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國大醫生 第289章 鋼材采購
美國石油協會的商人給日本方麵提出了一個階梯銷售方案。
日本對石油的采購量每達到一定的數額,美國方麵就會給予一定的優惠。
購買一百萬桶汽油是一個價格,要是日本方麵購買二百萬桶,將會得到九八折的優惠價格。
要是賣到一千萬桶,那價格還會有更大的優惠。
日本貿易團對對方給出來的價格優惠非常感興趣,但是團隊中終究還是有清醒的。
所以團隊中這方麵專家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石油要不要買?當然是要買的,但是不能將錢都花在這上麵,要不然其他的物資怎麼辦?
於是在他的建議下,他們隻是采購了軍隊一年的用量,要是後期不夠再來采購就行了。
陳知文在旁邊看著,有些不理解,“這石油不是越多越好嗎?上麵已經將石油列為戰略物資了,為什麼不趁機多買一點?”
這個專家給出了一些小道訊息。
“我們早就已經和美國方麵簽訂了長期的石油供應協議,但是你也知道,這石油的消耗速度是很快的,所以我們這次的采購隻是進行儲備。”
在這個專家看來,已經有較為穩定的供應了,還去大量的進行采購有什麼意義,要不是這次上麵有這個意圖,他根本就不想去采購。
所以他隻采購了五百萬桶的石油,希望可以對前線的軍隊進行有益的補充。
石油采購隻是小頭,大頭還在其他方麵的物資。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鋼材的購買。
日本不是一個富礦國家,雖然有一些鐵礦,但是大頭還是要靠外麵的進口。
鋼材絕對是戰場上消耗最多的資源。
石油隻是用來讓機器進行運轉的,但是鋼材的需求就是多種多樣的。
為了儘快的去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日本方麵是竭儘全力,希望能采購更多的的鋼鐵。
不管是飛機製造還是軍艦製造亦或者是其他方麵的製造,都需要大量的鋼材。
而雙方對鋼材的采購也是異常的激烈。
但是這邊就是和石油反過來了,美國不想多賣,日本方麵希望多購買一點鋼材還有其他的金屬。
但是美國不樂意。
你為什麼想去買鋼材?原因難道我不知道嗎?
日本購買大量的鋼材,主要的用途還是在造船。
這是直接影響美國的利益的。
雖然說現在的世界霸主依舊是英國那個老東西,但是美國也在悄悄的去拓展自己的影響力。
美國希望通過自己的海軍來拓展自己的全球影響力。
而日本現在公開的去尋求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這就讓這兩個國家產生了利益上的衝突。
這就讓美國政府希望能通過對鋼材等金屬資源的限製,限製日本海軍的發展。
實際上美國方麵的想法是已經得逞了的。
因為鋼材的數量限製,日本海軍隻能緊巴巴的去造船。
而且還有陸軍在裡麵搗亂,這讓海軍的造船大業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日本貿易團內部對鋼材的使用是非常慎重的,他們需要對鋼材的質量進行監控,陳知文正好沒事,於是他們就請陳知文作為代表去審核一下鋼材的質量。
這可是個好差事,陳知文得到這個差事還是因為他是親王的全權代表。
之所以說這是個好差事,主要還是因為在此期間,美國方麵的商人總是想要去在裡麵摻雜一些其他的垃圾。
要知道,不管在哪裡,廢鋼材那都是可以進行二次利用的。
雖然前麵有個廢字,但是這個鋼材的價格可是不低的。
陳知文帶隊對堆放廢鋼材的地方進行了檢查,美國的商人讓陳知文儘管劃分割槽域,看上哪裡的鋼材都可以直接裝船帶走。
鋼材生產與房地產和汽車製造機械製造等產業是息息相關的,不過因為近期的金融蕭條,好多鋼鐵廠生產出來的鋼材還沒有經過使用就變成了廢鋼材,因為作為鋼材根本就賣不出去。
其他行業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還能去想其他的辦法,比如說去削減產量。
但是鋼鐵生產這個行業,如果出現產品賣不出去的情況,公司隻能繼續硬著頭皮去生產。
因為生產一旦停止,對鋼鐵公司來說,損失是異常巨大的。
生產鋼鐵的過程中,高爐是必須保持運轉,絕對不能停下來的,一旦停下來,高爐內部的耐高溫材料就會出現損壞,從而導致高爐的損壞。
而高爐的建造成本可是相當高的。
所以雖然明知道鋼材賣不出去,鋼鐵公司還是要硬著頭皮的去生產,甚至現在不惜用廢舊鋼材的價格給賣出去。
但是這種行為是必須要保密的,因為美國政府方麵不希望日本在這方麵得到好處。
但是上麵不允許,不代表下麵不去做,好多公司偷偷的聯係陳知文,希望他能去看一看自己的廢鋼材。
陳知文在對一家鋼材公司進行檢查的時候,突然發現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奇怪的東西。
陳知文認識這個玩意,這應該是醫院裡用於存放放射性廢料的容器。
這個容器是鉛製的,陳知文在看到這玩意之後隻感覺自己的眼皮跳動。
但是在看到這東西的外表還是完好無損的時候,他還是鬆了一口氣。
這玩意太有輻了,自己是承受不了的。
陳知文對這裡出現這個東西感覺很奇怪,要知道這東西不應該去進行妥善的處理嗎?為什麼還會在這裡出現。
於是陳知文問了陪同他進行檢查的負責人。
“這東西不是醫院裡的廢料容器嗎?為什麼會在這裡出現?”
負責人滿不在乎,“我們這裡還有很多這樣的垃圾,這些東西都是廢物,我們從醫院那裡拉過來打算進行處理的。”
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陳知文靈光一閃。
現在的人好像還不知道核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要不然也不會這樣隨意的去處理這些垃圾。
在察覺了這樣的背景之後,陳知文內心產生了一個想法,他已經抑製不住這個想法的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