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亡國:我在嶺南當基建狂魔 第81章 稻子分公母,到底是妖法?還是科學?
-
李子淵笑了,他要的就是打破這種靠天吃飯的思維定勢。
“老天爺定的?嗬嗬,我偏不信!”
他的聲音充滿了霸氣和自信。
“從今天起,我們要做的,是教老天爺怎麼種地!”
他伸出三根手指,提出了三個讓所有人大腦都陷入宕機的革命性方案。
“第一:‘稻之選育’!”
他讓人拿來幾十種不同的稻穗,有長的、有短的、有飽滿的、有稀疏的。
“你們看,水稻和人一樣,其實也是有爹有孃的,也有高矮胖瘦,我們要做的,就是當一次月老!把那些長得最高、最壯、穀粒最多的公稻,和那些同樣優秀的母稻撮合在一起,讓它們生出更優秀的孩子……”
“隻要一代一代選下去,優勝劣汰,最終,我們就能得到稈又粗又壯,穀粒像花生米一樣大的神仙稻種!”
“什麼?這……這稻子還有公母?”
老農們徹底懵了,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感覺如同在聽天書。
李子淵冇有深入解釋授粉和雜交的生物學原理,說了他們也聽不懂,要改變他們固有的思想,需要從小娃娃抓起,這需要時間,現在他隻需要他們知道結果就行了。
“第二:‘地之食糧’!”
“人要吃飯纔有力氣乾活,土地也一樣,土地吃飽了,莊稼才能長得好!”
李子淵指著腳下的土地說道。
“你們以為燒掉的草木灰是廢物嗎?不!那是土地最好的糧食之一!”
“還有我們人畜的糞便,經過處理,也是大補之物,甚至有些石頭,泥土,磨成粉撒進地裡,也能讓莊稼長得更歡!”
他拋出了“肥料”的概念,從最基礎的草木灰、堆肥、漚肥,再到語焉不詳的“礦物肥”,為眾人描繪了一幅“精準施肥”的藍圖。
“第三:‘移花接木’!”
這個概念,對於在場的人來說,更是如同巫術一般。
“山裡有些野果樹,不怕冷不怕旱,但果子又酸又澀,可是有些果樹,結的果子甜如蜜,卻嬌貴得很,動不動就生病死掉。”
李子淵循循善誘,儘量讓他們理解。
“如果,我們能把這兩種樹,嫁接到一起呢?讓好吃的果子,長在最強壯的樹上,你們想象一下,那會怎麼樣?”
“把兩種不同的樹長到一起?”
“這……這不是妖法嗎?”
所有人都被李子淵這天馬行空的想法給嚇到了,看向他的眼神,既有恐懼,又有掩飾不住的好奇。
李子淵知道,光靠說是冇用的,他要用事實,來打碎他們固有的觀念!
他當即帶著一群人,來到了後山的一片野果林,他選中了一棵長勢旺盛的野山楂樹,和一根從營地裡移植過來的,結過甜蘋果的枝條。
在所有人不可思議的目光中,李子淵用鋒利的鋼刀,在山楂樹的樹乾上切開一個精準的“t”形切口,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削好的蘋果枝條,芽朝上,插了進去,讓兩者的形成層緊密貼合。
最後,他用乾淨的麻布條,將介麵處仔仔細細地包裹纏繞起來,防止水分流失和感染。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充滿了科學的嚴謹與美感。
“這就……好了?”
一個老農結結巴巴地問道。
“好了。”
李子淵拍了拍手,彷彿做了一件很尋常的事情。
“明年春天,這根枝條就會發芽,到了秋天,你們就能在這棵山楂樹上,摘下又大又甜的蘋果了。”
在山楂樹上摘蘋果!
所有人都感覺自己的世界觀被徹底顛覆了!
他們看著那棵平平無奇的山楂樹,彷彿在看一個即將上演神蹟的聖物似的,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
回到營地後,李子淵立刻開始了他的古代版農業佈局。
他將柳芸兒任命為“神農院”的副院長,因為柳芸兒精通草藥,對植物的習性有著天生的敏感和認知,是執行他農業計劃的最佳人選。
神農院下設三個組。
“育種組”,由幾個最有耐心的老農負責,在自己的指導下,開辟了一塊隔離的試驗田,專門用來進行水稻的人工授粉和選育工作。
“肥料組”,則發動全營地的力量,開始大規模收集草木灰、人畜糞便,按照李子淵教授的方法,建立發酵池,製作高效的有機堆肥。
“嫁接組”,則在李子淵的指導下,柳芸兒的帶領中,開始在營地周圍,對所有有價值的果樹,進行廣泛的嫁接試驗。
一時間,整個營地都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農業科研”熱潮。
女人們不再僅僅是洗衣做飯的負累,白天,她們在柳芸兒的帶領下,上山辨識各種植物,為育種和嫁接提供樣本。
夜晚還需要去李子淵弄出來的學校認字學習知識,她們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現和尊重。
男人們也不再是簡單地埋頭苦乾,他們開始思考,哪種肥料對哪種作物效果最好,如何控製授粉的時機。
李子淵的這一係列操作,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
他讓所有人明白,命運,不是靠天定的,而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創造!
而他,這位帶來這一切變革的男人,在所有人的心中,形象已經悄然改變。
他不再僅僅隻是一個強大的領袖,一個仁慈的庇護者,更像一個無所不知的智者,一個能夠點石成金的神仙。
這場思想的火焰一旦點燃,便以燎原之勢,席捲了整個河穀。
……
一個月後,深冬已至,嶺南的山林間籠罩著一層濕冷的寒意,但在河穀營地,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神農院”的試驗田,已經成了整個營地的聖地,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有人看守,當成了寶貝。
柳芸兒穿著一身利落的短打,長髮用一根簡單的木簪盤起,少了平日的嬌柔,多了幾分知性與乾練。
她正跪坐在田埂邊,手中拿著一根細細的炭筆,在一張粗糙的草紙上,用一種李子淵教她的、誰也看不懂的符號,正在一絲不苟地記錄著什麼。
在她麵前,是幾十塊被精心分割開來的小小稻田,每一塊田裡,都隻種著幾株水稻,這些水稻的“父母”是誰,授粉的時間,全都用小木牌標記得清清楚楚。
“芸兒。”
一個溫和的聲音傳來,柳芸兒回頭,看到李子淵正帶著微笑向她走來,她的心冇來由地一跳,連忙站起身,拍了拍衣裙上的泥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