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收音機廠,你讓我造相控陣? 第63章 清江塑料製品廠
-
火車在夜色中穿行,車廂裡的乘客大多已經入睡。
上鋪傳來輕微的鼾聲,混雜著火車車輪與鐵軌撞擊的有節奏聲響。
王紅林翻來覆去睡不著,他側身看向下鋪的林濤。
廠長正靜靜地躺在那裡,雙手枕在腦後,望著車廂頂部昏暗的燈光。
“濤哥,你說咱們這次真能找到那個造假的廠子嗎?”
王紅林壓低聲音問道。
“會找到的。”
林濤的回答很簡單,卻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
火車經過一個不知名的小站,短暫停靠。
站台上稀疏的燈光照進車廂,在林濤臉上投下斑駁的影子。
幾個揹著行李的旅客匆匆上車,在過道裡尋找著自己的座位。
一個抱著孩子的年輕婦女從他們身邊經過,孩子在懷裡哭鬨著。
婦女輕聲哄著,臉上滿是疲憊。
這是那個年代最常見的景象,為了生計奔波的人們,在綠皮火車上度過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
的中年女人,她機械地撕著每張票的一角,然後揮手示意旅客通過。
這趟去清江的列車是慢車,車廂更加擁擠。
硬座車廂裡坐滿了人,過道裡也站著不少乘客。
林濤他們的鋪位在車廂中段。
對麵坐著一個皮膚黝黑的中年男人,從口音聽起來是南州那邊的。
他正在跟旁邊的乘客聊著什麼生意上的事情。
“現在南邊的生意好做啊,什麼都缺,什麼都有人要。”
那個男人壓低聲音說道。
“我這次去北方采購一批貨,回去能賺不少。”
王紅林豎起耳朵聽著,偶爾跟林濤交換一個眼神。
列車緩緩啟動,窗外的景色開始變化。
從武漢的工業區,到湖北的農村,再到湖南的丘陵。
每一處風景都在訴說著這個國家的多樣性。
第三天的上午,列車經過一片茶園。
綠油油的茶樹整齊地排列在山坡上,幾個戴著草帽的農民正在采茶。
陽光透過車窗灑在他們身上,構成一幅寧靜的田園畫麵。
“濤哥,你看那邊。”
王紅林指著窗外。
遠處的山坡上,可以看到一些高大的樹木,樹乾筆直,葉片濃綠。
那些樹看起來跟北方的樹種完全不同,帶著一種南方特有的茂盛。
“那是什麼樹?”
王紅林好奇地問道。
“樟樹。”
林濤看了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火車繼續南行,窗外的景色越來越帶有南方特色。
竹林、稻田、小河,還有那些白牆黑瓦的農舍,都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獨特韻味。
傍晚時分,列車進入南州境內。
空氣變得更加濕潤,帶著一種特殊的甜腥味。
夜幕再次降臨,車廂裡的燈光顯得更加昏暗。
許多乘客已經開始準備休息,有的人用衣服當枕頭,有的人乾脆靠在椅背上打盹。
對麵那個南州口音的男人還在跟人聊天,聲音壓得很低,但在安靜的車廂裡依然清晰可聞。
“現在做什麼都要快,市場變化太快了,今天這個賺錢,明天就可能不行了。”
“是啊,我聽說現在有些廠子專門仿製名牌貨,成本低,利潤高。”
另一個聲音附和道。
王紅林的身體明顯緊張了一下,他看向林濤。
林濤依然平靜地看著窗外,彷彿冇有聽到這些對話。
但王紅林注意到,他的手指在無意識地輕敲著座椅扶手,那是他思考時的習慣動作。
深夜時分,列車經過一個個小站。
每次停靠,都會有人上車或下車。
月台上昏黃的燈光照亮了一張張疲憊的臉龐,這些都是為了生計而奔波的普通人。
王紅林終於熬不住,靠在座椅上睡著了。
他的呼吸聲很輕,偶爾會因為火車的顛簸而皺一下眉頭。
林濤依然醒著,他的目光透過車窗,看著外麵漆黑的夜色。
偶爾會有一些燈火閃過,那是村莊或者小鎮的所在。
他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紅星係統的介麵。
“分析當前位置及目標區域的地理環境特征。”
“當前位置:南州省北部山區。目標區域清江縣,位於珠江三角洲邊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該地區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樟科植物分佈廣泛。”
“該地區工業基礎薄弱,但民營經濟活躍,由於地理位置沿海,資訊流通較快,容易出現跟風模仿的小作坊式生產。”
林濤睜開眼睛,看著車窗外逐漸泛白的天空。
黎明即將到來,而他們也快要到達目的地了。
清晨六點整,列車的汽笛聲響起,清江站到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縣級小站,占地並不大,月台也很簡陋。
幾盞昏暗的路燈還亮著,在晨光中顯得有些多餘。
林濤和王紅林提著簡單的行李下了車。
月台上的空氣帶著一種特殊的香甜氣息,那是他們在北方從未聞過的味道。
站前廣場很小,幾輛破舊的公共汽車停在那裡,司機們正在車邊抽菸聊天。
廣場周圍是一些低矮的建築,大多是兩三層牆麵斑駁的小樓,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濤哥,咱們現在去哪?”
王紅林打了個哈欠,環顧四周。
林濤冇有回答,他深深吸了一口氣。
那股特殊的香甜氣息更加濃鬱了,其中夾雜著一種他在火車上聞到過的味道。
龍腦的味道。
他走向一個正在掃地的清潔工,那是個頭髮花白的老大爺。
“大爺,請問這附近有做塑料製品的廠子嗎?”
“塑料廠?有啊,鎮子西邊就有好幾家,不過都是些小作坊,做些日用品什麼的。”
老大爺停下手中的掃帚,抬頭看了看林濤。
“能告訴我們具體在哪嗎?我們想去看看。”
“沿著這條路一直走,過了那座橋就是,不過現在還早,那些廠子一般要**點纔開工。”
老大爺指了指西邊的方向。
林濤道了謝,帶著王紅林朝西邊走去。
清江縣城很小,主要就是一條街道貫穿南北。
街道兩邊是各種小商鋪,大多還冇有開門。
偶爾有早起的商販推著小車經過,車上裝著新鮮的蔬菜或者其他農產品。
他們走過一座簡陋的水泥橋,橋下是一條不寬的河流。
河水有些渾濁,散發著輕微的工業廢水味道。
過了橋,景象明顯不同了。
這裡聚集著十幾家小廠房,大多是簡陋的平房或者兩層小樓。
有些廠房的煙囪還在冒著白煙,顯然已經開始生產了。
空氣中的塑料味道變得濃鬱起來,還夾雜著各種化學試劑的氣味。
這裡就是清江縣的小工業區,雖然規模不大,但已經初具雛形。
林濤在一家廠門口停了下來。
這是一棟兩層的紅磚樓,門口掛著一塊簡陋的牌子:“清江塑料製品廠”。
廠門半開著,可以聽到裡麵傳來機器運轉的聲音。
那是注塑機工作時特有的“嗡嗡”聲,林濤對這個聲音再熟悉不過了。
他走到門口,朝裡麵張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