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國大醫生 第223章 為醫學事業奉獻你們的身體吧
陳知文想到的好辦法其實也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將屍體給賣出去。
所長大人隻是個單純的軍官,所以他不知道現在的市場行情,沒有敏銳的商業嗅覺。
但是陳知文有。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陳知文堅信要時刻關注市場的情況。
這就讓他關注到一個商機。
現在美國的醫學院,大體醫生非常緊缺。
或者說,在美國,大體老師一直都是緊缺的存在。
應該醫學生,應該至少完整的解剖十具大體老師,但是很遺憾的是,現在的醫學院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條件。
美國的醫學院甚至會花錢去購買屍體來給學生進行解剖,而且這些屍體的價格還很昂貴。
這是個年產值能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行業,但是現在還無人佔領。
陳知文興奮起來。
既然這邊的屍體已經成為了累贅,那自己為什麼不能幫忙將這些屍體給處理了。
陳知文認為在美國,這些鬼子士兵的屍體應該是很受歡迎的。
這些屍體首先可以賣到醫學院裡,來給醫學生提供解剖素材。
鬼子士兵絕對是最佳的解剖素材。
首先,這些屍體一般來說都是因為槍傷死掉的。
在美國這個槍支隨處可見的國家,槍傷是醫生在醫院中最常見到的傷勢。
甚至比車禍還有砍傷的病人還要多。
陳知文相信,不同槍傷種類的屍體,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樣的解剖體驗。
更關鍵的是,陳知文完全可以長時間給美國的醫院供應。
在中國戰場上,日本人已經丟下十萬具屍體,未來還會再丟下至少十萬具屍體。
如果陳知文能將這些屍體給利用起來,他相信自己以後至少十年的時間是不缺財源的。
開啟美國市場隻是一個開始,等戰爭結束之後,陳知文還要將這些屍體賣給歐洲人,將這些屍體賣到世界上所有的醫學院校中。
這是一個偉大的計劃,想到這,陳知文已經興奮起來。
從來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市場過。
完整的屍體可以用於售賣,對於那些不完整的屍體,陳知文也會給它們一個好去處。
骨骼標本,就是陳知文給那些賣不出去的屍體的歸宿。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人中就掀起一個潮流。
一切來自日本人的戰利品,都成為昂貴的奢侈品。
那個時候,有一萬多個鬼子的頭顱成為美國人的書桌擺設。
這些頭顱上還會標明這個頭顱主人的資訊。
這應該就是最早的商品追溯,讓消費者明白自己購買的商品來自哪一個日本人的身上。
這絕對是個大商機。
而且還是自己能夠參與進去的大商機。
他當即將自己的計劃告訴給所長大人。
所長大人一開始還有些猶豫。
因為將自己同胞的屍體當成商品賣出去,這好像不是一件應該去做的事情,這違背了自己的良心。
但是陳知文誘惑道。
“所長大人,您有聽過一句話叫富長良心嗎?你有錢了才會擁有良心,沒錢的時候你隻能叫傻子。”
“你看,這個專案的前景有多美好。”
“首先,您不用再將大筆的資源都浪費在處理屍體這件事情上,您完全可以將這筆錢給省下來。”
陳知文給所長大人計算了一下能夠節省下來的費用。
“平均下來,處理一具屍體,咱們部門就要花費大約五十日元。”
五十日元的花費絕對不貴。
為了降低處理難度,加快焚燒的效率,軍方還建造了焚化爐,這樣的焚化爐也要花費大量的經費。
但是現在,經過陳知文的計劃,以後這些焚化爐就不需要去使用了。
所長大人終究還是被陳知文用錢給說服了。
主要還是利潤誘人。
自己幾乎是沒有投入的,隻要投入一些防腐藥水就行。
所長大人也是醫學專業畢業的,雖然現在已經有很長時間脫離了醫學前線,但是他還記得自己之前受到的醫學教育。
“以後的醫學生就要享福了。”
所長大人感歎道。
哪個國家都有入土為安的說法,大家都很排斥自己死後屍體被人給解剖。
所長當年上大學的時候,為了更好的研究醫術,晚上偷偷的跑到解剖室去解剖大體老師。
醫學生對大體老師的需求是無限的。
醫學院需要有大體老師給學生練手,醫學生私下也需要有練手的材料。
陳知文認為廣大的醫學生絕對也是潛在的消費群體,他打算給這些醫學生提供一條龍的服務。
所長大人很快就同意了陳知文的請求。
同時他也答應加入進來。
在得到所長大人的加入之後,陳知文就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另類創業。
他第一件事是聯係南希。
南希現在就在紐約,而紐約正好就是全美國乃至全世界醫學教育最發達的地方之一。
雖然醫學生很金貴,但是現在在紐約,各大高校加起來,一共有將近兩千位醫學生。
陳知文希望南希能夠幫忙聯係一下那些醫學院校的負責人,詢問他們是否有興趣去購買一些屍體。
南希幫陳知文聯係了幾個醫學院校的相關負責人。
不到兩個小時,她就得到了回複。
“我們需要相應的資源供應,但是這些屍體不能涉及到美國國內,他們不能是失蹤人士,身份必須要是確定的。”
對於這個小小的要求,陳知文表示沒有任何的問題。
自己提供給他們的都是日本死在戰場上的士兵。
自己不僅可以提供屍體,同時還可以提供這些士兵的身份銘牌,這樣消費者就能自己調查這個屍體的真實情況。
在公司開辦之前,陳知文還讓南希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向美國當局申請相應的商業許可證書。
南希對這件事情是相當沒底的,因為美國現在並沒有這方麵的公司可以借鑒。
彆的公司要貿易的都是一些商品,但是人體不管怎麼說都算不上是商品。
但是南希還是硬著頭皮去了當地的商業登記部門。
隻是在這裡她遇到了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