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抗日:民國大醫生 > 第28章 惡性腫瘤?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抗日:民國大醫生 第28章 惡性腫瘤?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你有什麼看法?”中島由一夫聽見陳知文的發言之後問道。

“我感覺這不是惡性腫瘤,反而像是一個被吞到肚子裡的畸形兒。”陳知文越想越感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於是眼神堅定起來。

“胡說,這麼大的腫瘤,而且生長得還這麼迅速,肯定是個惡性腫瘤。”有醫生反駁道。

但是陳知文堅信自己的觀點。

因為這個孩子的表現實在是太正常了。

一般來說,患有惡性腫瘤的病人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症狀,比如疼痛。

這個嬰兒除了吃飯減少之外,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異常的情況。

如果他的腹部真的是一個惡性腫瘤,那麼隻有肝部腫瘤和腎上腫瘤這兩種可能。

發展到這麼大的腫瘤一定會損害器官的功能,但是這些損害在這個病人的身上並沒有體現出來。

在排除一些可能的疾病之後,陳知文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這個孩子患上的可能並不是惡性腫瘤。

但是這也帶來一個矛盾的事情。

孩子的家長想的是,要是孩子患上的是惡性腫瘤,那就不讓他再遭受痛苦,但是要是就像陳知文說的那樣,這不是惡性腫瘤,那就還有一線生機。

“你確定這個病人患有什麼病嗎?”中島由一夫問道。

“我認為他肚子裡的腫瘤實際上是一個畸形兒。”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感歎,人體的奧秘實在是太多了。

病人遇到的情況實際上就是一個嵌合體,在胚胎時期孕婦懷的是雙胞胎,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一個胚胎將另一個胚胎吞噬,隻剩下一個孩子。

發生這樣的情況大概率是孕婦懷孕期間攝入的營養不良。

陳知文上一世接觸過這樣的患者,不過那位患者的情況更為特殊,將自己的兄弟吸收之後,病人的身體裡出現了兩顆心臟,而且都承擔了一部分的身體供血任務。

這個嬰兒的情況算是最常見的一種,他的兄弟姐妹沒有和他融為一體,而是在體內形成一個巨大的腫瘤。

不過陳知文的解釋讓會議室裡沉默了好久,大家都在思考陳知文的判斷裡邊是否有漏洞。

此時的東京帝國大學附屬醫院雖然是全日本最厲害的醫院,但是對於新生兒的研究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相關的研究。

嬰兒體內的情況大家也都不瞭解,因為小孩子和大人不一樣,體內的器官還處於發展生長階段,血管細小,對於這些醫生來說很難施展開來。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大家覺得還是陳知文的判斷比較準確,但是這也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進行手術。

根據x光影像來看,這個嬰兒肚子裡的腫瘤占據了腹腔的大部分空間,大小直徑超過五厘米。

這樣的手術很難去做,因為腹腔內有許多血管,想要在不傷害這些血管的情況下將腫瘤取出來,這是一件非常難以完成的事情。

但是這個腫瘤還必須完整的取出來,因為誰都不知道腫瘤內部是什麼情況,要是裡邊有膿水的存在,很可能會汙染腹腔,給嬰兒的手術之後的恢複帶來很大的影響。

誰能完成這台手術,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但是中島由一夫很快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會和病人的家屬請示,在給病人手術之前,通過給其他病人做手術,選出一位最厲害的醫生來完成這台手術。”

這可真是個大手筆。

這裡從來都不缺少生病的孩子,缺少的是能花錢給孩子看病的家人。

一般的家庭在知道自己的孩子生病之後,而且還是花費比較大的病之後,大多數人會直接放棄,少部分人在傾家蕩產之後也不得不放棄。

陳知文很好奇這個患者到底是誰,他猜測應該是有錢人家的孩子,而且還是日本最有錢最有權力的那些家庭的孩子。

生病的孩子很快就湊齊。

東京是工業區,附近好多工廠一年到頭都在冒著黑煙,這是文明的象征,同時也帶來汙染。

好多孕婦生下來的孩子都天生患有腫瘤,隻不過他們沒有錢去接受治療,隻能看著孩子等死。

醫院很快就找到幾位患有癌症的孩子,讓有做手術想法的醫生展示一下自己的醫術。

大家對於這個手術都非常感興趣,雖然不知道這個病人是什麼人,到現在中島由一夫都沒有給出身份,但是從他守口如瓶的表現就能看出來,這一定是一個大人物的孩子。

好多醫生都想借這個機會認識大佬,最好從他們手中獲取利益。

但是陳知文想做這台手術隻是單純的感覺這台手術有意思,他想做手術隻是因為這台手術有很高的臨床科研價值。

這些案例都是腫瘤,隻是這些腫瘤都是惡性腫瘤,稍有不慎就會帶來更多的風險。

陳知文手上的這個病人一看就知道出身非常不富裕。

醫院尋找病人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隻要在全東京所有的醫院診所放出訊息就能得到許多有相同情況生病兒童的情況的資料。

其中一個位於貧民窟邊上的診所一口氣就帶來十幾位患者的病例,那家診所的醫生甚至留言,任何稀奇古怪的病例都能在他這裡找到。

陳知文按照要求前往那家診所挑選病人。

他還是坐著黃包車,來到診所旁邊,就看到一群看不清樣子的大人站在路邊,大多是婦女,他們或是抱著或是背著,焦急地看著路上的行人。

這家診所的醫生隻是一個畢業於附近醫藥專科學校的混子,看見陳知文過來笑嘻嘻地說道,“我把所有類似情況的病人都帶過來讓你挑選,你儘管挑選就行。”

“其實我統計的我這裡有類似症狀的病人應該有個四五十例,但是大多已經放棄治療,現在就剩下這幾位還不願意放棄。”

“你說你這裡患有腫瘤的孩子應該有四五十例?”陳知文被這個數字給嚇了一跳。

這個診所附近的聚集人口不知道有沒有超過十萬人,大概有一萬五千多戶人家,這樣的患病概率已經不能用巧合來說明一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