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紅色空間物流 第186章 山東全境收複
膠東半島的硝煙尚未散儘的同時,齊魯大地的又一場風暴正在掀起。
就在115師師長陳剛指揮部隊於東線高歌猛進之時,由總指揮張金武率領的山東縱隊也已完成了曆史性的蛻變。
這支完成了全麵換裝與高強度合成訓練的雄師,已將鋒芒對準了雄踞山東東北角的最後兩個日偽重鎮——濱州與東營。
在張金武的嚴密部署下,山東縱隊展現出全新的麵貌。
全軍上下齊裝了八一式自動步槍、八五式狙擊步槍、六九式火箭筒以及重型榴彈炮等先進裝備,更通過數月間的強化訓練,徹底掌握了步炮協同、多兵種聯合作戰的現代化戰術精髓。
加之裝備幾千輛征途四輪運輸車以及鐵牛三輪車,其火力投送、機動速度與戰術執行力,已然脫胎換骨,躍升至一個全新的層麵。
麵對盤踞於此、企圖負隅頑抗的日軍第六、第七獨立混成旅團及一個師的偽軍,張金武指揮山東縱隊集中了絕對優勢的兵力與技術裝備,發起了雷霆萬鈞的解放戰役。
鋼鐵洪流般的突擊集群在強大炮火掩護下,以銳不可當之勢,連續撕開敵多重防線。
昔日耀武揚威的日偽軍,在山東縱隊高效而凶狠的立體化打擊麵前,指揮體係瞬間癱瘓,陣地接連失守,迅速陷入被分割圍殲的絕境。
經數日激烈攻堅,濱州、東營相繼光複。
殘敵或被殲滅,或倉皇北逃渤海,再不敢窺視山東境內。
至此,在115師師長陳剛和山東縱隊總指揮張金武的協同作戰下,齊魯大地全境解放,所有日偽旗幟均被扯下,標誌著山東徹底成為華國人民的最堅固的堡壘。
這一切驚人的跨越式發展,其源頭皆係於蕭然所帶來的“蝴蝶效應”。
自他到來,提供了超越時代的裝備、訓練綱要與戰術思想,整個山東的八路軍主力得以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軍事革命。
綜觀這短短數月的輝煌戰果,其規模之大、殲敵之眾,足以震撼中外。
累計殲滅的日軍主力包括:
整編第32師團、第59師團、第17師團全部;
獨立混成第五、第六、第七、第十旅團;
以及第三、第四、第九旅團各一部。
總計斃、傷、俘日軍官兵近十萬人。
同時,沉重打擊了為虎作倀的偽軍力量,消滅偽軍各部約六萬人。
繳獲的戰利品堆積如山,僅各類步槍、輕重機槍、擲彈筒、火炮等武器便數以萬計,還有大量步槍機槍子彈,92式步兵炮炮彈以及各種山炮,野炮炮彈,彈藥、車輛、被服及軍用物資。
這些繳獲的日式裝備,被迅速、係統地調配至山東全境各地的敵後武工隊及地方武裝。
數以上千計的軍事教官團隨之派駐下去,組織開展大規模、正規化的軍事訓練。
此舉旨在將過去以騷擾、破襲見長,但裝備簡陋、缺乏正規戰術的地方武裝,全麵提升為能守善戰的後備力量。
更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極大增強這些地方武裝的突擊與持久能力,八路軍總部還為其特配了少量但極其關鍵的先進裝備:
如具備夜間作戰優勢的微光夜視儀;
能在近距離提供壓製火力的五六式衝鋒槍;
用於拔點攻堅的八二毫米迫擊炮;
增強生存能力的防彈衣;
以及用於精確狙殺重要目標的八五式狙擊步槍。
這些“點穴式”的技術注入,使得地方武裝的戰鬥力發生了質變。
這批經過強化訓練和先進裝備武裝的地方力量,其作用立刻凸顯。
他們不僅能夠有效承擔起解放區的治安維護、縣城守衛、要地防空、剿匪肅特等任務,極大減輕了主力部隊的守備負擔,使其能專注於機動作戰;
更能獨立發起對殘餘偽軍、漢奸團夥的清剿戰鬥,甚至具備了對小股日軍部隊進行伏擊和殲滅的能力。
其戰力水平,已遠超抗戰相持階段時期八路軍許多主力部隊。
他們不再是單純的輔助力量,而已成為八路軍作戰體係中不可或缺、戰力可觀的有效組成部分。
整個山東的解放與鞏固,使其真正變成了日寇的“禁地”。
日軍華北方麵軍遭受自開戰以來最慘重的損失,戰略佈局被徹底打亂,短時間內再無能力也無膽量向山東方向投入任何力量。
麵對新的形勢,115師師長陳剛與山東縱隊總指揮張金武在歡慶勝利的同時,也已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戰場。
兩位將領經過周密籌劃,決定在短暫休整與補充後,率領這支士氣高昂、兵強馬壯、經驗豐富的鐵軍向華北地區進軍。
他們的下一個目標,便是劍指華北平原,與兄弟部隊協同作戰,徹底消滅盤踞在那裡的日寇,將抗戰的勝利推向新的**。
與此同時,在後方,蕭然領導的抗日同盟軍也並未停歇。
憑借光複山東的巨大聲望與號召力,同盟軍展開了新一輪的擴軍行動,廣泛招募齊魯大地的優秀愛國青年。
征兵點前,人潮湧動,無數青年懷揣保家衛國的熱血踴躍報名。
新兵營內,訓練口號震天動地,一派火熱景象。
蕭然的計劃清晰而遠大:將抗日同盟軍迅速擴充至一個齊裝滿員的師級建製,總兵力約兩萬人,並將其打造為一支兼具高度政治覺悟、過硬軍事技能和先進裝備的模範勁旅。
蕭然的視野早已超越眼前。
他通過特殊渠道,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亞太區總經理華萊士建立了聯係,委托其前往歐洲,秘密招募那些因傷退役或經驗豐富的坦克兵、航空兵、炮兵以及相關軍工工程師。
蕭然深知,這些擁有實戰經驗和技術專長的人才,將是未來組建裝甲部隊、空軍和重型炮兵的關鍵。
他們不僅能夠擔任教官,更能夠幫助抗日同盟軍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多兵種合成作戰體係。
這一前瞻性的人才引進計劃一旦成功,將大大縮短新型部隊的形成戰鬥力時間。
屆時,蕭然便能夠憑借這些專業骨乾,快速“暴兵”,在相對短時間內組建起具備實戰能力的坦克裝甲部隊、航空兵部隊和重型榴彈炮兵團,徹底改變敵我力量對比。
與此同時,蕭然的資金儲備也達到了一個驚人的規模。
通過一係列精妙的操作,包括用天皇禦賜的聯隊旗和日軍交換獲得的六噸黃金、在青島戰役中繳獲的第17師團未來得及運走的四噸黃金、以及通過盤尼西林這種神奇藥物與日軍和歐洲商人交易獲得的八千條“小黃魚”,再加上曆次作戰中繳獲的數百公斤黃金,目前蕭然的異度空間中已經儲備了高達十一噸的黃金。
這筆巨額財富,為他後續的計劃提供了堅實保障。
一旦將這些黃金帶回現代,將能夠換回海量的軍用物資和先進裝備,足以全麵武裝一支十萬人的現代化軍隊。
從單兵裝備到重型武器,從通訊裝置到後勤保障,抗日同盟軍將獲得前所未有的強大支援。
站在山東全境解放的曆史節點上,蕭然注視著正在擴編訓練的新兵隊伍,心中已經繪就了更加宏偉的藍圖。
有了人才、有了資金、有了堅實的根據地,他的下一個目標已經明確。
不僅要徹底驅逐華北日寇,更要打造一支真正現代化的中國軍隊,為最終的勝利奠定堅實基礎。
未來的戰局,必將因這支新生力量的出現而更加波瀾壯闊,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也將因此加速推進,迎來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