劾杜構在慈州任上‘賬目不清’、‘用人唯親’,不必指望能扳倒他,隻需攪亂視線,讓他疲於應付即可。”

“妙!”盧承慶撫掌,“雙管齊下,讓他杜構首尾難顧!看他還有多少精力去翻舊賬!”

密室內燭火跳躍,將幾人陰沉的麵孔映照得晦暗不明,一場針對東宮和新政核心乾將的暗流開始洶湧。

……

次日,尚書省值房內,杜構果然遇到了新麻煩。

先是兩名禦史台的監察禦史,手持公文,麵色嚴肅地前來詢問杜構在慈州任上的幾筆賑災款項的具體用途和幾名佐貳官的任命情況,語氣雖客氣,問題卻極為刁鑽細緻,隱隱帶著質詢的味道。

杜構心中雪亮,這是對方的反擊開始了。他麵色平靜,一一作答,所有賬目、任命皆合乎規程,並無錯漏。

他甚至在回答間隙,反問禦史為何突然關心起地方尋常政務,令兩名禦史略顯尷尬,隻得敷衍說是例行抽查。

送走禦史,杜構尚未坐定,那名王主事便急匆匆趕來,一臉惶恐地稟報:“杜右丞,大事不好!存放舊檔的廢庫……昨夜走水了!”

杜構心中猛地一沉,麵上卻不動聲色:“走水?情況如何?可有人員傷亡?”

“回右丞,火勢不大,發現得早,隻燒燬了西北角一小片卷宗,幸未傷人。隻是……”王主事偷眼瞧著杜構的臉色,“隻是初步清點,燒燬的似乎……恰好有部分河北道貞觀年間的舊冊……”

果然來了!動作好快!杜構指尖微微一顫,一股寒意自心底升起,隨即化為更堅定的怒火。他們竟敢焚燒朝廷檔案!

“可知因何起火?”杜構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初步勘查,似是……似是燭火傾倒,引燃了堆積的廢紙。”王主事低頭回答,語氣惶恐卻流利,像是早已準備好的說辭。

“燭火?”杜構目光銳利地掃過他,“廢庫夜間並無人員值守,何來燭火?看守老吏何在?”

“那老吏……那老吏昨日傍晚被髮現醉倒庫房附近,現已收押待審……是他失職,竟私帶火燭入內……”王主事的聲音越來越低。

一切都“合情合理”,一個完美的意外,一個現成的替罪羊。杜構知道,再追問下去,也絕不會查到任何指向世家的證據。

“既如此,嚴加審訊那老吏,查明真相。受損卷宗,仔細清點造冊,上報尚書仆射。”杜構淡淡吩咐,彷彿這隻是一起普通的意外事故。

王主事如蒙大赦,連忙躬身退下。

看著王主事離開的背影,杜構的眼神徹底冷了下來。對手的狠辣與果決,超出了他的預料。他們不惜縱火焚燒國家檔案,也要阻止他查下去!這意味著,那些舊檔中隱藏的問題,恐怕比他目前發現的還要嚴重得多!

幸好,最重要的部分,已被他提前一步“偷”了出來。

但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和小院的那些卷宗,可能都已不再安全。對手這次是燒庫房,下一次,會不會直接針對他這個人?

他必須更加小心,也必須更快地整理出確鑿的證據。

……

東宮。

李承乾也很快收到了尚書省廢庫失火及禦史詢問杜構的訊息。

內侍詳細稟報了情況,包括燒燬的恰好是河北道舊檔,以及老吏醉酒的巧合。

李承乾聽完,沉默了片刻,嘴角卻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

“狗急跳牆了。”他輕聲道,“他們越是如此不擇手段,越是證明杜構查到了要害,也證明孤調閱舊卷宗,打中了他們的七寸!”

他非但冇有氣餒,反而因為對手的激烈反應而更加確信自己方向的正確。

“傳孤的話給杜構,”李承乾對心腹內侍吩咐,“‘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讓他不必理會跳梁小醜,專心做事,孤信他。

此外,增派一隊絕對可靠的東宮侍衛,便衣護衛杜構及其家小安全。

再調一隊人,暗中看守他存放重要物證的小院,晝夜不息,任何人膽敢靠近窺探,一律拿下!”

“是!”內侍凜然遵命。

李承乾又拿起一份屬下剛剛整理好的摘要,上麵羅列了近年來反對清丈田畝、覈查戶籍最為激烈的官員名單及其言論。

他的目光在一個個名字上掃過,其中不乏五姓七望出身的官員,也有一些看似中立、卻每每在關鍵議題上為世家張目的清流。

“想用彈劾和意外來攪亂視線?孤便讓你們自顧不暇。”李承乾冷笑,提筆在一份空白的奏疏上寫了起來。

他並未直接攻擊那些世家代表,而是采納了魏征穩中求進的策略,從另一個角度切入。

他當即上書李世民,首先高度肯定了貞觀以來吏治清明的巨大成就,隨後筆鋒一轉,指出隨著承平日久,地方政務日益繁雜,某些地區或因官員更迭、或因天災**,導致舊有檔案難免有所散佚損毀。

建議李世民下旨,令秘書省、尚書省、吏部、戶部協同,對全國重要檔案,尤其是田畝、戶籍、考課等相關核心卷宗,進行一次全麵的清查、整理和備份,以防因保管不善而遺失重要國政資料。

同時,可藉此機會,將曆年政策爭議之要點彙編成冊,供朝廷參考,彰顯李世民兼聽則明、洞悉政務之聖德。

一份奏疏寫得可謂是冠冕堂皇,完全出於“保全國家檔案、總結施政經驗”的公心,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