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替嫁,王妃她屠了滿山野獸致富 第268章 明降暗升
這三人,皆是朝中頗有分量、且素來與裴九肆或政見不合、或利益相左的人物。
“陛下,”張啟明率先開口,語氣沉痛,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
“宮宴風波已過旬日,稷王殿下主持查案,至今毫無進展。刺客來源不明,慈寧宮走水原因不清,連個關鍵證人的小宮女都查無蹤跡。此案關係宮闈安危,朝廷顏麵,如此拖延不決,豈是長久之計?臣等非是針對殿下,實是擔憂……殿下年輕,或經驗不足,處理如此錯綜複雜之案,恐力有未逮啊!”
周文遠立刻附和,言辭更加委婉。
擺出一副皆是為了朝廷的做派。
“張侍郎所言極是,陛下委以重任,本是曆練殿下之意。然此案牽涉甚廣,非比尋常。殿下或過於操切,或……有所顧忌,以致進展遲緩。長此以往,非但有損殿下清譽,更恐寒了忠臣之心,令朝野上下非議紛紛,有損天家威嚴。”
王珂更是直接,叩首道。
“陛下!臣聞近日市井流言四起,皆言殿下辦事不力,難當大任。若再任由案情懸而不決,恐動搖國本!臣懇請陛下,為大局計,另擇賢能主持查案,以免貽誤時機!”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看似懇切,實則將裴九肆能力不足又引發朝野上下非議的罪名扣得嚴嚴實實,逼宮之意,昭然若揭。
皇帝靜靜地聽著,神色看不出喜怒,直到三人說完,殿內陷入一片死寂,他才緩緩抬起眼皮,目光淡淡掃過三人。
“哦?依諸位愛卿之見,稷王不堪此任,那朕……該委派何人接手此案?誰又有此能力,能迅速查個水落石出?”
三人瞬間啞火,額頭滲出細密冷汗。
他們敢彈劾裴九肆,是因為知道皇帝近來對其已有不滿,可若要他們舉薦具體人選去接這燙手山芋,誰敢?
這案子明顯是塊硬骨頭,背後不知藏著多少凶險,查好了未必有功,查不好必定引火燒身,甚至可能觸及不能言說的禁忌!
更關鍵的是,無論舉薦誰,都意味著公開站隊,與稷王徹底對立!
三人麵麵相覷,支支吾吾,半晌說不出一個名字來,方纔的慷慨激昂瞬間化為尷尬的沉默,隻能伏低身子,連稱。
“臣等愚鈍,不敢妄議”。
皇帝看著他們這副模樣沉吟了片刻。
好啊!這些個人哪是質疑他的兒子,分明是質疑他不能唯賢任用。
剛剛還一個個慷慨激昂的,如今倒都成啞巴了!
他抬眼看向三人,眼神中滿是不屑。
“諸位愛卿憂心國事,所言不無道理,稷王年輕,經驗或有欠缺,此案久拖不決,確非良策。”
張啟明等人聞言,心中一喜,以為皇帝終於被說動了。
卻聽皇帝話鋒陡然一轉,“既然查案之事,暫無所獲,而北境邊關,連年用兵,國庫空虛,正是用人之際。朕看不如讓稷王換個地方,曆練曆練。”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三人驚疑不定的臉。
三人來回交換眼色。
皇上這是什麼意思?要把稷王外派?
皇上高坐龍椅,看著下麵幾個人眉來眼去的,演都不演了。
心裡罵著,這幾個老匹夫,當著他的麵都敢如此大膽。
懶得與他們再多費口舌。
“傳朕旨意,稷王裴九肆,宮宴一案調查暫緩,交由大理寺、刑部繼續循例查辦。”
“稷王無能,查了那麼久沒線索,大理寺和刑部的能力朕是看在眼裡的,想必他們很快就能把真相查出來。”
皇上停頓了一下,目光再次落在冷汗涔涔的三人身上。
“依幾位愛卿之見,大理寺如此有能力,朕應該給他們幾日的時間啊?”
幾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一切聽皇上安排。”
皇上冷哼了一聲,摩挲著拇指上的碧玉扳指。
“此事待朕問了大理寺卿,再做定奪,如今,北境邊市初開,事關軍需國用,特命稷王為欽差,即日啟程,巡邊撫民,督察邊市貿易,務須設法增加稅入,充盈國庫。限期三年,若無所成,再論其過。”
旨意一出,張啟明三人徹底懵了!
這哪裡是懲處?這分明是明降暗升,委以重任啊!
將裴九肆調離京城這個是非之地,遠離調查漩渦,卻給了他一個“欽差”身份,去經營關乎國家命脈的邊市貿易!
還限時三年,倘若稷王完成此任務,便是天大的功勞!
隻怕到時候稷王回來的時候,就是冊立太子的時候了。
皇帝看著他們目瞪口呆的模樣,臉上的笑意更深了些。
“怎麼?諸位愛卿是覺得……朕此番安排,有何不妥?”
“臣……臣等不敢!”
三人慌忙叩首,心中叫苦不迭。
他們本想借機打壓裴九肆,卻沒料到皇帝竟來了這麼一手!
這下非但沒扳倒對方,反而可能送了他一個建功立業的絕佳機會!
“既無異議,便退下吧。”皇帝揮揮手,睨了幾人一眼。
一天天的正事不乾,就知道彈劾這個彈劾那個。
他給他們說話的機會,可不是讓他們亂吠的!
三人如蒙大赦,倉惶退出禦書房,背影狼狽。
空蕩的禦書房內,皇帝獨自坐在龍椅上,目光落在那份關於北境邊市的奏章,眼中閃爍著複雜難明的光芒。
將九肆派去北境,可讓他暫時離開京城,遠離輿論的漩渦。
邊市利益巨大,卻也風險重重,盤根錯節。
九肆若能處理好,證明其能力,自然最好。
若處理不好,或與邊將豪強勾結過甚。
他真的就要另選賢能了。
可如今,他的幾個兒子裡,嫡長子裴霽雖聰慧,可是因為殘疾,永遠無法角逐皇位。
五子裴離雖然最近安分了,可他深知他的心性,不堪重任。
其他的幾個兒子自從另立府邸,從此沉寂,沒有絲毫動靜,看來也是安於現狀了。
隻有九肆雖然早些年離京,養在青竹鎮,卻令他最為欣喜。
他不得不承認,這個兒子的能力和心性是最像他當年的做派的。
可惜過於癡情……
身為帝王,情之一字,是最容易誤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