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國大醫生 第334章 招待陳知文
“這接待的錢應該從哪裡出?是不是要向下麵的商戶進行遊說,讓他們捐款?”
“這上麵的花費就先由你來勁進行墊付,上麵派人下來這件事,還是要精心保密的,不能弄得人人都知道。”
中隊長就是要給郭會長難堪,於是他直接就拒絕了郭會長的要求。
“郭會長,為了儘可能的去保障安全,大佐閣下和他的團隊過來的花銷還是先由你來支付,等人家離開了,我們再去談其他的事情。這是皇軍對你的信任,希望你一定要儘可能好的去完成這次接待。”
郭會長隻好硬著頭皮回到家裡。
回到家以後,郭會長簡單的去算了一筆賬。
人家皇軍過來了自己至少也要讓下麵的士兵吃到肉,而且還要讓皇軍吃肉吃的高興。
郭會長雖然有錢,但是現在是什麼時候?在日占區,任何的物資都被軍隊給進行管控。
他雖然有錢,但是平日裡隻不過能多吃個雞蛋,多吃點肉。
現在要招待這麼多的人,叫他如何去進行準備呢?
但是郭會長同時也明白一件事,在招待這件事情上,自己應該要下血本。
一定要將來這裡的大佐給招待好,要不然還不知道這個王八蛋中隊長能搞出什麼事情。
因此他是下了血本。
他為了能招待好要到來的這些人,甚至不惜將自己的一頭牛給宰了,就是希望到時候能讓士兵多吃點肉。
牛這種生物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可是最寶貴的生產資料。
郭會長是商人,同樣也是地主,對宰牛這件事絕對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做這種事。
養一頭牛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有人說牛吃草不就行了,但是要明白能量是守恒的。
想讓牛能去完成勞作,那就不能在夥食上虧待,在讓牛乾完活之後,必須要讓牛吃點好的。
作為一頭牛,特彆是郭會長家裡的牛,它一天的夥食費用就能達到三毛錢。
一個月就是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
其實牛有好多,整個縣有三百多頭牛,但是郭會長還是宰了自己家裡的牛,因為隻有自家的牛纔有肉,彆人家的牛都能看到肋骨。
但是一頭牛怎麼能讓一百多人在好幾天之內吃儘興呢?
郭會長算了算,一咬牙,又去買了好多隻雞。
這雞可同樣是農民的命根子。
一頭牛,三十隻雞,再加上一頭豬。
還沒有開始,郭會長就已經感到心疼了。
但是接下來還有更花錢的事情。
這可是給下麵的那些士兵吃的,還不是給軍官吃的。
郭會長知道大佐軍銜在日軍軍隊體係中的地位。
這妥妥的是中高階軍官,士兵用肉就能滿足他們的胃口,但是對這些軍官,肯定不是用一些普通的肉菜就能滿足的。
為了滿足這些軍官的需要,郭會長特意從省城請了一個廚師班子過來做菜。
要說什麼職業永遠都不會失業,那應該就是廚師了,特彆是有名的,做飯好吃的廚師。
吃喝嫖賭是人生四大愛好,而且還是前兩種吃喝更是所有人都離不開的。
雖然說現在是兵荒馬亂的,但是名廚的地位還是那樣。
就算是最窮凶極惡的壞人,遇到能做好菜的廚子,生氣之前也要思考一下,這個廚子的手藝是否有可以替代的。
郭會長為了這個招待酒席,可謂是費儘心思,特意從省城請了大廚過來,希望能滿足大佐的胃口。
當陳知文帶隊來到這個小縣城的時候,剛到縣城的門口,就聽到了前麵傳來的歡快的樂曲。
陳知文從車上下來,中隊長立刻小跑上前。
“大佐閣下,我是駐軍中隊長阪田秀也,歡迎您來我部進行指導。”
陳知文語氣很嚴肅,“我這次過來是來執行公務的,不需要這些場麵,趕緊都讓他們散去,不要在這裡聚集。”
自己的任務還是比較機密的,不能這樣興師動眾。
阪田秀也表示,“接待工作已經都安排好了,有什麼需要的請你儘管吩咐。”
陳知文沒有什麼表示,隻是讓阪田秀也儘快安排自己手下的士兵去吃飯,然後給他們安排好住的地方。
對這邊安排的招待,陳知文也隻能說是禮貌的去接受。
郭會長是請了在省城非常有名的一個廚子團隊。
這個廚子團隊是專做淮揚菜的。
郭會長在進行一陣考慮之後,認為淮揚菜確實是最適合去進行招待的。淮揚菜裡菜品的味道都比較清淡,基本上沒有辣的,適合大多數人去食用。
要是他請個川菜大廚過來,估計自己第二天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郭會長光顧著請人了,但是他忽略了一件事,這請來的大廚團隊是否靠譜。
這個廚師團隊裡有八個成員。
除了主廚,還有一些小廚,這些廚師將會負責一些基礎的菜品處理。
在這些廚師中,有一位居然是紅黨地下黨。
他確實是廚子,算是應該說是地下黨裡廚藝最好的。
地下的情報人員經常會有這樣的機會。
這個廚師名叫周樹明,人看上去很老實,誰都想不到這位是頗有成果的情報人員。
作為淮揚菜的廚子,他能有機會出入各種場合,有時候能趁機知道一些關鍵的情報。
應該專門的廚師團隊,實際上就是服務陳知文這一個人的。
陳知文坐在主位上,中隊長和郭會長坐在旁邊,他們連一口菜都沒吃,全程就在注意陳知文的表情。
陳知文對吃的這菜是非常滿意的。
在外麵待了很長時間,平時都是吃罐頭度日。
陳知文特意去製作了一批沒有新增劑的罐頭,這些罐頭裡是實打實的牛肉,成本是相當的高,所以這些罐頭也就是自己私底下來不及吃飯的時候吃一點。
雖然罐頭的味道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這些罐頭的味道再好也經不住經常去吃。
在野外一天三頓飯吃這些罐頭,陳知文早就想換一換口味了。
他對桌上的淮揚菜是相當的滿意,認為這些菜正好符合自己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