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國大醫生 第344章 研究脊椎
在對情況進行研究之後,陳知文認為現在明顯可以發展植入手術。
將自身的骨骼進行置換,或者采用同型別的骨頭進行替換。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減少了手術切除之後的功能受阻,能讓病人呢在接受手術之後能得到更好的恢複。
但是如果要對骨頭進行改動,就要麵臨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去進行下去。
骨骼的修複就像是搭積木,但是人體畢竟是複雜的組織,在修複之後肯定是要采取措施進行保護與固定的。
所以陳知文現在就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對脊椎手術進行進一步的升級。
等對椎間盤突出的相關手術進行研究之後,再對脊椎領域的其他手術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在得知陳知文將會對脊椎醫學進行研究之後,親王根據天蝗的意思給陳知文提供了更多的經費。
二十萬日元的經費,對於這方麵的研究來說絕對是非常少見的。
在得知自己能有二十萬的經費之後,陳知文就知道這背後一定是有人在發力。
這背後肯定是天蝗在發力,希望自己能在脊椎醫學領域有更大的進步,好去治療他的脊柱側彎。
其實陳知文現在就可以對脊柱側彎這個領域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對脊柱進行校正,實際上不是醫術的問題,而是現有材料的問題。
對醫療器材進行升級才能應用在天蝗的身上。
陳知文現在的想法並不是趕快去進行研究,而是打算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平時沒有理由的情況下自己是很難向上麵要研究經費的。
以前在研究所的時候,一年對研究所的經費投入不過也才十萬日元。
要知道這十萬日元要被十幾個研究專案進行瓜分,好多時候好多實驗專案連實驗的器材都買不起,隻能去用這些經費去做一些預測。
現在對於前景非常清楚的領域,天蝗能下這大手筆,陳知文就決定一定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方麵的研究。
這是一個借雞生蛋的好時候。
反正這錢也不是好道來的,還是利用這些錢去多發展一下醫學吧。
自己對脊椎醫學進行更多的研究,以後的病人就能少一點痛苦。
在得知自己能有二十萬一年的經費之後,陳知文就希望能利用這筆錢去拯救更多的病人。
同時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對中日兩國的年輕醫生進行培養。
現在繼續叫培訓班已經不適應脊柱學科的發展了。
在借用了自己在美國發展腦科醫學的經驗之後,陳知文認為成立一個專門的醫學協會絕對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對這些脊椎醫學醫生應該有更嚴格的培訓,要和美國的腦科醫學一樣,形成資格證製度,隻有經過專門的培訓,經過考覈得到資格證,纔能有在脊椎醫學領域繼續發展的機會。
脊椎醫學現在看上去還是一個小的領域,但是脊椎同時還是神經係統非常發達的區域。
在研究脊椎的同時,這些接受培訓的醫生同時還能對神經學科進行更多的瞭解。
現在的神經學科隻是一種設想,但是未來的神經學科絕對是一個前途光明的學科。
而且陳知文不僅會對日本醫生進行培養,同時還會將中國的醫生納入培訓範圍之內。
既然上麵提出來是大東亞共榮,那那些中國的醫生自然是有資格去接受培訓的。
陳知文不僅要對中國的醫生進行培訓,還要加大培訓的力度。
這對現在異常艱難的中國醫學界來說絕對是一個難得的好訊息。
因為現在的中國醫學教育已經陷入困境。
醫學這個東西是需要在和平時期才能發展下去的。
現在的中國醫學分為兩個部分。
在日占區,醫學院大多都被日本方麵進行托管,隻有在北平那邊現在還有和諧醫學院還能勉強維持教育。除此以外,就剩下上海的租界內還有醫學院。
但是這兩個碩果僅存的醫學院現在已經幾乎停滯,首先是招生工作被限製。
在日占區,日本方麵全麵推行日本的教育。
學生如果還想在日占區發展,那就必須要去讀那些日本政府開設的大學。
這些大學的教育是可想而知的。
武士道精神,大東亞共榮思想還有就是一係列歪曲的思想,在不同的角度被傳輸給這些學生。
如果是有良知的醫學生,在這些學校裡應該是聽不下去的。
日占區的學生想學醫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日占區其實是有幾所醫學院校的,但是這些醫學院校用中國人當實驗物件,進行人體解剖,還是活體解剖。
而且排斥招收中國的學生,對中國的學生進行了嚴格的限製。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日占區學醫就成為了一句空想。
但是現在的國府範圍內的醫學院校也是遭受了一係列的打擊。
這些醫學院校因為缺乏醫學教育的器材,所以好多醫學方麵的教學都沒法完成。
如果隻是經費上的問題,那學校還可以去采用其他的方式。
但是人才上的流失纔是最令人頭疼的。
原本這些醫學院還有好多有經驗的醫生擔任教師,但是戰爭打響以後,好多老師投身抗日,去擔任戰地醫生。
這是在救國,學校是給予大力支援的,但是奈何流失的老師實在是太多了。
缺少了大量的優秀教師之後,剩下的這些老師教學壓力就更大了。
留下來進行教學的老師們值得尊重,但是離開的老師也不應該被苛責。
現在的後方就沒有安全的地方,作為學校的建築因為比較突出,所以很容易遭受日軍飛機的轟炸。
好多老師在這樣的環境下堅持上課,但是整日的轟炸終究會讓人感受到恐懼。
每一次炸彈投擲下來後,總是會有一些被波及到的傷員。
這些日本飛機重點轟炸後方的大中院校,就是要震懾在這裡的老師和學生。
好多老師因為安全問題都離開了這裡,畢竟他們不是無路可去。
作為醫生,他們在哪裡都能過的很舒服,何必在這裡倒貼錢去教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