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國大醫生 第358章 理所應當的愛
陳知文檢查了趙劉氏的下身反應,發現趙劉氏的身體並沒有出現什麼不好的情況。
趙劉氏在床上休養了兩天,陳知文就讓她儘快的下來去適應一下自己的身體。
趙劉氏發現現在雖然身體還有些不適應的感覺,但是總的來說已經是比以前要好很多了。
至少自己現在已經不會每天半夜被疼醒。
這幾天雖然因為傷口的問題皮肉有些隱隱的疼痛,但是這種疼痛隻是在皮肉上,是傷口的疼,趙劉氏能區分出這種疼痛和自己之前的不同。
一個星期之後,趙劉氏就能拄著柺杖自由的行走了。
陳知文終於確定自己的手術確實是成功了。
意外高興的他特意允許趙劉氏的三個孩子過來看她。
陳知文其實也不是絕情。
他之前是允許孩子過來探視的。
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了不對勁。
趙劉氏的身體恢複狀況是可以進行量化的。
她每一天增加的體重應該有一個預期。
而且營養不良導致的血液指標也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就看出來的。
在對趙劉氏的身體進行日常的檢查之後,陳知文發現她的身體恢複情況明顯放緩了。
於是陳知文就讓人在暗中觀察了一下。
首先就是讓學員去監督趙劉氏的一日三餐吃飯情況。
去監督的學員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趙劉氏在假吃。
趙劉氏有什麼好的都會想到自己的孩子,在看到盤子中的肉之後,總是忍不住的偷偷藏起來。
有時候是幾塊牛肉,有時候是幾隻蝦,但是不管有什麼好吃的,趙劉氏總是會留給自己的三個孩子。
陳知文給她吃的菜都是營養餐,四個菜,兩個肉兩個菜,還有一個水果。
水果大多是蘋果,有時候還能能有幾枚棗子。
趙劉氏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吃飯的時候將好吃的偷偷留下來,然後等孩子們過來的時候給孩子們吃。
三個孩子每天還要上學,隻有在下午放學之後才能得到機會從學校裡出來。
三個孩子就讀的都是寄宿製的學校,當然他們也沒有選擇。
因為現在偽政府為了儘可能的培養親善分子,從幼稚園開始就對這些學生進行洗腦。
為了更好的去進行洗腦教育,政府規定所有的學生都要進入寄宿製的學校接受教育。
寄宿製學校絕對是洗腦的最好方式。
三個孩子原本是很難從學校中出來的,但是在陳知文的幫助下,三個孩子得到了學校的允許,每天晚上能從學校中出來一個小時。
因為病人的情緒對手術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陳知文希望能用積極的情緒去對趙劉氏的情況進行一些有益的影響。
讓三個孩子過來探訪趙劉氏確實是非常有效的。
趙劉氏在做手術之前一直是惶恐的狀態,她隻有一個人,身邊的人全都是鬼子。
雖然說這些醫生護士都是非常熱情的,但是趙劉氏活了這麼多年,早就能從這些人的眼神中看出他們的態度。
他們雖然表麵上是在對自己微笑,實際上早就已經把她當成了實驗物件。
見到三個孩子之後,趙劉氏是非常的開心,她已經好長時間沒有看到自己的孩子了。
看到三個孩子之後,趙劉氏是左邊摸摸,右邊看看,在看到自己的孩子都很健康之後,趙劉氏終於欣慰的笑了。
在得知三個孩子以後每天都能得到一個小時的見麵機會之後,趙劉氏更加的開心了。
於是她就琢磨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每天白跑一趟。
所以她就想到了這個好方法,每天找機會將自己的菜給留下來,偷偷藏起來等晚上和孩子見麵的時候塞給孩子們。
偉大的母愛,但是這不是一個好辦法。
為什麼要在做手術之前給趙劉氏補充營養,要知道陳知文是不會做這些無用的事情。
趙劉氏如果不補充營養,就憑借她的身板,很有可能是下不來手術台1的。
三個孩子一人一兩塊肉根本就解決不了什麼,甚至連解饞都算不上。
**是無限的。
有句話說得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但是我見過光明。
對這些孩子來說,吃過的這塊肉將會成為他終生的記憶。
孩子是不懂事的,吃了一塊之後隻會想著去吃下一塊。
他隻會想為什麼會隻有這一塊,而不是想著去感謝什麼。
所以在發現這個情況之後,陳知文先是去警告了一下趙劉氏。
“趙劉氏,我們給你的營養餐是給你吃的,而不是給你的孩子吃的,如果我們再發現你將營養餐偷偷的留下來給孩子,你會知道我們的手段。”
陳知文威脅了一下趙劉氏,趙劉氏惶恐起來。
這時候的她纔想起來,這些人不是善良的,他們是鬼子,是在南京城內發起屠殺的凶手。
如果惹怒了陳知文,她和她的孩子都將會受到懲罰。
以前和孩子聊天的時候,趙劉氏也明白這些寄宿學校究竟是怎麼樣對待孩子的。
如果孩子犯錯,輕則扇臉,要是犯了大錯,甚至會被打殘。
一想到如果孩子因為自己的犯錯而受到懲罰,趙劉氏就感到恐慌。
她對陳知文保證,這絕對是最後一次,不會有下一次了。
在得到趙劉氏的保證之後,陳知文也就不再說什麼威脅的話。
第二天,三個孩子又是放學之後就急匆匆的趕過來。
他們已經吃了一個星期的營養餐,知道了營養餐的供應規律。
他們最喜歡吃的就是牛肉,雖然一人隻有兩塊,但是這兩塊肉就是他們每天過來的最大動力。
在來到病房之後,三個孩子露出笑臉,等著趙劉氏給他們三人投喂。
但是今天的趙劉氏已經在監督下將自己的營養餐吃掉了,拿不出東西給他們。
所以當這三個孩子在得知今天沒有吃的以後,一下子就不高興起來。
陳知文其實在暗中觀察他們的表情。
他對三個孩子接受的教育有較多的瞭解。
這些寄宿學校宣揚的是忠君思想,孩子們被教導隻有天蝗纔是他們的父親,他們的父母隻是生物爹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