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國大醫生 第321章 北海道的煤礦中
這個官員眼前一亮。
“中村先生,這是很難的,從中國本土到這邊至少要一個星期的時間,再加上準備時間,我至少需要十天才能將人送到您的手上。”
官員很是心動。
自己作為外務省的官員,其實平時也就能賺點死工資,很難得到這樣的外快。
之前對接的那些企業都是華族開設的企業,感謝也不會感謝到他。
隻有在這裡,他纔得到一點尊重。
“你不可以將那些送到煤礦的送到其他企業的工人送到我這裡嗎?這一點你該不會辦不到吧?”
陳知文給他出了主意。
“你送來多少,我這邊就能接受多少,你放心,我是不會虧待你的。”
沒有人知道陳知文現在的心情。
他是笑著找到官員的,實際上他內心是非常難受的。
這些漂洋過海來到日本本土的勞工們,基本上不會有機會回到自己的家鄉,甚至連屍骨都有可能找不到。
現在自己有這樣的機會,自然是要幫他們一把。
在戰爭後期,在日本方麵知道事情不可為之後,他們秘密的將這些勞工給分批處死。
日本官方的資料很好聽,說死於各種情況的勞工隻有一千多人,實際上光是在海上死去的人數就不止這些。
在後期,那些監工知道日本戰敗已經成為定局,所以他們用更加殘暴的方式去對待這些勞工,大量的勞工慘死在戰爭勝利之前。
結束交流之後,官員就去張羅這件事情。
一開始煤礦那邊是非常不願意的。
雖然說勞工的數量夠用,但是他們也不允許彆人從自己手裡將勞工給奪走。
官員說了好多好話,但是煤礦的運營方就是不鬆口。
“請讓你背後的先生過來和我們交流,您代替他出麵我們不願意將這批勞工讓出去。”
山田英之很不滿的說道。
於是在得到答複之後,陳知文打算親自過去,看看對方是什麼樣的態度。
山田英之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想要從這裡將這些勞工給帶走,至少要給自己一些好處,要不然就帶不走這些從中國來的勞工。
山田英之的煤礦在北海道,這是一個冬季異常寒冷的地方。
陳知文自然是不能簡單的就過去。
他擺足了排場,帶上手下過去。
對麵居然不願意,那自己就以勢欺人,強迫對麵同意,而且自己還要讓對麵乖乖的把人給送過來。
來到北海道之後,陳知文就後悔過來了。
他原本是想開車去煤礦的,結果大雪封路,車根本就開不過去。
北海道現在的溫度在零下三十度,這個溫度下陳知文雖然已經穿了很厚的衣服,但是依然被凍的瑟瑟發抖。
在一陣艱難的路程之後,陳知文終於來到了煤礦。
山田英之早就已經等在那裡了。
他對陳知文想要從自己這裡占便宜非常的不滿,所以在見到陳知文的時候語氣也很是囂張。
“這位先生就是要從我手裡將中國勞工要過來的嗎?”
山田英之很虛偽的伸出手,想要和陳知文握手。
但是陳知文臉色非常的嚴肅。
陳知文從自己的腰間抽出佩劍,脫下身上的大衣,露出裡麵的陸軍大佐軍裝。
還好現在在室內,有暖氣。
“你知道我是什麼身份嗎?就敢在這方麵卡我們一手?”
陳知文也不客氣,直接用佩劍輕輕的拍了拍山田英之的臉。
山田英之看到了陳知文劍上的禦賜字樣,知道這個劍不是什麼簡單的東西。
“這位先生請將劍放下,這個劍可是凶器,一有不好就能傷人的。”
山田英之一開始還想著從氣勢上壓過陳知文,結果陳知文根本就按常理出牌。
“你知道這個工廠背後是什麼人嗎、你知道我是誰嗎?就敢讓我過來和你說話。”
陳知文表現出自己的凶狠,他表示道,“我之前還想著態度好好的和你說話,但是現在我要告訴你一件事,我現在心情不好,你要倒黴了。”
“你知道我背後是誰嗎?我背後可是三菱集團。我是三菱公司的職員,你這是在和三菱集團作對!”
山田英之想用自己的背景來讓陳知文退縮。
但是陳知文在來之前就已經調查過山田英之的背景。
雖然說煤礦是三菱公司的,但是山田英之隻是公司裡的普通職員。
他不是三菱家族的成員,隻是個打工人。
在得知這個情況之後,陳知文就知道自己就算弄死他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後果。
山田英之之前的囂張現在變成了慌張。
陳知文笑著和他介紹自己。
“我是陸軍大佐,你看看我手中的佩劍,你發現了什麼?”
陳知文指著佩劍上的銘文。
“你看看這上麵是什麼字,天蝗禦賜的佩劍,你確定要和我比背景。”
陳知文知道這個山田英之肯定是平時就是個垃圾。
所以陳知文也不會對他客氣。
“現在,我要你帶我去看一看工人工作的環境,我要參觀一下。”
但是山田英之對陳知文的這個要求很是為難。
“中村先生,如果是可以的,我絕對可以帶您去看礦工工作的地方,但是那裡實在是太危險了。”
“這裡基本上每隔幾天就會發生事故,總是會有發生瓦斯爆炸的事情。”
山田英之怕死,現在也怕陳知文發生意外。
他確實不是公司裡什麼實權人物,要不然也不會來到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現場領導煤礦的工作。
在得知礦工工作的地方居然是這樣的危險之後,陳知文更加生氣了。
“煤礦不是會有安全措施嗎?安全措施為什麼不用上?”
山田英之支支吾吾地,“現在煤礦下麵都是從中國來的勞工,這些勞工不是日本人,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出事之後的賠償。”
陳知文知道這就是常態,於是並沒有說什麼。
“你有從中國過來的礦工花名冊嗎?現在有多少礦工?是怎麼去安排生產的?”
陳知文繼續問道。
“礦裡現在名冊上有五千多個中國礦工,但是真實的人數應該在三千人這樣。”
“另外的兩千人呢?”
“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