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國大醫生 第361章 難題
“年輕算什麼,人家西醫和我們的中醫又不一樣,人家不看年齡隻看技術。要我說還是人家東洋的醫生醫術好,我之前有好多毛病,這些老中醫天天讓我吃藥,結果在人家那動個小手術就好了。”
這位也是一個西醫的忠實粉絲。
主要是因為他對中藥已經是畏懼了。
以前生病,總是要將一碗碗難喝的藥往嘴裡灌進去,他最討厭的就是喝中藥了。
“那個醫生叫什麼名字?我到時候也去看一看。”
“這個醫生也也忘記叫什麼名字了,但是人家現在是日軍陸軍醫院的院長,你去肯定是能遇到的。”
米泰鴻在得知這個醫生是在陸軍醫院的院長之後,就知道這應該是沒有錯的。
自己的這位老朋友自己也是知根知底的。
兩人當年甚至還是商量著投靠日本人的。
這是穿一條褲子的。
所以米泰鴻也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去讓陳知文給自己的老腰看一看。
但是在看醫生之前,對這個醫生的禮儀要準備好。
如果陳知文隻是個小醫生,他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顧慮。
要是個中國醫生,那就非常好辦了,直接問他能不能做手術,要是騙自己,拿槍指著人家腦袋也不會有什麼事。
但是這位可不一樣。
要是把自己治死了,自己也沒地方說去。
到時候自己的家裡人也沒人敢去說些什麼,隻能當米泰鴻是為了醫學奉獻自己。
所以米泰鴻明白即使手術做不成,也要維護好和人家的關係。
所以米泰鴻是提著禮去陳知文的辦公室的。
陳知文這時候在思考應該如何去設計脊椎手術中要用到的固定支架。
骨科手術之所以像木工活,就在於在骨頭上的工作和修東西是一樣的。
都要往上麵釘釘子。
但是肯定是不能用木工要用的釘子去用在骨頭上,因為用在人體上的釘子是肯定要有質量要求的。
這種釘子肯定是要是特殊的合金材質,要是普通的材料製成的釘子在人體內出現了腐蝕或者反應,那將會對人體產生嚴重的危害。
但是這種合金材料並不是那樣容易被找到的,因為現在的合金技術還不完善。
而且陳知文不僅要考慮這種器材的材質,還要去考慮器材的形狀。
這兩個方麵是自己必須要去攻克的。
其實陳知文也知道用在人體內部的材料最好是鈦合金。
但是現在的鈦合金還在理論中,對於鈦金屬的提純還處於實驗室階段。
對鈦金屬的工業化提純還要到46年,那時候在大量科學家的幫助下,才對鈦金屬有較大的攻克,實現鈦金屬的工業化生產。
對鈦金屬的醫用研究還要到1965年,在那以後才對鈦合金的醫用展開研究。
陳知文終究隻能去采取替代方案。
替代方案就是采用不鏽鋼。
不鏽鋼在人體內長時間使用也會產生腐蝕和反應。
但是在短時間之內去進行使用還是可以的。
所以陳知文在對現有的材料進行研究之後,確定了將不鏽鋼作為植入人體的器材材料。
隻要等傷口癒合之後將植入的器材通過一次小手術給取出來,就不會對人體產生多大的影響。
當陳知文在思考如何將這些想法進行進一步優化的時候,他聽到了敲門聲。
“進來。”
陳知文現在身兼兩個職位,一個是醫務課的課長,另一個是醫院的院長。
兩個位置都是非常顯赫的,所以經常有人過來拜訪。
陳知文一開始還會去對這些人進行熱情的接待,但是時間長了他就發現,這些人都是為了錢過來的,所以陳知文直接安排了一位助手。
有人來拜訪先要通過助手這一關。
陳知文特意交代,要是有人騙助手,用看病的名義見到自己去進行商業活動,那他和他背後的公司都將會被拉入黑名單。
在陳知文製定這個規則之後,他就恢複了以前的平靜生活。
“有什麼事嗎?”
“中村閣下,外麵來了一位找您看病的病人,這位病人希望你能看一看他的情況。”
“普通的疾病找那些門診上的醫生就行了,不用非找我去給他們看病,你沒有和他說明嗎?”
“但是他是脊椎有病,他說現在整個南京城除了您沒有醫生能給他做這台手術了。”
所以陳知文隻好讓助手將米泰鴻帶到自己的辦公室裡。
在辦公室裡,米泰鴻將自己的態度放得很低。
他在看到陳知文是如此的年輕之後,也是有些驚訝,但是他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異常。
“你說你是脊椎有問題,你是什麼樣的問題?”
米泰鴻對陳知文講述了自己的傷是如何出現的。
“我以前是中國南邊的一個軍人,在北伐的時候被炮彈的彈片擊中腰部,當時的戰地醫生將我的傷口進行了簡單的處理,但是有好多的彈片留在了肉裡。”
米泰鴻被這個彈片已經折磨了很長的時間,他在講自己的情況時忍不住歎氣。
人的生命實在是脆弱,幾個小小的彈片,自己就這樣被折磨了好長的時間。
在得知米泰鴻的病情之後,陳知文對米泰鴻的病情產生了興趣。
那我給你安排x光,給你看一看你的傷口情況。
於是陳知文帶著米泰鴻去看了影像。
在對影像進行仔細的檢視之後,陳知文發現米泰鴻的情況確實是非常複雜的。
在米泰鴻的腰部,有三個較大的碎片,同時還有一些小碎片,這些碎片是散射狀分佈,覆蓋了很大的一塊區域。
而且這塊區域是非常敏感的,在陳知文看來即使對自己來說想要做這個手術也是非常的費勁。
“你的情況很複雜,要是我將你的彈片都取出來,你以後彎腰都沒辦法。彈片周圍已經形成了增生組織,要想對這些彈片進行清理,就必須要去傷害到原本就很脆弱的腰部肌肉。”
“那您能給我做手術嗎?我聽說您是研究這一塊的最厲害的醫生,要是您也不行,那我就徹底沒救了。”
“中村醫生,還請您一定要救一救我,不管多少錢,我都願意給您,我現在身價有十萬大洋,你要是能治好我的傷,讓我以後不用再受到這樣的折磨,我這十萬大洋都能給你。”