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開局替嫁,王妃她屠了滿山野獸致富 > 第257章 國庫空虛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開局替嫁,王妃她屠了滿山野獸致富 第257章 國庫空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七日的禁足,對他而言並非囚困,反而成了隔絕外界紛擾靜心佈局的絕佳時機。

諦聽幾日的調查,最終將源頭清晰地指向了一個名字。

京畿衛指揮使,嚴崇亮。

“果然是他。”

裴九肆指尖敲擊著桌麵,神色不明。

“利用陳瀾之死大做文章,散播流言,意在動搖本王在父皇心中的分量,打擊本王威信。好一個嚴崇亮,好一個京畿衛指揮使!”

青岩低聲道,“王爺,嚴崇亮手握部分京城衛戍兵權,深得陛下信任,且其行事老辣,此次流言雖起於他,卻經由數道手轉嫁,難以拿到直接證據扳倒他。若貿然動他,恐打草驚蛇,反引陛下猜疑。”

裴九肆冷哼一聲。

“本王知道,此刻動他,絕非良機。他在京畿衛經營多年,根深蒂固,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筆賬,暫且給他記下。”

他眼中閃過一絲蟄伏的厲色。

“如今有要事要辦,等眼下的事情忙完了,再收拾這些魑魅魍魎不遲。”

禁足期滿,裴九肆即刻入宮覲見。

禦書房內,暖意融融,透著一種無形的壓力。

“父皇,”

裴九肆恭敬行禮後,道明來意。

“年關將至,今年皇祖母鳳駕回宮,乃是闔宮團圓之喜。兒臣以為,今年的宮宴,理應辦得比往年更為隆重些,以彰顯天家孝道和睦,亦顯我朝盛世氣象,安撫近來因各種風波而浮動的人心。”

皇帝坐在書案後,手中把玩著一方玉鎮紙,聞言抬眸看了他一眼,臉上看不出喜怒,沉默片刻,才緩緩道。

“你有心了,太後回宮,確是喜事,宮宴隆重些,也是應當。”

他話鋒微微一頓,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鎮紙上的紋路。

“隻是……近日邊關軍餉、各地賑災、河道修繕,處處都需用銀。國庫並不寬裕。若要辦得格外隆重,這額外的開銷……”

他停了一下,意味深長地看向裴九肆。

裴九肆瞬間明白了父皇的用意。

皇帝是在告訴他,想辦隆重的宮宴,可以。

但錢從哪裡來?

他惹出的風波,他提出的建議,自然該由他來設法解決這“額外”的開銷。

既顯了他的孝心和能力,也彌補了之前的“過失”。

裴九肆心念一轉,他正有開通邊境戶市的意思,既然父皇提出國庫空虛。

他這事便有名目了,隻是眼下還不能提,畢竟遠水也解不了近渴。

宮宴的事還得另想辦法。

他順勢躬身,“父皇憂心國事,兒臣慚愧,既是為彰顯皇家體麵、安撫臣民之心,宮宴開支豈能再讓父皇憂心?此事,便交由兒臣來籌措辦理。兒臣定當設法,既不增加國庫負擔,又將宮宴辦得風光體麵,不負父皇與皇祖母隆恩。”

皇帝眼底閃過一絲滿意之色,“哦?你有此心,甚好。隻是…數額不小,且年關在即,時間緊迫,你待如何籌措?”

裴九肆從容回道。

“兒臣以為,可開源節流雙管齊下,其一,宮中用度可暫省出一部分,其二,兒臣願說服京中一些積善之家、皇商總會,為宮宴報效部分物資銀錢,以其名義采辦貢品、裝飾宮苑,事後由內務府酌情給予褒獎,如賜匾額、準入皇商名錄等,以示皇家恩典,如此,既不耗國庫分文,又能成全他們忠君愛國之心,兩全其美。”

皇帝聞言,緩緩頷首,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嗯,此法甚妥。既如此,此事便全權交由你督辦,稷王,莫要讓朕與太後失望。”

“兒臣遵旨!定不負父皇所托!”裴九肆沉聲應下。

退出禦書房,凜冽的寒風撲麵而來。

裴九肆深深吸了一口氣,宮宴的難題看似接下,實則更大的壓力落在了肩上。

他必須在不動用國庫的前提下,籌集到足以舉辦一場盛大宮宴的巨額資金,還要辦得漂亮,不能出任何紕漏。

這不僅僅是一場宮宴,更是他展示能力震懾朝野的關鍵一役。

裴九肆出了宮門,並未立刻回府,而是命車夫徑直轉向了寧王府。

此事乾係重大,且時間緊迫,他需要立刻與最信任的兩人商議。

寧王府書房內,炭火燒得正旺。

裴九肆將宮中與皇帝的對話,以及嚴崇亮散播流言的調查結果,毫無保留地告知了裴霽與收到訊息趕來的夕若。

聽聞父皇將籌措宮宴的重擔甩給了裴九肆,裴霽坐在輪椅上,指尖輕輕敲擊著扶手,眼中閃過一絲銳利。

“父皇這是在用難題考校你,好一個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草啊。國庫空虛是真,但更重要的,是要看你如何無中生有。”

夕若蹙眉沉思片刻,抬眼看向裴九肆。

“殿下,此事雖是難題,卻也是契機,若辦得漂亮,非但可挽回聖心,更能向朝野展示您超凡的籌謀與掌控之力。”

裴九肆頷首。

“本王亦是此意。隻是,這無中生有之法,需得周全。既要短期內籌措钜款,又不可竭澤而漁,惹得怨聲載道。”

話音剛落,裴霽與夕若幾乎同時開口,說出了兩個跨越時空的在這個時代卻極具顛覆性的詞語。

“集資。”

“招商。”

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瞭然與默契。

這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智慧共識。

裴霽微微一笑,接過話頭,“沒錯,京城富商巨賈雲集,他們不缺銀錢,缺的是地位名聲和穩固的靠山。年關宮宴,乃是皇家最高規格的盛典,若能讓他們報效物資銀兩,並以他們的名義采辦貢品、裝飾宮苑,事後由內務府頒發褒獎令,賜予皇商名號、禦筆匾額,甚至允其子弟入國子監讀書……對於渴望提升社會地位的商人而言,這是千金難買的機遇。我們可將其稱為宮宴捐。”

夕若點頭補充,“此舉可謂一舉三得。一解宮宴燃眉之急,國庫分文不耗,二可篩選出一批有實力且願向王爺靠攏的商賈,形成新的利益聯盟,三能藉此摸清京城富商們的底細和人脈。我們可以成立一個臨時宮宴籌辦會,由幾位德高望重的老皇商牽頭,我們幕後掌控,製定不同等級的報效標準對應不同恩賞,如此,願者上鉤,井然有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