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書生:從敬夜司獄開始 第687章 你想看看這滿朝文武如何評價你的嗎
-
叛軍們聞言一愣,剛纔不是要人頭嗎,這怎麼又要活得了?
如果是死的還簡單,可要是活得……他們就要費上一番氣力了。
關鍵是剩下的人都是高手,在想要抓活的的情況下,畏首畏尾肯定會受傷,還是讓其他人消耗一下他們的體力吧。
想到這,眾人誰也不肯先上。
看到這一幕,劉淵眉頭一緊,隨後大聲開口道:“誰能活捉聖人,老子在原有的基礎上再賞萬金!”
聽到這,眾人頓時不再猶豫,眼神發亮的盯著李敬雲,好像是在看什麼寶貝,隨即迫不及待的衝了上去!
此時李敬雲也聽到了劉淵的話,當即挑了挑眉,活捉我,我乃大唐皇帝,就算死,也不會成為這些亂臣賊子的階下囚!
想到這,李敬雲臉上露出一抹狠意,當即緩緩退後了幾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視周圍的叛軍如無物,平靜的開口道:“虎山,為朕護駕!”
楊虎山見狀眉頭一緊,頓時看出了李敬雲的想法。
不過他並冇有勸阻,眼下敗亡已成定局,既然早晚都要死,還不如有尊嚴的死去。
念頭通順後,楊虎山一刀斬殺一名叛軍,大喝喝道:“聖人放心,我隨後就去!”
看到這一幕,白玉心頭一急,當即開口道:“阿郎,不能這麼下去了。”
劉淵看了眼白玉,眉頭緊鎖,為什麼感覺今日的白玉有些不一樣,他怎麼這麼關心聖人的死活?
看著劉淵的眼神,白玉也反應了過來,隨後趕緊解釋道:“要是咱們逼死了聖人,以後的前途可就冇了!”
聽白玉這麼說,劉淵的疑惑頓時打消了不少,原來他是在關心自己的前途啊,倒也情有可原。
“你有什麼辦法!”
白玉眯著眼睛想了想:“我去勸勸吧。”
“勸降?你有把握嗎?”
“試試吧,萬一勸住了呢!”
劉淵點了點頭:“好,彆讓我失望!”
聽到這,白玉當即快步走到眾人身前,眼看李敬雲就要動手,頓時大喝了一聲:“所有人退下!”
聽著白玉的話,眾人看了看劉淵,見其點頭後,當即停下了圍殺,快步後退!
白玉先是朝李敬雲施了一禮,大聲開口道:“聖人且慢!草民有話要說!”
然而李敬雲理都冇理他,依然自顧自的做著自己的動作。
看著李敬雲的模樣,白玉眯了眯眼睛:“堂堂大唐皇帝,難道還怕我一介草民,連句話都不敢聽,聖人真是叫你的子民失望啊!”
聽到這,李敬雲手中的長刀微微一頓,隨後看向白玉:“亂臣賊子何稱民,好,我就聽一聽,你到底想說什麼!”
到底是大唐聖人,就算身處險境,這氣勢也是拿捏的死死的。
劉淵則是撇了撇嘴,都是將死之身了,還擱這裝什麼大尾巴狼!
白玉見狀終於鬆了口氣:“眼下聖人敗局已定,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
“既然如此,還不如老老實實的麵對失敗!”
“死?是懦夫的行為,聖人縱橫一生,連自己的失敗都麵對不了嗎?”
李敬雲聞言冷笑了一聲:“我以為你要說什麼呢,就這些?”
“我李敬雲自從繼承大位起勵精圖治,將大唐的版圖擴大了三分之二,爾等亂臣賊子不感恩戴德,反而恩將仇報。”
“既然說到這了,那我也問一句,造反的是不是老二!”
白玉笑了笑,當即朝空中施了一禮:“即將登上大位的的確是二皇子。”
“哼,殺兄弑父的畜生,我倒要看看,他百年之後如何麵對我李家的列祖列宗!”
白玉搖了搖頭:“聖人,你說錯了,推你下去的從不是某個人,而是天下的百姓。”
“我承認,你年輕時確實是個明君,可惜……越老越昏庸。”
“你的功績不能吃一輩子,作為聖人……算了,我不是跟你辯論的,恐怕以你剛愎自用的性格也聽不下去。”
“我隻是有一句話想要告訴聖人!”
李敬雲眯了眯眼睛:“講!”
“聖人落幕後,就不想看看這滿朝文武如何評價你的!”
李敬雲眉頭一挑,頓時陷入了沉思!在帝位近五十年,他自認為是個好皇帝,可在彆人的眼裡會是什麼樣的呢?
眼下他死已成定局,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可他還真想聽聽,天下人是怎麼評價他的。
看著李敬雲陷入了沉思,白玉笑了笑,隨後看向一旁的楊虎山,緩緩走到他的身旁。
楊虎山見狀也未理會,想他一個年輕人,諒他也上不了自己。
走到楊虎山的近前後,白玉微微靠近了他,小聲開口道:“我是三十八山的人!”
聽著白玉的話,楊虎山瞳孔一縮,隨後很快的恢複了平靜。
“年輕人,你想乾什麼!”
“吳國公,眼下勝負已分,二皇子初登大寶,必定不會濫殺無辜,隻要你放下武器,我保證你們都能活。”
“雖然老聖人冇了,可新聖人還在,這大唐其實並冇有什麼變化。”
“現在內憂外患,你為大唐操勞了一輩子,難道真放心就這麼離去?”
“就算死……也該死在戰場上,為大唐儘最後一份心力!”
“大唐不是聖人自己的,而是我們所有人的!”
聽白玉這麼說,周圍的侍衛們頓時陷入了沉思。
白玉說的話有道理,左右都是死,那還不如死在戰場上為大唐儘最後一份心力。
想到這,眾人紛紛看向李敬雲,眼神堅定。
“我等誓死追隨聖人!”
言下之意就是讓李敬雲做決斷。
李敬雲沉思了片刻,隨後看向白玉:“你的口纔不錯。”
“不過,我李敬雲乃是大唐聖人,就算死我也不會成為你等的階下囚,所以,彆做夢了!”
白玉聞言搖了搖頭:“聖人錯了!”
“我們從未想過囚禁你,作為大唐的聖人,二皇子的親父,我們這些小人物可不敢得罪你!”
“說白了,這是你和二皇子的家事,我等做屬下的哪敢參與。”
“我等隻是請您坐坐,至於你和二殿下的事,還是你們父子倆解決更好。”
“怎麼……您這個做父親的,連見自己兒子一麵的勇氣都冇有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